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_因子分析论文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熟度论文,因素论文,大学生论文,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4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37(2011)02-0034-06

在个体职业发展进程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青年的第一次职业选择对他们今后的职业适应、职业成功,以及人生价值将产生重要影响。对于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如何评价职业选择的适合程度”和“如何引导他们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成为实现其成功就业的关键。职业成熟度是衡量个体职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与个体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相联系,只有成功地完成了相应职业发展阶段的任务,才表现为职业成熟。笔者将职业成熟度内容及其测量作为切入点,探讨职业成熟度模型的建立及量表的编制,并以福州大学本科毕业生为研究样本,挖掘影响其职业成熟度的关键因素,以期帮助他们了解自身职业成熟度状况,并适时有效地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与辅导。

一、研究综述与模型构建

(一)职业成熟度研究评述

职业成熟度最早由Super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认为职业成熟度是个体完成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相应的发展任务的程度,并提出用态度和能力两个因素确定和测量职业成熟度。[1]职业成熟度阶段论被提出之后,引发了对职业成熟度结构的广泛研究,其中以Crites为集大成者。他模拟智力的层次模型,提出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青少年职业成熟度模型。[2]该模型的顶端是职业发展的总体程度;第二个层次由四个主要的因素群组成,即职业选择的一致性、职业选择的现实性、职业选择的能力、职业选择的态度。每个因素群中又包括特定的职业成熟因素,共17个指标。该模型的建构和使用标志着成熟的职业成熟度理论的出现。这一职业成熟度模型中对于职业选择过程的结构划分也成为职业成熟度测量工具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职业成熟度问卷》(CMI)的结构基础。在对职业成熟度测量的基础上,学者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因素、种族、学习状况、关键职业决策点等方面展开影响因素的研究。[3]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职业成熟度的研究才刚刚开始。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结构与Crites提出的职业成熟度结构不完全一致,认为文化的特异性可能是导致职业成熟度结构差异的重要原因,职业成熟度结构中包含了职业目标、职业自信、职业价值、职业自主、亲友依赖、职业参照六个维度。[4]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测量,主要是对国外职业成熟度测量工具的翻译与修订,初步探讨本土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测量工具的研制。研究表明,年龄、性别、地区、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对个体职业成熟度发展水平具有显著影响。[5]

(二)职业成熟度模型构建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根据研究对象的群体特征,借鉴以往研究成果构建了职业成熟度模型,将职业成熟度划分为以下七个维度:职业确定性、职业自我认知、职业投入(信息认知)、职业自信、职业独立性、职业抗挫性、职业妥协。职业自信指成功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决策的信念和坚信程度;职业抗挫性指个人面对挫折时的抵御能力;职业确定性指个人对首选职业的确定程度及职业目标的清晰程度;职业妥协指当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时,个人对现实世界的妥协;职业投入指积极收集相关职业信息,以及对工作世界的了解而导致的对个人时间、精力等的消耗程度;职业独立指个人独立自主做出职业选择和安排,在职业决策过程中不依赖或者极少依赖父母亲友等人,独立进行各项职业实践活动;职业自我认知指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与理解、评估,个人对自身优缺点、优劣势、兴趣、爱好等方面的认知。

二、研究方法

(一)成熟度问卷的设计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依据上述大学生成熟度理论模型,我们编制了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结合个人信息表,构成一份完整的职业成熟度问卷。在试调查的基础上,对问卷做了专门的修订。职业成熟度量表包括31个题项。问卷的评定标尺为Likert自评式5点量表法,从“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知道符不符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依次记为1分、2分、3分、4分、5分。所有题项均采用随机排列方式,同时考虑到部分逆向题,分析结果时对其进行recode转换,即1→5、2→4、3→3、4→2、5→1,经过recode处理后,得出新的数据,且表现形式为分数越高,职业成熟度就越高。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针对福州大学2008届本科毕业生,共收回调查问卷490份,其中,有效问卷415份,占回收问卷的84.7%。调查样本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60%和40%,16.87%为独生子女。来自城镇和乡村毕业生分别占34.94%和65.06%。从专业构成来看,经济和管理类占26.75%,其他文科类占23.61%,理科类占17.35%,工科类占32.29%。通过比较,调查样本的结构特征与毕业生的分布基本相似,具有较高的毕业生总体代表性。

(三)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问卷回收后采用Lisrel软件和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三、职业成熟度模型可行性验证

(一)职业成熟度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虽然量表的编制是基于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但要进一步对其可信度和有效性进行验证。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分半信度(Guttman Split-half系数)作为信度指标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统计结果表明职业成熟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02,问卷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707(见表1),具备较高的信度,通过了信度检验。同时心理学家Tuker指出,一份良好的问卷要求指标与测验总体的相关在0.3~0.8之间,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在0.1~0.6之间。如图1所示,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均在0.124~0.482之间,呈中等程度相关;各个因素与总体之间的相关均在0.333~0.546之间,存在较高相关,这说明本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因此,本量表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能够作为测量职业成熟度的有效工具。

图1 职业成熟度结构路径图

(二)职业成熟度模型七维度验证性因子分析

我们首先对问卷进行采样充足度的KMO测度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KMO检验值为0.799,表明样本大小适宜于因子分析,同时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2117.808,显著水平为0.000,极其显著。这说明变量间有共享因素的可能性,做因子分析是合适的,能够将模型进行多个因素的划分。在构建的七因素理论模型中,M13、M20、M22、M27归属为职业自我认知维度,M7、M14、M21、M28归属为职业投入维度,M9、M16、M23、M29、M30归属为职业自信维度,M3、M10、M24、M31归属为职业确定性维度,M4、M11、M12、M25归属为职业独立性维度,M1、M2、M17、M15归属为职业抗挫维度,M5、M8、M18、M19、M26归属为职业妥协维度。但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部分变量对其因子的隶属度不够,影响了整个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数,因此对模型进行修正。在模型修正过程中,剔除隶属度小于0.4的变量(分别为M3、M24、M8、M4、M3、M21、M17、M26、M19)。

我们采用Lisrel软件对七维度模型进行验证。模型的拟合指数/df=2.1541<3,表明观测数据与模型能够很好拟合;模型拟合优度指数GFI、比较拟合指数CFI和不规范的拟合指数NNFI都大于或等于0.9,模型得到较好拟合。同时模型近似均方根误差RMSEA为0.052<0.08,表明观测数据与模型很好拟合,省俭拟合优度指数PGFI比较接近于1,因此,职业成熟度模型七因素的拟合效果较好。

从维度定义看,职业抗挫性指个人面对挫折时的抵御能力;职业妥协指当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时,个人对现实世界的妥协。一个抗拒挫折,一个是妥协,二者看似冲突,但二者相结合却综合地反映了当代青年在择业时的决心与无奈,自身与环境双重因素使他们在择业自我效能上也出现了两重选择。以此二者为基准点,职业妥协基于个人对自我及职业的认知达到一定的程度基础之上。职业抗挫性牵涉到个人职业确定性、独立性及个人的自信程度。本研究试图将职业成熟度的七因素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因素。我们采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对七因素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KMO检验值为0.800,同时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685.550,显著水平为0.000,表明可以进行两个因子的聚类,解释率为62.354%。结果表明职业妥协、职业投入、自我认知聚为一个因子,将其命名为职业现实因子。职业抗挫性、职业确定性、职业独立性及职业自信聚为一个因子,将其命名为职业愿景因子。七个因子的载荷系数如图1所示。进一步对七个维度的二因子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拟合优度。职业成熟度的七因素模型和七个因子的二因素模型验证性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三)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七维度状况

我们从七个维度考察样本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统一用五分记分法处理后得各因素的平均分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大学生群体中职业投入、职业自信和职业独立性得分相对较高,平均分都等于或者超过3分,这表明学生们较充分意识到求职的困难,且职业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使得学生有了较多的职业投入。当代大学生对自己有一定的职业自信,且能较独立做出自身的职业选择和安排。但是,职业确定性、职业抗挫性及职业自我认知维度得分相对较低,都在2.75分以下。这说明大学生未能正确地认知自我,对工作世界的了解较缺乏,且对于未来要做什么比较模糊不清,尤其是面对挫折的抵御能力较差。而职业妥协性的得分居于前两者之间约为2.92分,这反映出一方面大学生已开始逐渐意识到社会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差距,但由于学生群体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缺乏职业领域的经验,往往未能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应对二者差距。为此,积极引导大学生了解客观工作世界和各种职业特性,及时调适求职观念和职业心态,使其自觉、独立、积极地进行职业规划,是当务之急。

图2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七维度平均得分

四、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到底什么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现有的研究主要从性别、年龄、专业、宗教种族等个体因素,以及家庭条件和职业状况等方面来考察其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这些分析主要从生理特性、既有的家庭情况等难以改变的角度来展开。鉴于本文的研究对象处于思维比较活跃、性格气质逐渐定型、心理状态不太稳定的特定年龄阶段,笔者从图3的思维模式出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寻其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

图3 影响因素思维模式构想

(一)相关因素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

1.家庭行为与职业成熟度

Luzzo的研究指出,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水平受父母职业状况、职业类型的影响,经济状况较好的个体比差的个体职业成熟度发展水平要高。[6]本研究考察了家庭对个体职业意向支持程度差异对职业成熟度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对个人职业意向的支持程度对职业成熟度影响显著(Sig.<0.01),且总体上与职业成熟度成正相关,家庭对个人职业意向的支持程度越高,大学生职业成熟度越高。这说明家长最好是支持孩子做出自身的职业选择,不要直接规划、安排孩子的职业发展,而应当运用他们足够多的人生经验以及成熟和理智的判断为孩子引航,这样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职业成熟度,利于今后的职业发展。

2.个体特征变量与职业成熟度

(1)性别差异。调查结果表明,女性的职业成熟度平均得分为98.09分,男性平均得分为100.16分,且显著性水平Sig.=0.048<0.05,这说明男性的职业成熟度水平显著高于女性。这与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不尽一致。国外的许多研究认为,女性相较男性有较高的职业成熟度,女性也认知到更多角色冲突与职业发展障碍,与男性相比女性也表现出更多的职业规划性。[7]这可能与传统文化中的“女性是弱者”的观念和学校的教育特点有关。大学的学习除了理论还有很多的实践,女生往往更擅长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或是不愿动手实践。这就要求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多让女生“动手”,培养她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专业差异。以专业为自变量,职业成熟度总体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专业的职业成熟度差异显著(Sig.=0.025<0.05),其中理科类的毕业生群体职业成熟度得分最高,其他文科类毕业生得分最低。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在职业自我认知、职业确定性、职业抗挫性、职业妥协四个方面理工科毕业生体现出更高的职业成熟,而在职业自信、职业投入、职业独立性三个方面文科类毕业生得分更高。导致该结果的可能是不同专业的特殊背景,理工科毕业生逻辑思维更强,职业决策中容易做出更理性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而文科类的毕业生形象思维比较强,他们具有更高的职业自信,并会做出更多的职业投入。

3.个体心理因素与职业成熟度

(1)专业就业前景自信度差异。专业就业前景看法差异与职业成熟度成正相关,且对其产生显著影响(Sig.=0.002<0.01)。对专业就业前景越看好其职业成熟度越高。同时通过多重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对就业前景非常看好的群体职业成熟度显著高于其他四类群体(Sig.值都小于0.05)。对所学专业就业前景的自信直接影响到职业自信,但专业就业前景好坏是建立在分析该专业已毕业群体就业情况基础上,他人就业情况的好坏并不能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就业,就业前景好坏不能简单地归于所学专业。此外我们发现同一个专业的毕业生,那些对就业前景看好的群体其职业成熟度显著高于不看好的群体。这说明,对未来就业的积极态度才是关键,大学生应致力于树立乐观的职业态度,以及积极的信念。

(2)恋爱与否差异。有人将“恋爱”比喻成大学里一门不计学分的必修课,一般来讲有恋爱经历的青年较无恋爱经历的青年在心理方面会更成熟。为此,我们探讨恋爱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通过配对样本的T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男性的职业成熟度平均得分为100.16分,女性的平均得分为98.09分,且Sig.=0.002<0.01,这表明谈恋爱与否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有显著影响,在谈或者有谈过恋爱的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显著高于未谈过恋爱的群体。笔者认为该情况是因为在爱情中也要经受考验,在彼此磨合的过程中两个人也日趋成熟,看问题也相对全面和理智。支持该结果的还有对有无谈过恋爱的调查群体做的有关职业抗挫性的比较,研究结果同样表明,有谈过恋爱群体的职业抗挫性也要高于没谈过恋爱的群体。当然,谈恋爱牵涉到太多复杂的社会、家庭、个人等多维因素,本结果体现出的现实指导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3)气质类型差异。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以下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探讨气质类型如何影响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气质类型对职业成熟度有极显著的影响(Sig.=0.003<0.01),其中多血质(活泼型)的群体职业成熟度最高,其次是胆汁质和黏液质类型的群体,抑郁质类型的群体职业成熟度最低。这与一般的理论假设相一致,多血质的职业青年往往精力旺盛,做事积极主动,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前,“社会历练”相对丰富,这些对提高其职业成熟度有很大帮助。职业教育应致力于端正学生的职业心态,使其以一个乐观开朗、积极热情的心态进行就业准备。

(二)职业成熟度二因素在三个层面上的分步回归分析

探讨了各影响因素对职业成熟度总体影响后,以下进一步进行职业现实和职业愿景对家庭、个人特征变量、个人心理因素三方面的逐步回归分析。在进行初次分析前,对变量数据进行了同量纲化的处理。如表3所示,从家庭因素和个人特征变量对职业愿景的标准回归系数可以看出,家庭支持程度对个人的职业愿景影响最大,其次是父亲的文化程度。这也许是因为父亲使孩子更加适应社会,为他走进现实世界做准备,给予其职业上的憧憬,父亲对孩子的职业选择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在自变量中加入个人心理层面各变量时,回归系数由0.135提升到0.286,个人心理因素各变量明显提高了对职业愿景的解释度。与此同时,家庭因素和个人特征各变量对职业愿景的回归系数明显降低,其解释度小于心理因素各变量,这进一步证明个人心理因素对职业愿景发挥最关键的作用。

从标准回归系数看,气质类型和职业承诺对职业现实都有显著的影响(Sig.值都小于0.01),如职业成熟度总体一样,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不同气质类型的群体其面临现实与理想的差异时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从职业期望对职业现实因子的回归系数可以看出(-0.131<0),个人所持的职业期望越高,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一个美好的目标或遐想,其职业妥协度就越低,越不愿意对现实做出让步。总的来说,在个人心理因素的五个变量中不论是职业愿景还是职业现实,就业前景自信度、职业承诺、职业期望都对其影响显著,且对职业愿景呈正向影响(相关系数为正),对职业现实呈负向影响(相关系数为负),对就业前景越自信、职业承诺或期望越高,个人的职业愿景就越美好,而现实感却越弱。

五、结论

本文从职业自我认知、职业确定性、职业自信、职业妥协性、职业抗挫性、职业投入和职业独立性七个方面构建了职业成熟度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职业成熟度量表,并进一步将职业妥协、职业投入、自我认知归为职业现实因子,将职业抗挫性、职业确定性、职业独立性及职业自信归为职业愿景因子,分别对职业成熟度的七因素模型和七维度的二元划分进行可行性验证。该职业成熟度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拟合度,结合职业成熟度量表,可较好地作为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测量工具。最后,从家庭行为、个体人口特征、个体心理因素三个方面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因素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对个人意向支持的群体其职业成熟度最高,应积极发挥家庭在职业发展方面的引导作用;男性的职业成熟度高于女性,应该致力于提升女性的职业成熟度;谈过恋爱的职业群体比没谈过恋爱的群体职业成熟度更高,反映出恋爱对个体职业成熟度的提升发挥一定的作用;不同的气质类型也对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产生影响,多血质大学生相比其他的群体职业成熟度更高,对专业前景持乐观态度的青年的职业成熟度也较高,反映出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提升职业成熟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职业现实和职业愿景在所有影响因素上的分步回归分析,研究进一步表明个人心理因素对职业成熟度影响最大,因此,应着重从心理层面通过性格塑造来提升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

标签:;  ;  ;  ;  ;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_因子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