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民族大学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云南民族大学;3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摘要: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各运动代表队虽成立时间短但获得的体育成绩非常突出,在云南省高校获得各大高校的认可。目前,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代表队在各级别、各类体育赛事中展露头角,在短时间内起到了宣传院校形象、树立院校品牌、提升院校竞争力的效果,但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发展学校体育、创建学校体育文化品牌。如何更好的构建体育代表队,如何建立和规范代表队的管理模式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提出七位一体的系统化管理模式。系统化管理模式是指通过选材、组建教练团队、成立运动委员会、训练、参赛、活动经费、奖励机制等7个相互关联系统构成的系统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运动队;系统化管理模式
1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运动队构建现状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代表队有田径代表队、武术代表队、健身气功代表队、啦啦操代表队、散打代表队、足球代表队、篮球代表队、网球代表队、排球代表队、羽毛球代表队、乒乓球代表队和体育舞蹈代表队。各代表队成立时间长短不一,技术水平差异显著。现状总结如下:
1.1教练员能力有限
代表队较多,出现几个代表队一个教练员的现象,教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如果所有进行运动训练、运动监控、运动医疗保健和心理辅导一个教练则力不从心,况且,教练员还要兼顾家庭、教学和行政工作,大多数教练员不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运动训练和管理中。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运动队绝大多数的教练员是由体育教师兼任的,没有专任教练员。教练员缺乏专门学习和培训的渠道,这样不利于获取科学、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更新知识的途径。
1.2学训冲突
体育运动队不是职业运动队,是需要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参与的业余训练队,学习与训练的冲突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因为学习与训练都要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很多队员难以处理好两者的矛盾。针对学训冲突问题调查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79名运动队队员,其中认为学训矛盾突出的占比47%;存在一定学训矛盾的占比44%;认为不存在学训冲突的占比9%。从数据可以看出:91%的队员认为学训冲突,因为参加训练难以保证学习成绩,可能会导致成绩严重下滑,甚至影响毕业和继续深造,学院缺乏相应的政策照顾,那以消除队员的后顾之忧。如何处理学习和训练是他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1.3缺乏长期训练计划
训练队一般是因为有比赛才集结,而休赛期是没有训练计划的,没有长期的训练计划,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比赛少。比赛不仅是检验运动员运动水平的舞台,同时也是保持技术、战术和运动状态的重要手段。云南省普通高校运动队的竞赛活动偏少,有些像几乎没有高校赛,这就与其他院校缺乏交流的机会,对于运动队而言就得不到足够的、长时间、大强度的比赛对抗及训练,严重影响高校运动队的训练计划,影响高校运动队的长远发展。
1.4运动队的活动经费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运动队的活动经费与公立院校来源不同,主要来源于学校的经费拨款,且审批程序相对复杂,不能像公立院校一样直接教育部门行政拨款。运动队来源渠道比较单一,而且相对不富裕,只能保证基本的参赛需求,有些比赛需要队员和老师一起承担费用,运动员训练补助标准也偏低。运动队仅仅依靠学校审批是很难满足运动的各项活动需求,因此,活动经费是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2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运动队的管理现状
2.1运动员选材管理
运动员是运动队的基石。由于文理学院没有高水平运动招生特权,只能从学生中挑选运动员。一般由各专项体育教师利用上课、俱乐部和训练来挑选合适的运动员,然后集训进行比赛,也存在先集训然后挑选的现象。由于各专项特点不同,缺乏统一的选材标准,但是各专项应具有一定的选材标准,利用标准去选材往往能够事半功倍,有利于节约培养成本和时间成本。
2.2运动队的训练管理
文理学院运动队呈现出以下几个训练特点:
(1)训练前水平较低,有些队员几乎没有任何技能储备;
(2)运动队人员流动大,一般队员能够在队训练稳定时间2~3年;
(3)由于天赋以及投入程度不同,队员在技术水平和能力方面参差不齐;
(4)因赛而训,训练缺乏长期计划,多数队员因为参赛临时加入代表队;
(5)学训矛盾突出;
(6)集训时间短,训练强度和负荷量较大;
根据体育运动队的特点,在组织训练工作时主要遵循的原则:
(1)因材施教原则。体育运动队队员技能储备不同,专项技战术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且每年队员流动性大。需要教练员在训练时,根据训练对象的水平、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区别对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教育性原则。明确训练对象是大学生而非专业运动员,将培育人才作为首要目标,促进队员的全面发展。
(3)目标明确性原则。明确运动队的目标,根据目标制定各阶段的计划,明确各时间节点的训练任务和训练反馈。
(4)安全第一原则。进行训练的目标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但要以学生的安全为基础,进行力量或耐力项目练习时要控制运动量与强度,以及严格要求队员注意安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运动队构建管理模式探索
系统化管理模式本是企业的系统化、标准化、统筹化的管理,通过完成企业组织机构战略愿景管理、工作责任分工、薪酬设计、绩效管理、招聘、全员培训、员工规划等七大系统的建立完成的。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对于体育运动队的管理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体育运动队的系统化管理模式是通过选材、组建教练团队、成立运动委员会、训练、参赛、活动经费、奖励机制等7个系统组成的系统化管理模式,体育运动队形成七位一体的系统化管理模式。
3.1选材管理系统
根据项目特点制定相应的选材指标,没有特招生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指标进行自我选拔和培养专项运动员。按照项目特点制定的指标符合各体育项目需求,有利于减少时间和经费投入来培养专项人才。
3.2组建教练团队
教练团队在运动队中需要承担多重角色,不仅要带领训练还要进行训练队管理、运动监控和心理辅导,况且,教练还要承担教学任务和一定的行政任务,仅仅依靠一个教练员是很难带好一支队伍的,因此应该组建教练团队,将责任细化,减少教练员的压力,才更利于体育运动队的长期发展。
3.3成立运动委员会
运动队成立较多,但是缺乏统一管理,导致了体育运动的成绩难以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成立运动委员会将体育成绩的提高落实到“委员会”实行责任制。运动委员会成立可以有序开展体育运动队的评定和管理,使运动队的发展更有方向性和长期战略性。
3.4训练
训练是运动队的核心任务。训练是围绕运动员来训练,因此应针对性的制定训练计划和训练反馈计划,与此同时加强科学监控,对学生负责受运动委员会监督,教练团队各司其职加强训练管理,杜绝安全事故。
3.5参赛
体育运队训练的本质就是为了在比赛中取得成绩,因此,参赛是体育运动队的目标,也是体育运动队存在的价值所在。各级别的比赛不断完善,应根据学院的经济情况以及运动员学习任务协调好参赛的时间和级别,制定长年的训练计划,将比赛和队员的训练结合,同时兼顾队员的学习情况。
3.6活动经费
经费是体育运动的基础。体育运动队的所有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活动经费有时甚至决定活动是否能够顺利完成。经费的来源主要由学校拨款,由于赛事的级别和赛事规模达不到要求比赛,学校难以支持参赛,但是,参加比赛又是运动员保持竞技状态和技术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形成“开源”,拓宽经费来源的渠道,例如:学院自筹、队员自筹和赞助商,拓宽资金来源充实活动经费。
3.7奖励机制
由于缺乏高水平运动队,多数队员缺乏参赛激情,不愿意参加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才造成了有比赛才临时组队参赛的现象。奖励机制的设置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参赛激情和欲望,还可以激发教练组的训练热情,是运动队参赛和训练的外在动机激励。
4结论
系统化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中非常普遍,利于组织机构战略管理、工作责任分工、薪酬设计、绩效管理、招聘、全员培训、员工规划等系统的梳理和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还有助于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体育运动队的管理引用企业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梳理体育运动队的管理,形成一定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提运动队的管理效率,节省运动队培养的时间,可以更好的促进体育运动队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文理学院开展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蒋惠珍.高校运动队多元化项目管理的探[J].浙江体育科学,2010,32(2).
[2]刘国.地方院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现实思考[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7(2).
[3]孙海兰.我国校高校体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1).
[4]蔡正新.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管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
[5]刘玉勇龚山平.金首红.谈独立学院的管理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6(17).
[6]耿建华.完善高校运动队训练与管理体制的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2).
作者简介:任鹏(1985年5月—),男,河南信阳人,研究生,讲师,硕士,民族传统体育学;
徐芳芳(1988年8月—),河南郑州人,研究生,硕士,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赵连康(1992年10月—),男,河南商丘人,研究生,硕士,云南大学,体育教学。
论文作者:任鹏1 徐芳芳2 赵连康3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运动队论文; 代表队论文; 体育论文; 文理学院论文; 云南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队员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