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幼儿教育类APP使用现状分析研究
缪佩君,李玲玉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摘 要: 随着当下年轻父母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教育方式的高端化和科技化,幼儿、父母以及教育者对高质量的幼儿教育类APP的需求增加。本文就幼儿教育APP应用研究及内容分析,提出相关教育建议。
关键词: 幼儿教育;教育类APP;现状分析
随着数字技术发展,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的出现,教育类APP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美国2017年的调查显示,0~8岁孩子的家庭中,95%有智能手机,78%拥有平板,42%家长会认为自己的孩子下载APP,并且有67%的家长认为屏幕媒体有助于孩子的学习。
综上所述,大部分民国学者都是主张采用社会本位法律,理由无非有三,第一、社会本位法律符合人类进化的法则;第二、社会本位法律比个人本位法律更具优越性;第三、社会本位法律与中国社会现实相互适应。尽管民国学者并没有充分地论证过社会本位的优越性、正当性与正确性,但是,从他们内心里,已经形成了这一共识,因而,在民国时期,中国法律采社会本位是一种流行和趋势。
幼儿教育类应用程序,通常称为幼儿教育类APP,是指以移动设备为载体,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的,以促进学龄前儿童发展的应用程序。有意义的幼儿应用程序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应用设计必须适合幼儿的发展阶段和需求;(2)内容的设计必须促进幼儿在认知、学术技能、社交技能、身体发育等方面的发展;(3)数字互动过程中,幼儿行为和活动得到促进。幼儿教育类APP通过图片、视频、声音营造生动、活泼、真实的游戏学习环节,刺激幼儿的视觉、听觉的发展,APP内容的知识性、呈现方式的趣味性为幼儿提供一个情景性的虚拟世界,促使幼儿成为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认识、体验和探索世界,建构知识。
一 幼儿教育APP应用研究分析
数字时代的到来,为幼儿接触电子设备创设了更多的机会,虚拟世界参与者低龄化趋势愈加明显,在现实生活中,幼儿能熟练地操作智能手机、iPad使用常态化。有些研究者认为幼儿使用教育类APP有利于幼儿的发展。Kildare (2017)研究儿童使用移动终端上各类软件有助于儿童的发展,选取24对幼儿和看护人参加实验,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给实验组发放iPad中安装18个高质量教育应用软件,给对照组的iPad安装18个高质量娱乐应用软件,要求看护人与幼儿每天互动使用30-60分钟。结果发现,实验组幼儿在前读写能力和前运算能力两方面的进步显著大于对照组幼儿;Etta, Kirkorian和Choi(2017)检查移动教育阅读软件和纸质书本(纸质书VS电子书)对幼儿书本学习的影响,研究选取146名3-5岁美国幼儿,结果发现:相比于纸质书,幼儿能从电子书学习更多新词汇,因为电子书有更强的视觉吸引力,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如果有成人帮助、陪同下会使阅读效果更好。[1]
与此同时,有学者对幼儿使用教育类APP持反对意见。研究发现,韩国幼儿接触手机的平均年龄为2.27岁,问及家长给孩子玩手机的原因,包括孩子要求、因为不想要孩子打扰自己等等,但因教育目的给孩子玩手机的比例不超过6%。Kildare和Wendy Middlemiss等人对亲子互动中父母使用手机相关研究进行述评,认为亲子互动期间父母使用手机会减少其敏感度以及责任感,与幼儿之间的语言和非语言的互动机会减少,从而导致低质量的亲子关系。[2]网瘾戒除中心(ReSTART)执行主任Hilarie Cash亲眼见证大量幼儿过度使用屏幕装置造成的不良后果,认为“两岁以前的孩子不应该接触屏幕,幼儿的互动应该是直接、具有社交性、亲身体验并有实体的”;幼儿大脑在人生的最初几年会迅速发展,幼儿学习成长的最好方式是通过与人互动,而不是与屏幕互动。父母应该避免让两岁以前的幼儿接触电视与其他娱乐科技产品,同时移动设备的长时间使用减少了亲子之间的互动。
二 幼儿教育APP内容分析
通过对幼儿教育类APP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认知类的儿童APP的数量最多,共有33个,可能是因为移动设备上应用程序的下载者多为父母,父母出于对幼儿早期启蒙的重视和需要为幼儿下载相应的APP。其次是游戏类APP,共20个,幼儿对手机游戏的喜爱和沉迷、父母工作繁忙无法陪伴幼儿等原因是游戏类APP的下载量较多。最后,生活知识类、动画音乐类以及故事阅读类的APP分别为8个、9个以及7个,这三类的APP的下载量较少。[4,5]
继续完善和优化医疗技术的相关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物质激励与科室、医务人员自身发展之间高度统一、相互协调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科室和医务人员投身于医疗技术创新的革命浪潮之中。
将符合条件的幼儿教育类APP整理分类为认知类、生活知识类、幼儿动画音乐类、故事阅读类以及游戏类五类。其中,认知类应用程序是通过游戏或动画演示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早期启蒙,重视对幼儿识字、外语学习、幼儿绘画、数概念学习、拼音学习以及空间概念等能力的培养,例如《洪恩识字》《悟空识字》《学拼音拼读》等;生活知识类应用程序是通过音乐和画面,或者模拟生活场景,帮助幼儿学习生活常识,例如,《爱自然》《培养安全意识》《宝宝家居安全》等应用程序;动画音乐类应用程序,幼儿通过音乐或者听儿歌。在此类APP中,儿歌以动画的形式播放,幼儿无需动手操作,只需要观看,例如,《贝乐虎儿歌》《宝宝巴士儿歌》《爱奇艺奇巴布》等;故事阅读类应用程序可以为幼儿讲故事,有的通过动画表述故事,有的通过播放声音讲述故事。例如《咿啦看书》《凯叔讲故事》《咔哒故事》《童话故事宝宝》等;游戏类应用程序,游戏类APP中幼儿通过触屏移动设备的屏幕,控制游戏的进程,例如《恐龙碰碰车》《照顾小宝宝》《消防车总动员》等。
目前,幼儿教育类APP的下载途径有APP Store、安卓市场等。鉴于APP Store在市场中的高占有率,本文选取APP Store中的儿童类应用程序为样本来源,于2019年3月对APP Store中儿童类应用程序中下载量排名前100名的软件为对象进行分类和归纳。以内容与儿童相关、适用年龄为0-6岁两个条件进行初步筛选,排除明显内容不符的应用程序后,最后保留73个符合条件的应用程序。[3]
排除标准:血液系统疾病者、消化道出血者、精神疾病者、半年内发生重大外伤及手术者、合并恶性肿瘤治疗者、其他严重器官衰竭合并症者。
三 幼儿教育APP使用建议
(一) 重视幼儿教育类APP的教育价值
幼儿生活在一个互动媒体无处不在的世界里。用于交流、协作、社交网络和用户生成内容的技术工具已经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影响社会主流文化和生活方式。科学适应的幼儿教育APP,将扩展幼儿的世界,为幼儿与外界建构起积极的、创造性的互动桥梁。
(二) 科学使用内容适宜的幼儿教育类APP
批判性地思考、选择、分析、使用和评价幼儿教育类APP,从而评估它们对学习和发展的影响十分重要。要确保幼儿教育类APP适合幼儿使用,不会伤害幼儿。幼儿教育类APP不应对幼儿造成情感伤害、身体伤害、危险或恐吓,也不应减少或干扰幼儿与同龄人、父母、教师之间的健康交流、社会互动游戏以及其他与发育相关的活动。
(三) 重视APP使用过程中的亲子互动
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儿童的成长是相互作用的产物,家庭教育影响一定要通过儿童的内部与外部活动而发生作用。网络时代父母与孩子均处在迅速变化发展的过程中。父母要正确辨别儿童APP的优点和缺点,科学合理地干预幼儿使用APP。父母与幼儿共同使用APP时,需要认真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感受幼儿的情绪,及时为幼儿提供支架式的支持,支持的形式可以是操作上的帮助、认知上的指导或者是情感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戴文静.学前儿童使用iPad情况的调查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 龙苗.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使用iPad情况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 曹晋,庄乾伟.指尖上的世界——都市学龄前儿童与电子智能产品侵袭的玩乐[J].开放时代,2013(1):181-200.
[4] Kirkorian H L, Choi K, Pempek T A. Toddlers’ Word Learning From Contingent and Noncontingent Video on Touch Screens[J].Child Dev, 2016, 87(2):405-413.
[5] Kildare C A ,Middlemiss W .Impact of parents mobile device use on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 literature review[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7, 75:579-593.
[6] 董加春,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 ,2016,6(33):290-291.
[7] 石荣华,国考背景下幼儿教育学有效教学途径探究[J].教育现代化 ,2017,4(20):97-98.
本文引用格式: 缪佩君,等.学龄前幼儿教育类APP使用现状分析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48):125-126.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48.054
基金项目: 本研究得到福建省本科教改立项项目“专业型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I201802002)的资助。
作者简介 :缪佩君,女,汉族,福建福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幼儿心理,教育心理,网络心理与行为;李玲玉,女,汉族,福建莆田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幼儿心理。
标签:幼儿教育论文; 教育类APP论文; 现状分析论文;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