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发展理论与新的科学发展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9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04)11-0032-07
我们党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起,突出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伟大成果,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巨大飞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马克思的发展理论的要点和精髓
谈到社会主义的发展观,我认为,首先要认识马克思的发展理论。尽管它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局限性,但应当承认,马克思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的奠基人。马克思一生最大的理论贡献,就是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共产主义社会代替的历史大趋势,他在论述理想的未来社会时,除了讲到未来社会的一些制度特征外。还讲到未来理想社会发展的目的、原则和要求,此外还论述了适用于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些普遍规律。虽然这些思想是分散在许多地方讲的,但集中起来则完全称得上是一套富有创意、十分精辟、很有分量的发展理论。下面仅列出十个方面的要点。
1、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649.)。其发展的基本制度架构是“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294、276.)这个联合体以社会产品极大丰富(能够实行按需分配)为前提,以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为基础,以所有个人得到全面发展为条件,因此,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个人的自由发展不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
2、未来社会发展生产的直接目的是满足社会需要即“社会地发展了的人的需要”,包括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等多方面的需要。“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633.)
3、未来社会十分强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此,不仅要完全消灭阶级对立,而且要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社会差别,“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同时,要努力“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人民出版社,1979.392、120、120.),以便同时推动社会生产体系和社会需求体系这两大体系的不断扩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4、未来社会的经济更加需要按比例发展。马克思指出:“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的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这甚至在更加高得多的程度上成为规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人民出版社,1979.392、120、120.)在社会再生产中,特别要保持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积累和消费的协调发展,遵循农业是人类生活、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基础等一系列规律。
5、未来社会要更加自觉合理地实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就深刻地把劳动、生产过程理解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基于以往历史的教训,他满怀希望并且坚信,未来“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人民出版社,1974.926-927.)也就是说,要把过去往往是恶性循环的物质变换过程变成良性循环的物质变换过程。这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为此,在生产增长上,要尽可能节约一切资源,走以内含或集约化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道路,不断提高投入产出的比较效益,同时保护好环境。
6、未来社会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耗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些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科技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0.217.)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生产力。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强调要探索整个自然界,大力发展自然科学,发展任何理论科学,提倡科学的探索和批判精神,并不断提高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水平。
7、未来社会更加注重节约劳动时间和经济核算。人的活动的全面性归根到底决定于劳动时间的长短。马克思指出:“如果共同生产已成为前提,时间的规定当然仍有重要意义。社会为生产小麦、牲畜等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所赢得的从事其他生产,物质的、精神的生产的时间就越多。正象单个人的情况一样,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约。”(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人民出版社,1979.392、120、120.)未来社会既然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然更加需要人们劳动时间的最大限度的节约。所以,经济核算就显得更加重要。正如马克思所说:“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重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重要。”(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人民出版社,1972.152.)
8、未来社会的收入分配。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在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同时,在工作日缩短、必要劳动产品更加充裕的条件下,剩余劳动时间或产品仍然存在。它们要用作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与资本主义社会比起来,这一部分一开始就会极为显著地缩减,并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减少);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与资本主义社会比起来,这一部分一开始就会显著地增加,并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增长);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马克思还强调指出,人们在收入分配中的平等权利及一定历史阶段存在的弊病,不是由抽象的法理原则决定的,而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及文化发展状况决定的。
9、未来社会将在经济全球化中发展。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294、276.)这就决定了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社会必然要在经济全球化中存在和发展。
10、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人的本质和社会再生产的一些基本观点,如社会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上层建筑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过程;人的本质不是孤立的抽象人,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和丰富起来;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就产品再生产而言,包括物质产品、服务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再生产,等等,无疑具有普遍的意义,当然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这些论述对于人们正确的认识、研究和解决发展问题具有深刻的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发展理论鲜明地贯穿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人与自然之间良性互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党现在提出的社会主义新的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发展思想,在理念上是一脉相通的,后者是前者的一个首要的思想来源,前者是对后者的继承和重要发展。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都否定不了这个客观事实。可见,马克思的发展理论对解决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具有始基性的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因此,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新的科学发展观,不能不学习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发展理论。
二、当今社会主义新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创新
勿庸讳言,从现实的社会主义发展的角度看,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发展理论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一是马克思预见的未来社会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的,其成熟的形态是实行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其低级阶段也是个人消费品完全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社会,而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则处于并长期处于初级阶段,因而马克思关于发展的一些观点必然不完全符合现实的情况。二是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是非商品性的经济社会,而现实中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这种巨大的反差,必然要突破马克思的建立在完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未来社会的发展理论。三是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是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完全消灭了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世界,自然没有涉及到“一球两制”的问题,而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将长期与资本主义国家一球共存,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还处于弱势,这种历史态势,必然给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新的复杂和尖锐的问题。这说明,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不仅具有直接的实践性,而且必然具有极大的创新性。这个创新从现在来看包括两个大的历史和逻辑层面。
创新的第一个层面,就是要正确地认清现实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制度环境和中心任务。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使我们认清了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坚持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结构和收入分配制度;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一球两制”将长时期存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同时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长期实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坚持改革开放方针;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期间,社会主义的发展观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一球两制”与和平发展为主题的世界格局中,社会主义事业如何高效益地发展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优越性的问题。到上个世纪末,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达到总体小康水平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初步回答了这个问题。
创新的第二个层面,是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人本目的、全面要求及实效。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全体人民过上日益幸福的生活。而人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求不是单一的,是多方面的,并且,人的相互关系和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必须适时与人的发展的多种要求相适应,否则,社会主义发展的人本目的就不能有效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同时又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1)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突出;(2)劳动就业问题十分尖锐;(3)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4)收入分配差距过大;(5)社会保障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服务事业发展明显滞后;(6)人口总量负担重,相当一部分人口生育、生活和发展素质较差;(7)经济增长中物质资源耗损率过高,劳动生产率低下,经济效益不高;(8)环境污染严重;部分生态环境恶化;(9)社会诚信缺失,道德有所滑坡,腐败和犯罪现象严重;(10)对外开放中“引进来”与“走出去”不够协调,开放的质量和效益急待提高。这些问题虽然只是前进中的问题,但如果对这些问题不认识,不警醒,不认真地对待,不仅会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如果任其恶化下去,还会造成社会危机和动乱。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历史的社会转型限制的原因,也有主观的认识和工作上的原因。从后一方面看,主要是对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的看法存在误区和片面性。长期以来,不少人把“增长”等同于“发展”,存在着片面追求人均GDP的数量增长及所谓的政绩和形象工程,忽视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社会协调、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特别是以人为本的倾向。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上,也有过经验教训。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同志曾总结国内外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方针,一度使经济发展有所改善,但由于在工作的全局上长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正确的发展方针未能贯彻到底。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过经济过热,重复建设,对解决“三农”和劳动就业等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对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制度措施不力等缺陷。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不久,爆发了“非典”流行疾病,政府公卫生部门一度陷入被动局面;之后,又陆续明显地暴露出违法征地,强制折迁民房,拖欠民工工资,工伤、交通、食物中毒事故频发,行政违法、官员腐败和其它刑事犯罪触目,各种环境灾害不断等严重社情。这种情况,不能不促使一个新上任的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党中央和中央政府思考一个关系重大的深层次问题:在跨入新世纪之后,在改革开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在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判断发展效益的根本标准究意是什么?通过怎样的方式发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是适应这一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吸取前人的成果,总结国内外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社会主义新的科学发展观。其主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开放,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
从以上分析,人们不难发现,我们党现在提出的社会主义新的科学发展观与一个多世纪前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理论在根本原则上是一致的,这就是:人的发展是目的,协调发展是关键。然而,这决不意味着二者没有差别。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看,科学的发展观在前人的基础上有重要的创新。
第一,明确和突出以人为本。科学的发展观明确地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一贯重视人的发展,认定共产主义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在某些社会科学中也可能有过以人为本的提法。但鲜明地把“以人为本”作为当今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首要的根本的原则和要求,将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和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以此作为评价发展效益的最终标准,这在发展学说史上是个创新。
第二,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发展观集中了有关的研究成果,将发展的基本内容明晰地分为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和人的发展四个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联的层次,其中,经济发展是基础;社会发展是前者的必然扩展和提升,又是推进前者的必要条件;自然环境的保护是持续发展的条件,也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需求;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又是一切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概括地提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要求下,又针对当前的实际,高度概括地提出了现阶段要着重贯彻的“五个统筹”的方针。这无疑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第三,重视系统的制度化推进。社会主义新的科学发展观,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更加深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提出来的,因此,它要解决的发展问题,既具有有利因素,更具有难度和深度、复杂性和系统性。这就必然要求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规范务实,通过系统深化制度和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强化对发展的制度化推进。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特色。
三、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几点思考
社会主义新的科学发展观一提出,很快就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掀起学习、研讨和贯彻的热潮。为了更好地把握和贯彻科学的发展观,这里提出几个问题深入思考。
(一)把充分就业和建立全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惠及广大人民的重点发展目标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国民经济稳定、较快、持续发展,无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起码要求。这个发展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广大人民实际利益的增进上,特别是给人民大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而对于占人口多数的广大中低收入者及弱势群体来说,他们最关注和最强烈要求的是建立充分就业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制度上做到“八个有所”:即(1)劳有所作(城乡具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劳动的人都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就业);(2)学有所教(城乡普遍实行12年真正的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能够公平竞争地上大学);(3)住有所房(城乡居民都能住上与小康生活相称的住房);(4)病有所医(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必要的医疗保障);(5)老有所养(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安度晚年);(6)困有所保(贫困线以下的家庭和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都能得到必要的有尊严的生活和医疗保障);(7)活有所安(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有安全感);(8)权有所维(所有公民的合法权利都能得到有效的维护,违法案件能得到公正透明的审理)。事实上,以上所说的的有些保障措施早已在一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不同程度地实行。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中国更应该经过一定时期(不需要资本主义国家那么长的时间)的努力建成覆盖全社会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这可以说是一个经济不发达、人口众多的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现社会主义发展优越性的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达到的底线和重要标志。
在上述目标中,难度最大的是充分就业。按照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失业是以竞争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现实过程中也的确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包括农村的隐性失业)。再加上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失业问题就更为突出。这在一定的时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国实行的不是一般的市场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难道在这种新的体制下终究都达不到充分就业吗?众所周知,劳动权是劳动者其它一系列权利的实际基础,失业是现时百姓最担心的首要问题,也是引发许多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和人民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社会主义新的科学发展观应该把充分就业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表明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宏伟,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强烈愿望。如果我国经过一个相当时期的努力真正实现了这一目标,那就创造了市场经济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实际表明,只要在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狠抓教育培训,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合理调整产业和企业结构,搞好劳动就业服务,是能够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成就这一伟大奇迹的。
(二)清醒认识市场经济的两重效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和政府服务职能
毫无疑问,市场经济代替自然经济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它还将存在很长的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才能走向振兴之路。然而,如何全面认识市场经济的社会作用,在这个问题上多年以来存在分歧。我认为,在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的历史限度内,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方面,但也客观地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结合,不会完全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但会影响其负面作用的大小和和结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以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为主要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较快地使绝大多数人摆脱了贫困,总体达到了小康生活,走向了发达、幸福之路。这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也在不同的程度上出现了无序竞争、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拜金主义、环境破坏、贫富差距悬殊、严重腐败、高犯罪率等一系列社会病态和异化现象,由此造成了巨大的有形和无形损失。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当然,这些现象的滋长同制度和法治不完善有直接关系,但必须看到,产生这些病态现象的根源,也确实与市场经济(以不同主体追求价值最大化自发竞争为本性,其优点主要是发展经济的动力足,对增值效益的关切度强,其缺点主要是容易忽视社会效益,出现无序状态)的土壤有关。诚然,规制可以遏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但国内外的实际都表明,任何规制都不是天衣无缝的,只要产生负面效应的根源还存在,有空子可钻,其负面效应就会以不断变换的形式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来,直至市场经济的消亡。如此认识这个问题,决不是轻视制度改革和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更不是要动摇社会主义必须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决心和信心,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首先,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我们党明确社会主义要搞市场经济以来,在理论上对市场经济的优越性讲得多,对它的负面效应则一直不明确,学术界的有关论述也很不够,这是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执政党的干部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头脑不清醒、不警觉,成为拜金主义的俘虏,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是到了在指导思想上明确这一观点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更加完善的时候了。这样,就会使执政党在以市场为主要取向的改革开放中始终自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强化对广大干部和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强化对全国人民的道德特别是诚信品格的教育,正确对待金钱、权力和竞争,兴利除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其次,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有效的宏观调控,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深入推进法制管理。市场经济既然有两重社会效应,它的健康发展必然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问题是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证明了一条总的原则:凡是市场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地方,就主要由市场去做,反之,市场做不到、做不好的事就主要由政府去做。因此,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的前提是政府职能正确定位。就我国来说,要坚决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切实从过去统制经济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发展社会公共事业上来。这正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变,决不是政府职能的弱化,而是其职能的性质和实现方式的转换,即由过去的直接指令式变为现在的间接规范式,也就是主要通过科学的法制和有效服务(保留少量必要的行政许可权)来指导和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运行。
这里需要着重提出的是,一个时期以来,各种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老百姓当前主要关注的是“八大安全”:(1)劳动安全(我国不少企业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条件差,工伤事故频繁,职业病不容乐观);(2)食品安全(我国生产的粮食、蔬菜、肉类等食品由于使用化肥、农药不当及加工等环节的问题,有相当部分含有害物质超标);(3)医药安全(由于管理不严,不少药品有质量问题,伪劣药品害人不轻);(4)住房安全(由建材、施工、装修造成的污染问题屡屡发生);(5)交通安全(我国正处在交通事故的高发期);(6)人身安全(特别是儿童和妇女的人身安全问题突出);(7)财产安全(各种形式的抢钱、骗钱、偷钱的犯罪现象惊人);(8)环境安全(不少地方的空气、水源污染严重)。这些安全问题造成的伤害不仅影响这一代人,而且会影响子孙后代乃至整个民族长远的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要依赖经济的发展,但着手逐步解决这些市场难以解决的问题,无疑要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强法制管理,严格检查监督,强化社会服务职能,保障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从长远战略高度进一步认识教育在我国全面发展中的先导地位
在深入学习和研讨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到现在,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向更高目标迈进的新阶段。同时,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由此引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态势下,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是否要在坚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知识经济时代和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的特点,加以充实和发展呢?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我认为,新的发展指导思路可表述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壮大我国的物质基础;以全民教育为先导,不断增强我国的人文基础。”这里所说的全民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在职教育、业余教育、老年教育等多种类型的教育,包括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等多种投资的教育,包括报刊、图书、广播、电视、远程网络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包括德、智、体、美等多种内容的教育,总之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所必要的各种教育事业和产业的总和。所谓以全民教育为先导,就是把对人的教育作为推进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主要带动力,在规划发展时,充分考虑知识的决定作用和发展趋势,根据国情的需要和可能,优先安排教育的发展,以引导和带动整个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所谓人文基础,与物质基础相对应,是指人的文化、精神、政治活动的内在基础,其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教育就是直接决定这个内在基础的关键要素。之所以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提出以全民教育为先导,主要理由是:
第一,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世界经济从主导趋势看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知识已成为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的核心的力量(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高达80%左右)。据国际知名专家的研究,在一些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人力资本增长速度超过物质资本的增长速度,人力资本带来的效益高于物质资本带来的效益。现代化的实质就是知识快速地创新、传播和转化为生产力,简言之就是知识的现代化,人才的现代化,这就自然突出了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在实现我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把发展教育置于优先地位。
第二,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主要是国内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低,而生产中资源消耗率过高;多数国产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产品技术含量低,管理落后,经济效益较差;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知识产权和国产名牌产品少,不能满足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这就必然要求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加快人才的培养。
第三,实现“五个统筹”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久前,党中央针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到新阶段的形势和问题,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的发展观。如何贯彻落实这一发展观呢?要做的事情很多,但归根到底要靠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去实践,而人才的培养和众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则必须依靠全民教育。
第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已从总体达到小康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要实现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并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极其复杂的社会工程。从长远的战略眼光看,教育是实现这个传大工程的关键性、枢纽性的环节。世界经济史证明,一个国家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的突破和把握,科学技术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育的发展水平。
第五,充分发挥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的客观要求。我国人口众多,可能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占世界之最。人口多有压力,这是事实,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逐渐转化为优势,而且是独特的优势(人才的优势,市场的优势,国力的优势),这个转化的条件,就是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及时地实行以教育为先导的方针,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全民性的教育事业和产业。我国现在就到了开始这个转变的时候。但从现在的相关政策来看,还不够到位。例如,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2002年达到3.41%,这个数字虽然比1997年的2.54%有所提高,但仍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4.8%),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超过4%)。据说,有关部门设想要在近期达到4%,2010年达到5%,2020年达到6%,这是值得称道的。但这样的构想与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国情所要求的教育发展的先导地位是否相适应,还可以研究,衡量教育投入的实际水平的重要标志应该是人均教育费用,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同的国家,即使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相同,人口多的国家的人均教育费用实际上比人口少的国家的人均教育费用少,因而前者的实际教育发展水平低于后者。因此,按照上述设想,将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提高到5-6%,可能相当于当时的世界平均水平,而人均财政教育经费实际教育水平仍可能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如果这样的话,就难以发挥教育的先导作用,不利于把我国人口的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当然,发展教育的投入,不限于政府的财下投入,还有民间、企业和个人的投入,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应该在发展全民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正如前面所说,教育投入的总体效益是最佳的,甚至可以说是真正的“一本万利”。
但教育不单纯、不完全是社会经济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还具有明显的人文性,因为它提供的产品是人才,而人不但是物质生产者、经济人,而且是精神生产者、文化人、社会人。所以,教育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又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产业和事业。然面,就教育的特点是对人进行知识、思想的传导和传播来讲,教育主要属于社会的文化产业和事业,是社会的人文基础。可见,现代教育在现代社会长远发展的全局中的确具有其特殊的主导性和关键性的重要作用。完全可以这样说,如果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的话,那么,教育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现代化的人文基础。这两个基础,属于不同的层次,而又紧密相联。当代的实践证明,只有这两个基础强大了,才能实现高水平的现代化。中华民族也只有在不断增强这两个基础中走向伟大的复兴。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本文强调在全面建设我国小康社会中,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物质基础的同时,大力发展全民教育,不断增强人文基础,决不意味着忽视制度和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相反,本人认为,不断深化改革是不断增强这两个基础及发展其它事业的社会动力。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观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科学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