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不断追求,才能超越自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超越自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向命运低头
身高曾是邓亚萍少年时代永远也抹不去的痛,至今每每提起,她都会感慨万千。
邓亚萍出生在河南郑州市一个乒乓球教练的家庭。受家庭熏陶,小亚萍刚学会走路,就爱好玩乒乓球和球拍。两岁时,父亲天天用自行车驮着她到省工人文化宫看乒乓球训练,到5岁时,她就已经喜欢上了打乒乓球。
父亲邓大松年轻时是河南省乒乓球队的主力,他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到了女儿身上,精心培育小亚萍。
那个时候,邓亚萍个子还没有乒乓球桌高,她踮着脚尖,仰着头,一手抓着球桌,一只小手举着球拍,与父亲对打。邓大松惊讶地发现,女儿虽然个子矮,却对乒乓球有着惊人的悟性。她打球非常专注,目不转睛地盯着乒乓球,只要稍微一点拨,她就心领神会。小亚萍好胜心又特别强,不能输球,一输就急,拉住对手不放,非要和人家比个高低。女儿在乒乓球上表现出的灵气令邓大松非常欣喜,他打算把女儿送到郑州市专业的少年体校培养,可是一连两次人家都嫌她个子矮,一口回绝了。倔强的小亚萍就是不死心,缠着父亲让自己练乒乓球。父亲决心自己来当女儿的教练。
他规定女儿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瘦小的小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却有着超人的毅力。她两条腿上分别绑上了2.5斤重的沙袋,手挥球拍在乒乓球台前,前后左右一刻也不停地蹦跳着、呐喊着。一天下来,她的胳膊疼得连筷子都拿不起来,腿肿得一按一个坑,手掌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可她从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很快她就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10岁就在河南省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她欣喜若狂,让父亲骑着自行车带着自己去报名参加河南省专业乒乓球队。然而,满腔的希望再次化为失望,人家仍然嫌邓亚萍个子矮。说世界乒乓球赛场都是高个子运动员的天下,像邓亚萍这种矮个子,根本没有什么前途。小亚萍一下子蒙了,呆呆地坐到板凳上,什么也说不出,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父亲安慰她说:“亚萍,你要冷静。你再想想,如果想走专业运动员的路,肯定就要放弃学业。放弃了未必就能成功,进不了省队和市队,就将结束运动生涯。你学习成绩很好,如果不当运动员,你一定会考上好大学,你到底要走哪条路?”
邓亚萍握紧拳头坚定地说:“我只有一条路——当运动员!”
就这样,在1983年,10岁的小亚萍离开家来到了郑州市“西体校”的乒乓球队,边读书、边打球。她痴迷于乒乓球,经常走在回家的路上,右臂还做挥拍动作;晚上躺在床上,还在喊着“杀!”“好球!”她打球悟性强,善于总结,在球场上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杀气。当年,她就夺得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在令人惊叹的成绩面前,屡屡把邓亚萍拒之门外的河南省体工大队乒乓球队,终于向邓亚萍打开了大门。在新的环境中,邓亚萍如虎添翼,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1986年,15岁的邓亚萍荣获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并曾打败了国家队种子选手和世界冠军。众多的优异成绩并没有助她顺利走进国家队,又是因为“个子太矮”的缘故,她只能进了国家二队——中国青年队。见多识广的国家队教练自有选拔人才的道理:个子这么低,打欧洲人怎么打?欧洲人的弧圈球拉得这么高,那咋可能打得过?个子高的、手臂长的、心理素质好的人多得是,为什么一定要选这样一个仅1.5米的小个子?
邓亚萍毫不气馁,以更加勤奋的高强度训练来回答。1988年,15岁的邓亚萍再次获得全国青年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爱才如命的国家乒乓球队指导张燮林再也坐不住了,他顶着重重压力,终于把邓亚萍要进了国家队。从此,邓亚萍运动生涯的天空更开阔了。
汗水浇铸金牌
邓亚萍深知自己进入国家队的机会来之不易,她发誓要玩命训练,为国家争光,也为张指导争气!她更清楚自己个子矮,要打赢球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球迷问题,身材不高,就必须把球打得快,才有进攻性;二是步伐问题,个子矮,别人跑一步,自己就要跑两步。而这一切都需要超越别人数倍的高强度训练,才能达到。
于是,她每天早晨8点就准时到乒乓球馆练球。在球桌前她左右腾挪,挥汗如雨,不一会儿全身就湿透了,每隔一个钟头换一件T恤衫。训练结束时,她站在队尾,短裤嘀嗒嘀嗒地往下滴汗,脚底下被汗水洇湿了一圈。训练中她不惜力,肯吃苦,勤动脑,悟出别人悟不到的东西。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在腿上绑上沙袋,面对两位男陪练,她一打就是两个多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似的打过来,她一丝不苟地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据张燮林指导统计,邓亚萍每天接球打球1万多个,一般的运动员很难承受得了。
日复一日的训练枯燥极了,邓亚萍始终咬牙坚持着。打乒乓球总要旋转身体,她的颈椎、腰椎、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都有伤,腰肌劳损疼痛难忍,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肿胀,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她一声不吭。实在熬不住了就给自己打上一针止痛。她的脚底血泡连着血泡,她就用针尖挑破血泡,挤出血水再裹上纱布接着练。即使伤口感染,她也坚决不下火线。她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也收获了常人难以收获的硕果。
独具慧眼的张燮林指导没有看错徒弟。1989年,邓亚萍和乔红搭档,荣获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双冠军。她的球风给观看比赛的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赛后,他对邓亚萍说:“你打得好极了,绝对是世界一流水平。我邀请你今年秋天到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访问。”邓亚萍爽快地答应了。当年11月,邓亚萍随中国乒乓球队赴欧洲比赛。结束后,她飞往洛桑,拜访萨翁,与萨翁共进晚餐。此时她才晓得自己是世界上第一位被萨翁正式邀请访问国际奥委会的运动员。她牢牢记住萨翁的话:“你的乒乓球技艺是No.1,你应该拿奥运冠军,还要学习英文。明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如果你能取得冠军,我一定给你发奖。”
1992年,在巴塞罗那举行的第二十五届奥运会上,19岁的邓亚萍一人独获乒乓球女子单打、女子双打两枚金牌。萨马兰奇没有食言,亲手给邓亚萍颁发了两枚奥运会金牌。
身高仅1.50米的邓亚萍凭着苦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畏惧的胆气、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出色的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自进入国家队之后,邓亚萍先后获得18次世界冠军;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女双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女子乒坛第一人。在她长达1 9年的运动员生涯中,总计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夺得了150枚金牌,并先后荣获全国十佳运动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的称号。
从零开始读书
1997年,邓亚萍结束了自己难忘的运动生涯。退役后,又该往哪里去?为此,她曾苦思冥想,久久不能确定。她不愿躺在世界冠军的功劳簿上,享受这些名利。永不服输的性格,注定了她要重新选择全新的奋斗领域。于是,她下定决心——读书,一切从零开始。
从此,邓亚萍开始了长达11年的漫长求学之路。从小投身超强度的体育训练,文化基础极其薄弱的她,要完成从“武”到“文”的转轨,艰难程度简直难以想象。邓亚萍刚进清华大学时,她的英语是一片空白,只能从ABC学起。她硬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刻苦攻读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回忆这段经历,她深有感触地对笔者说:“那时候,上课时老师的讲授对我而言,无异于听天书。我只能尽力一字不落地听着、记着。回到宿舍,再一点点翻字典,一点点硬啃硬记。我这样的文化基础在清华学习,真是比拿世界冠军更艰难。我给自己制订了学习计划:一切从零开始。坚持三个第一,从课本第一页学起,从第一个字母,从第一个单词背起;每天必须保证1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24岁了才开始正儿八经地念书,困难可想而知。她把睡眠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经常学习到夜阑人静。她是一个求真务实的人,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作业也和完成训练课一样,一定要当天课程当天消化。然而3个月过去了,她的英语成绩提高不大。
系主任果断地决定让邓亚萍到英国留学,英国学英语的语言环境好。1998年2月,邓亚萍坐在了剑桥大学语言学校的教室里。老师在讲台前讲课,她一脸茫然,一句话也听不懂。她在心中告诫自己:邓亚萍啊邓亚萍,你现在不是什么世界冠军,你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留学生,你的使命是顽强地学习。她照葫芦画瓢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英文单词和短句一字不落地记在本子上。
那时,邓亚萍租住在一个英国老太太家里,每天早晨8点钟背着书包骑自行车上学。下午3点半放学后,她又骑着自行车到学习中心去学英语,听磁带、练口语,直到晚上8点钟学习中心关门后才赶回住所。回来后她和房东用英语交流,再翻开笔记本,把老师白天讲的单词短语一一查字典复习,认真完成作业,再预习第二天的功课。长年的运动训练让她落下了严重的颈椎病,头不能过分转动,一动就疼得钻心。她就以一种固定的姿势看书学习,查阅资料。不服输的邓亚萍,抓紧一切机会虚心向老师、同学学习,大胆张嘴说英语。尽管语法混乱,语言不流畅,但她终于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了。5个月过去了,当清华大学的老师再见到她时,惊讶地发现她的英语大有长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1年,邓亚萍取得了清华大学外语系英语学士的文凭。她再接再厉,到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研究生。2002年底获得硕士学位后,她又动身前往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她一边刻苦攻读,一边先后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担任职务,紧张、勤奋且快乐着。
不断追求与超越
短短5年,邓亚萍不仅熟练掌握了英语口语,自如地与外国人交流,而且能用颇具专业水准的英文撰写博士论文、进行论文答辩。在剑桥大学近800年的历史中,邓亚萍是头一个被正式授予经济学博士学位的重量级世界顶尖运动员。碰壁是因为你暂时还没摸着门
1993年,邓亚萍在蒙特卡洛第一次参加申奥时,她还不会说英语,是花费大力气背下翻译写好的英文申奥陈述报告,勇敢地站在讲台上“发言”的。2001年,到莫斯科第二次参与申奥时,邓亚萍已经从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了,她自己用英文撰写了申奥陈述报告,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世人惊异,昔日那个打乒乓球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充满时代理想和智慧的学者,一个有学识的国际奥委会官员,一个传播中国文化的友好使者。
“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邓亚萍万分感慨地说,希望人们不要被她或者其他成功人士的光环所吸引,大家需要知道的是辉煌因何而来。“没有超人的付出,不可能有超人的成绩。我既不是乒乓天才,也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一步步走来,靠的都是汗水和咬着牙的孤独的坚持。”
只有不断追求,才能超越自我。邓亚萍的人生经历,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最好诠释。正是这种不认输的性格和不断超越的精神,决定了她终生拼搏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