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论文_范少妮,刘海鹰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论文_范少妮,刘海鹰

栖霞市人民医院 山东栖霞 265300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是脑血管病、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和周围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其患病率在世界各国都很高。高血压病在临床上反复发作,病程往往长达数年、数十年。随着病程的进展,血压持久增高并发生器官受损的并发症,不仅给病人身体带来痛苦,同时也给高血压患者的心理造成沉重的负担。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高,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高,有研究表明,病人不依从治疗是当今医学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1]。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地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1 方法

本组患者108例,男性65例,女性43例,年龄37-79岁。对高血压患者行为方式,治疗依从性等方面进行六个月健康教育。

2 结果

108例高血压患者一般知识掌握率明显提高,行为方式除适量运动和吸烟人数没显著变化外,其他项目如体重、合理饮食、饮酒,情绪因素和药物治疗依从性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全面、合理、整体化健康教育从而使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方式,提高了治疗效果,减缓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健康教育内容

3.1? 休息和运动

3.1.1 早期患者宜适当休息,工作过度紧张者、血压较高,症状明显或伴有脏器损害表现者应充分休息。适当的休息和充分的睡眠对降低血压都有好处。要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尽量减少探视,保证充足的睡眠。

3.1.2 当血压通过治疗稳定在理想水平,无明显脏器功能损害时,除了保证足够的休息外,还要注意生活起居有规律,不宜过度劳累,避免看情节恐怖、紧张的电视、电影,注意劳逸结合,指导病人如有较大精神压力时要学会减轻压力,如向他人倾诉等方式。

3.1.3 运动量不宜太大,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有氧运动能调节血管的张力,降低血管紧张度,改善大脑顺应性及解除微血管痉挛,使血压、血脂有所降低[2]。

3.2? 饮食指导

3.2.1 控制热量的摄入。热量摄入过多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主张少食多餐,每餐不宜过饱,七八分为宜,细嚼慢咽,晚餐更不可暴饮暴食。肥胖者控制体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2 指导患者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饮食要清淡,控制脂肪摄入,摄入过多的脂肪容易转变为胆固醇,使血少板凝聚形成血栓而发生中风,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高血压患者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可过多,最好控制在6g以下。

3.2.3 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日定时大便习惯,排便时忌急躁和屏气用力,以免血压急剧升高,诱发脑出血。饮食中应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必要时用缓泻剂。

3.2.4 戒烟戒酒,高血压患者应少饮或不饮酒,因大量酒精可加重心、肝、脑的病变,高血压患者还应禁烟,因烟中尼古丁可使小动脉痉挛,增加周边血管阻力,使血压升高。咖啡和浓茶亦应尽量避免饮用。

3.3 用药指导

3.3.1 向患者或家属说明高血压病需坚持长期终身规则治疗和保健护理的重要性,告知病人及家属服用降压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及不良反应。

3.3.2 告知病人服用药物必须遵从医嘱,按时服用,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突然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加予调整,防止血压反跳。并做好终身服药的准备。

3.3.3 告知病人服用降压药期间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慢,要向患者说明坐位或平躺时起立,动作要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避免突然起立,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晕厥而发生意外。

3.4 出院指导

3.4.1 病人即将出院时,责任护士对高血压病的健康知识进行评估,对病人不清楚的问题进行再次讲解,重点介绍防止复发的事项,加强随访。

3.4.2 鼓励病人自备血压计,每天测量血压,测量前患者须静坐或静卧30 min,并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以保证测量准确性和可比性。

3.4.3 告知病人一旦血压升高或出现头痛、头晕、头胀等症状时,应立即卧床休息并及时就诊。

3.4.4 提高患者心理调节能力,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要改善控制自己的情感生活,避免情绪激动、过度紧张、焦虑及各种不良刺激。音乐对人的心理和情绪有调节作用,要鼓励患者多听音乐,陶冶情操。

4、讨论

根据患者的特点,健康教育还应更为多样化。近年来,健康教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护工作者和患者所接受,效果十分明显,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护理人员要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采取更为多样的形式,如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等手段,建立沟通平台,使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充分沟通,更好地完成健康教育。通过对10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地健康教育,患者掌握了健康教育的知识,加强了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强化了健康教育效果,同时患者与护士的沟通,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效果十分理想。

参考文献:

[1]蔡美娟.城市社区高血压病依从性对策[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5(2):101-102.

[2]白翔,王蕊.青年高血压病病人的生活护理[J].全科护理,2010,8(2A):368-369

论文作者:范少妮,刘海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  ;  ;  ;  ;  ;  ;  ;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论文_范少妮,刘海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