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论文_黄洪娇,覃晓申,陈爱霞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三医院急诊科 530021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不同护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急救成功率、并发症率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急救成功率、并发症率与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分别为92.5%、5%、95%,对照组分别为72.5%、17.5%、77.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急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优质护理;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急诊科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同时有较高的死亡率,对患者生命质量构成威胁。该病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时间重度的心肌缺血缺氧所引发的心肌组织急性坏死,属于中老年群体中的常见心血管疾病[1]。除了及时有效的急救治疗,护理工作对病情的恢复也有辅助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析运用优质护理后的急救成功率、并发症率与护理满意度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不同护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为34岁至73岁,平均年龄为(55.6±3.9)岁;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为31岁至76岁,平均年龄为(56.9±4.3)岁;所有患者均同意治疗护理与研究的操作,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病情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做好心电监护、吸氧,保证患者卧床休息。做好各项生命指标检查监护,按照医嘱合理用药。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首先需要成立优质护理服务小组,护理人员要学习相关护理服务内涵,同时不断的优化优质护理服务内容,不断吸取优秀经验。要对患者展开分层管理,依据不同患者、不同病情发展救治阶段做针对性的管理,保持无间断护理服务的提供[2]。要做好生命体征观察,如果患者血压没有恢复稳定性,需要每半小时做一次血压监测,直至血压趋于稳定后再降低监测频次。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心律、心率等体征状态,避免产生心律失常问题。如果心电图产生异常波动,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并配合相关救治护理。要对患者用药时间与剂量做好管控,按时发放药物,提醒患者用药,确保患者服用完全后再离开,避免药物使用差错。在发病后24h内要确保患者做好绝对的卧床休息,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控制人流量,保持温度与湿度的控制[3]。及时观察患者心理变化,针对患者性格、年龄、宗教信仰、性别、社会角色等情况做差异性心理疏导安抚,避免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让家属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做好家属的心理建设,避免家属不良情绪影响到患者疾病救治与恢复。患者如果在治疗1周后没有产生并发症,可以嘱咐患者开展适宜的床上活动锻炼,进行床上洗漱与肢体活动锻炼。在3周后可以开展离床活动,依据情况逐步提升活动量,保证身体耐力逐步提升,保持劳逸结合的生活安排。做好饮食指导,具体提供书面材料,提升患方可执行性。确保高营养、易消化饮食摄取,保持低盐、低脂、高维生素等清淡饮食,保持少量多餐饮食,多食用蔬菜瓜果,进行适量饮水,保持大便顺畅,可以适宜的配合腹部绕脐顺时针按摩,促进胃肠蠕动,保持排便顺畅,嘱咐患者不要用力排便,避免意外情况发生。必要情况可以运用缓泻剂,确保排便顺畅。要做好必要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充分了解治疗护理的专业性与注意事项,提升治疗的配合度。

1.3 评估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急救成功率、并发症率与护理满意率。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调查表进行,80分以上为满意率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收集护理数据通过spss17.0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急救成功率、并发症率与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分别为92.5%、5%、95%,对照组分别为72.5%、17.5%、77.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两组对比,p<0.05

3 讨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提升救治效果,降低不良问题,患者接受情况较好。具体操作中,要充分秉持“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包括患者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让患者在救治过程中享受到舒适的治疗体验,从而提升治疗配合度,进而达到更优质的护理效果。要做好护理人员培训管理,严格落实各项护理制度,同时要保持护理制度的与时俱进性,及时发现急诊护理中的不足,有效的纠正问题,降低护理风险事件,提升护理的安全性与品质。其中要注重护患沟通处理,有效的将护理工作必要性、专业性更好的传导给患者,同时保持沟通的尊重性,让患者有更好的沟通舒适感,从而更好的信任护理人员,提升治疗依从性。沟通要针对不同患者情况展开,充分考虑患者个性、社会角色、家庭状况、年龄、病情、性别情况的差异,提升沟通的针对性。

总体而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急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薛雅瑜,徐琼英.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2):3637-3638.

[2] 赵静.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7):1919-1921.

[3] 王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325-326.

论文作者:黄洪娇,覃晓申,陈爱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0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论文_黄洪娇,覃晓申,陈爱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