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应着力通过多种途径,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对学生多种心理机能和学习的综合性智能的发展。
本文就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同仁们商讨。
一、激发兴趣,诱发探究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应设法激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1.利用实验及增设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学习钠时,除了做教材上的有关实验外,还可增设在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中投入钠的实验,并且使用投影,既直观,又好看。看到有趣的实验现象,学生的探究动机油然而生,疑问自然形成并想办法解决,实验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得出规律。
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启发式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针对某些内容直接设疑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例如,在做完浓稀HNO3与Cu反应的实验后,如果教师仅提出反应中的还原产物分别为NO、NO2,学生往往印象不深,同时思维易形成定势。是否可以进一步讨论一下硝酸浓度与还原产物之间的关系,设问学生是否可以得到N2O、NH4+等等,从而使学生得出其规律,这样避免了思维的定势。
再如,在讲到氨的制备时,因为此前已制备过多种气体,也见过多种制备装置,所以我在这儿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1)制备氨气的装置和制备哪种气体的装置相同?
(2)根据氨气的物理性质应用什么方法收集氨气?
(3)如何验证氨气已经收集满了?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通过思考就会得出结论,老师最后只需总结就好了。
二、创设愤悱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1.创设提问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感知器官,激起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连续不断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真正主动地“跳一跳,摘到桃”,这才是真正的现代教学观,更加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升学的教育,促进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疑布阵,创设出能使学生愤悱的情境,以便营造探究的氛围。教学中巧问善诱是营造这种氛围的最好方法。因此,教学中要善于问,更要会问,更要指导学生多问善问。要问得恰当,问在知识关键处;问还应掌握坡度,问在难易适中处;问更应选准时机,问在教学当问处。要造成学生感到时时有问题可想,促使联想,对比思考,设想种种解决方案,从而使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学生的大脑中展开,使学生形成开放式探索性思维。
除巧设疑问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评价,并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以表现的机会,以激其情、奋其志,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及探究能力都能不断提高。
首先,上课时,可用提问的手段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授氯化氢的物理性质时,我先做了氯化氢的喷泉实验,然后问学生:压缩滴管的胶头,挤出几滴水,有什么现象发生?喷入烧瓶里的石蕊试液的颜色是否有变化?为什么?这样,学生的求知欲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因为学生观察到了这有趣的实验现象,就急于知道为什么,对于给出的问题就会积极思考,当然对于氯化氢的物理性质的理解也就更为深刻了。其次,教师对于自己的设问在最后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解答。
2.开放性探索——自主探索。
传统的教育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种缺陷即缺少独创性。经验告诉我们,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在学过和未学过的知识之间,在未知领域与新领域的知识之间,没有学生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教师能为学生架设联系的桥梁,诸多认识问题是可以突破的,这正是探索性实验培养能力的关键。
自主探索实验关键是自主提出问题,有强烈的探索动机,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这一动机蕴藏着强大的内驱力和求知欲,教师的职责是创设情境、帮助引导,启发积极思维,帮助设计分析方案、查阅文献资料,补充设问和反问,以增加思维的深广度,使学生对新问题的探索能顺利完成。
因此自主探索实验的特点是:提出问题,限制方法,自定方案,实验探索,自寻结论。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科学上的重大进展与成就并不是由解决问题的人促成的,而是由提出问题的人在平常中看出异常而促成的,即“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语)。因而深化自主探索的特点是:正确提出问题,自主选定方法,独立创新实验,自主寻求结论。
例如我在演示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实验时,有学生曾提出:烧瓶内的残留物为什么变黑?是否有新的黑色物质生成?此时我就顺势启发:肯定有新物质生成,大家在课后思考一下会是什么物质,为什么有这种物质生成,此外是否会产生影响乙烯纯度的物质,怎样用实验论证。请设计方案,若方案合理,可提供实验条件供大家验证。这样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欲望,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有效探索,得到了满意的结论。
论文作者:贾丹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4月总第2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学生论文; 氨气论文; 教师论文; 思维论文; 自主论文; 氯化氢论文; 动机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4月总第2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