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气自动化在建筑中的应用论文_马淑梅

浅析电气自动化在建筑中的应用论文_马淑梅

摘要:当前,随着用户对信息沟通便捷性、生活环境舒适度及服务设施完善性的重视,电气设备与建筑设备的复杂性不断提高,此外建筑物高度的上升也对消防、供电、给排水等大量电气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电气系统的局限性越发明显,基于此,以电气自动化为技术支撑的智能建筑设计布局得到飞跃发展,成为楼宇自控系统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现就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进行粗浅探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建筑;应用

1电气自动化的优势

1.1智能控制建筑自动化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由电力、空调、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构成综合系统。智能楼宇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现代化楼宇方面的技术,其子系统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过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对建筑整体的进行楼宇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电梯控制、照明电气控制等。随着全球智能化的发展,可以预见,楼宇建筑的自动化性将会越来越高。智能楼宇主要包括安防系统、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电气自动化控制是智能楼宇功能发挥的技术保障,在智能楼宇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1.2使工程各环节联动性高

现如今通过智能控制及网络监管实现建筑电气自动化。建筑电气自动化可以将现代建筑的多种功能相互连接,进而形成一个完善的联动系统以提高功能使用效果。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采用电子传感技术、计算机与现代通讯技术对包括采暖、通风、电梯、空调监控,给排水监控,配变电与自备电源监控,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安全保卫等系统实行全自动的综合管理,各个子系统之间可以通过信息进行沟通和互动。

1.3安全性极高

电气系统的一大特点就是危险性,实际中当操作错误或设备出现故障时,会造成电气系统中出现安全风险。运用建筑电气自动化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当设备出现问题时系统可以做出正确反应,另外,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远程遥控还可避免故障对维修工作人员产生直接的危害。最后,具有健全的数据以及精准的计算。自动化系统可以根据自身的操作流程、故障处理等数据建立完善健全的数据库以及精准的计算,为后期进行信息优化决策提供条件。

2电气的保护措施

2.1交流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主要指的是变压器中性或N线接地。N线必须用铜芯绝缘线。在配电中存在辅助等电位接线端子,等电位接线端子一般均在箱柜内。必须注意,该接线端子不能外露;不能与其它接地系统,如直流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混接;也不能与P E线连接。在高压系统里,采用中性点接地方式可使接地继电保护准确动作并消除单相电弧接地过电压。中性点接地可以防止零序电压偏移,保持三相电压基本平衡,这对于低压系统很有意义,可以方便使用单相电源。

2.2安全保护接地

安全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即将大楼内的用电设备以及设备附近的一些金属构件,用PE线连接起来,但严禁将PE线与N线连接。在现代建筑内,要求安全保护接地的设备非常多,有强电设备,弱电设备,以及一些非带电导电设备与构件,均必须采取安全保护接地措施。当没有做安全保护接地的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时,其外壳有可能带电。如果人体触及此电气设备的外壳就可能被电击伤或造成生命危险。我们知道:在一个并联电路中,通过每条支路的电流值与电阻的大小成反比,即,接地电阻越小,流经人体的电流越小,通常人体电阻要比接地电阻大数百倍经过人体的电流也比流过接地体的电流小数百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接地电阻极小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几乎等于零。实际上,由于接地电阻很小,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时所产生的压降很小,所以设备外壳对大地的电压是不高的。人站在大地上去碰触设备的外壳时,人体所承受的电压很低,不会有危险。加装保护接地装置并且降低它的接地电阻,不仅是保障智能建筑电气系统安全,有效运行的有效措施,也是保障非智能建筑内设备及人身安全的必要手段。

2.3屏蔽接地与防静电接地

在现代建筑中,屏蔽及其正确接地是防止电磁干扰的最佳保护方法。可将设备外壳与PE线连接;导线的屏蔽接地要求屏蔽管路两端与PE线可靠连接;室内屏蔽也应多点与PE线可靠连接。防静电干扰也很重要。在洁净、干燥的房间内,人的走步、移动设备,各自磨擦均会产生大量静电。例如在相对湿度10~20%的环境中人的走步可以积聚35万伏的静电电压、如果没有良好的接地.不仅仅会产生对电子设备的干扰,甚至会将设备芯片击坏。将带静电物体或有可能产生静电的物体通过导静电体与大地构成电气回路的接地叫防静电接地。防静电接地要求在洁静干燥环境中,所有设备外壳及室内设施必须均与PE线多点可靠连接。智能建筑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越小越好,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101-1;独 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4Q;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4Ω;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4Ω;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100Ω。

2.4直流接地

在一幢智能化建筑内,包含有大量的计算机,通讯设备和带有电脑的大楼自动化设备。在这些电子设备在进行输,传输信息,转换能量,放大信号,逻辑动作,输出信息等一系列过程中都是通过微电位或微电流快速进行,且设备之间常要通过互联网络进行工作。因此为了使其准确性高,稳定性好,除了需有一个稳定的供电电源外,还必须具备一个稳定的基准电位。可采用较大截面的绝缘铜芯线作为引线,一端直接与基准电位连接,另一端供电子设备直流接地。该引线不宜与PE线连接,严禁与N线连接。

2.5防雷接地

智能化建筑内有大量的电子设备与布线系统,如通信自动化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楼字自动化系统,保安监控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等,以及他们相应的布线系统。这些电子设备及布线系统一般均属于耐压等级低,防干扰要求高,最怕受到雷击的部分。不管是直击,串击,反击都会使电子设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或严重干扰。因此智能化建筑的所有功能接地,必须以防雷接地系统为基础,并建立严密,完整的防雷结构。

智能建筑多属于一级负荷,应按一级防雷建筑物的保护措施设计,接闪器采用针带组合接闪器,避雷带采用25×4(mm)镀锌扁钢在屋顶组成≤10×lO(m)的网格,该网格与屋面金属构件作电气连接,与大楼柱头钢筋作电气连接,引下线利用柱头中钢筋,圈粱钢筋,楼层钢筋与防雷系统连接,外墙面所有金属构件也应与防雷系统连接,柱头钢筋与接地体连接,组成具有多层屏蔽的笼形防雷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防止雷击损坏楼内设备,而且还能防止外来的电磁干扰。

3结束语

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也带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电气自动化也不断发展及完善,进而带动建筑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对于当今社会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只有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的合理设计,方可达到合理利用设备,节省能源、节省人力,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智能建筑的出现,给电气自动化工程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平台,被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及专业,其技术具有更新速度快,复杂程度高等特点,因此,需要相關工作人员不断地学习及积累经验,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于涛,郭洪柱.关于在现代楼宇建筑中电气自动化作用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

[2]刘胜荣,史美芳,姜圣天.防雷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08.

论文作者:马淑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浅析电气自动化在建筑中的应用论文_马淑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