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ICU 江苏 南通 226001)
【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气道护理在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患者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ICU脑出血患者病例资料,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41例患者资料组成对照组,2017年3月—2018年2月采取集束化气道护理干预的41例患者资料组成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与I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集束化气道护理应用于ICU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可对其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起到积极预防作用,且能够有效缩短通气时间与ICU停留时间,有利于促进疾病好转。
【关键词】脑出血;集束化气道护理;肺部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238-02
脑出血为重症监护室中常见急性脑血管病变的一种,当发病时患者常伴有头晕、呕吐、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等现象[1]。因在治疗过程中常需采用介入治疗方式,加大了患者被感染可能性,其以中肺部感染最为常见,该症状多在气管插管帮助呼吸下产生,随着病情加重可使患者面临死亡的威胁,故需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而改善患者预后[2]。本研究旨在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ICU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具体信息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ICU脑出血病例资料,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41例患者资料组成对照组,2017年3月-2018年2月采取集束化气道护理干预的41例患者资料组成观察组。观察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45~73岁,平均(59.28±3.06)岁。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44~73岁,平均(59.21±3.0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口腔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方案如下:(1)组建集束化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护士、护士长及高年资医师组成,主要负责分析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气道管理计划,并定期对问题展开讨论与分析,以及时纠正护理中的不足;(2)气管导管护理。详细记录经口鼻气管插管患者插管与门齿间距离,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应定期检查其导管松紧程度,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3)局部护理。对于气管切开患者需每天为其更换敷料2次,并严密观察患者切口局部是否伴有红肿、渗血、皮下红肿等现象,若发现异常需及时上报,以便采取相应处理措施;(4)口腔护理。定期帮助患者清除口腔分泌物,并根据口腔感染细菌种类选择适当的口腔护理液;(5)吸痰护理。根据患者咳嗽、呼吸、听诊等情况为其选择合理的治疗时机,依据患者痰液黏稠度等选择吸痰管,以便达到最佳吸痰效果,且在吸痰前后需给予患者吸入充分的纯氧,以免造成肺不张、肺部感染等现象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气道出血、人工气道梗阻及肺部感染等。(2)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ICU停留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上致使脑出血现象产生的原因较多,大部分是由于小动脉血管破裂引起[3]。该疾病具有突发性大、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一般情况下患者需被送往重症病房进行治疗, 但在治疗过程中,因受病情变化、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极易出现肺部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进而对临床疗效与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故全面系统的干预治疗对患者病情恢复有着重要意义[4]。
集束化护理是一项主动性、持续性预防的护理措施,与传统护理相比,其具有更高的针对性,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并以循证医学为基础选择与改进护理方案,使患者享受到更具个性化的护理服务[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与I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表明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治疗时间方面均可发挥显著应用效果,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其中根据气管插管类型的不同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有助于及时掌握其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情况;定期为切口局部更换敷料并严密观察该部位有无渗血、皮下红肿等情况可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时为患者清除口腔分泌物并展开口腔及吸痰护理,可有效减少呛咳、肺不张、肺部感染等现象的发生,进而确保其呼吸通畅度,最终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6]。
综上所述,对ICU脑出血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ICU停留时间,有利于促进患者相关临床症状的好转。
【参考文献】
[1]孙玉宝,刘怀兴.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3):74-76.
[2]谢慧蓉,吴远聪,刘秀梅.全面护理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J].北京医学,2017,39(12):1303-1304.
[3]王建玲,陶胜波,贾爱兰,等.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03):566-568.
[4]朱成秀.ICU脑出血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其肺部感染的影响[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6,44(02):113-115.
[5]杨钰.重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01):142.
[6]陈兰兰.综合性护理干预降低脑出血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5,15(01):84-85.
论文作者:丛佳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肺部论文; 并发症论文; 时间论文; 气道论文; 资料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