农业资源与环境污染问题分析与保护策略论文_李雪

农业资源与环境污染问题分析与保护策略论文_李雪

黑龙江龙测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150028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速度的加快,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在逐步得到提升。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一直以来在环境污染治理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不断得到提升,大幅度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所带来的污染,保证农业生态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之中。在农业环境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生态农业与农业环境的污染,农业生产中的能量流与物质流的发展研究同样属于生态农业的发展范畴。然而,农业环境的污染则会给农业环境安全发展带来危害,这就需要有关职能部门制定出一套严格的标准,以此加强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力度。

关键词:农业资源与环境,污染问题,保护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城镇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往往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民众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目前,我国环境污染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现阶段一项非常严峻的社会性问题,需要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的因素较多,主要原因是各乡镇企业在生产建设中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物与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及农药等污染物质的滥用。这些污染源对我国农村环境建设良性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制约性。因此,我国急需制定出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措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落地执行的成效性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整体规划目标的实现及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具有超强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资源与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

要想保证我国农业资源的快速、稳步发展,就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在此过程中,资源发展与环境保护成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农业资源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然而,从现阶段发展情况来看,农业资源与环境建设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具体表现如下: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土地面积位居世界第三,尽管土地面积很大,但是人均可供耕地面积占有量却非常的小,人均耕地面积已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为1.3亿公顷,人均可耕地面积却仅为0.1公顷,远远不及全球人均耕地平均水平的4.5%。由此看出,现阶段我国可供耕地使用的土地资源严重紧缺。然而,除土地资源外,我国的水资源也处于紧缺状态,水资源的现状要比土地资源的缺失还要严峻。我国人均水资源使用面积为2000立方米,仅为全球人均水平的25%,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有很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缺水的现象,一些地区的水资源使用量人均不足500立方米,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的紧缺对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二、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应对策略

农业生态资源最原始性的基础部门就是农村。因此,在经济建设发展迅猛的今天,想要统筹兼顾农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首先就要做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有效提升农村各类资源的利用率。在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因可再生资源的再生性的特点,使其在农业资源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故而,对可再生资源的合理规划、开发与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资源的稳步发展,进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1.运用科学手段保护自然资源

人类在社会上的各项生产活动都是对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简而言之,人类与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地对自然资源进行改造与利用的一个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年来,在以经济发展为目的的前提下,人们一直对自然环境进行无节制的索取。然而,自然资源及其承受能力都是有限度的,自然资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人们毫无节制的向自然环境索取,可再生资源终有一日将变得不可再生,人们不能只看重眼前的经济效益,不要以环境污染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在发展农业资源的同时,要加大对农村环境建设的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走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路线。

2.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与清洁能源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被污染严重的可再生资源在科学技术的保护下正在逐步恢复,重新为人们创造更多的价值。在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进程中,科学使用可再生资源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对资源合理的开发与利用的情况下,清洁型能源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或者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较小。目前,各地都存在着能源紧缺的现象,尤其是对于条件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资源使用能加紧缺。对此,结合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将传统的能源进行改造创新,提高能源利用率。积极引入太阳能、沼气能、风能、水能等能源,将可再生资源与清洁型资源结合利用。例如,针对条件富裕一些的农村地区建立小型水电站,一来可以增加电能的供应量,减轻人们对电能需求的巨大压力;二来可以减少电能产能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此外,农村地区还可以建立沼气池,沼气池能够提供较为洁净的燃料,降低环境污染,同时还能产生一些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土质,进而推动农业资源的发展 。

3.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现阶段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引入现代化的科技工程管理的相关技术,使得农业发展更为科学化、全面化,进而促进整个农业产量的快速提升,实现农业资源与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此过程中,生态环境、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建设目标都得以充分展现,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循环体系,相互促进,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使得我国构建新型农业体系管理目标成为现实。在农业发展方面,生态农业发展将成为主流趋势。而今,生态农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十五科技重点攻克的专项课题,对解决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有很大的帮助,进而不断推进我国农业建设的健康、稳步发展。

4.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环境保护工作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进行,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工作也开始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与关注。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我们首先要加强对当下可用资源的保护工作,避免可利用资源被浪费的情况。与此同时,要对各类环保措施进行改善,使生态环境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优化。社会的发展依附于农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农业产业发展始终处于重要地位,而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环境又是农业产业得以长久发展的基础保障。因此,想要发展农业产业,就要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及改善的力度。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对环境保护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促进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 减少了农业发展对周围环境所带来的严重污染,使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处于一种平衡发展的状态之中,现阶段我国农业的发展,要加大对传统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加大生态农业的推行力度,为实现我国农业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熊明珍.永胜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7(03).

[2]丁京涛,张玉华,程红胜等,中国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J].农业工程学报,2017(07).

[3]肖君泽《发展休闲农业开发和拓展农业功能》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

论文作者:李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农业资源与环境污染问题分析与保护策略论文_李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