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施工测量方案的编制原则和内容论文_朱卓

天津城建滨海路桥有限公司

从事道路与桥隧工程勘测与施工测量工作的技术人员,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路桥勘测过程中的野外定点技术,施工中道路和桥隧工程实体的几何定位及有关尺寸、形状的控制和放样测量,而施工测量的主要目的是根据施工需要,将设计的工程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搞成,按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要求敷设在地面上,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衔接和指导个工序间的施工。当然施工测量要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从道路的导线、水准联测、中边线放样、桥隧等构筑物的轴线定位到基础工程施工,都需要进行施工测量,所以施工测量方案的编制原则是必须的。

任何物体,不外乎由点、线、面所构成。线形结构物的路基路面、独立实体结构物的桥梁、隧道,均有线条构成的。根据点动成先、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原理,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根据已知点的位置(平面位置和高成)来确定未知点的位置,实质上是确定点间的相对位置(相对位置和相对高差)或者确定点的绝对位置;这些工作习惯上称为工程定位和施工放样。工程定位系指施工中工程的中心桩、有关轴线、高程和外轮廓尺寸的确定和放养,通常所说的施工质量外形控制和内质控制的外形控制环节。

路桥工程定位和放样,包括路线放样、路基路面放样、桥涵放样、隧道放样和排水工程及附属设施放样。

路线放样是指根据设计文件 提供的“路线平面草图”、“直线、曲线及转角表”或“逐桩坐标表”及“导线点坐标表”等设计图、文、表文件,在原地面上放出路线的中心线桩和重要的固定桩志等。

路基、路面放样,是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水准点表”、“路基横断面图”、“路基设计表”和“路面结构图”等图、文、表文件,放样出路壑开挖坡顶边桩和路堤填筑坡脚边桩,以及附属工程定位中心桩和边桩等。在路面施工中,讲究放线、层层放线、层层操平。层层放线,即是指每施工一层路面结构都要放出该层的路面中心线和边缘线,有时为了精确做出路拱,还要放出路面左右标高各1/4的宽度线桩;层层操平,即是指每施工一层路面结构层都要对各控制的端面在其放样的标高控制位置处进行高层测定,以控制各层的施工标高。

为求的放样位置尽可能的准确,以上放样工作都是遵循“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进行。如,放样中线的程序是先进行导线点的敷设与联测,继而放出中线。有时为防止施工与设计的周期差而导致的导线控制网的偏位,在放样前往往还应对控制网进行复测,这些复测工作不但在平面上要进行,在纵面上也要进行,如水准点的复测等。

一、施工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一)必须逐级控制,作到层层放样

定位和放样工作中,习惯上是按“逐级控制”的办法来进行。这种控制分为平面和纵面控制。对于路线放样,目前有三种平面控制方法:一种是沿路线附近设置的有一系列的导线点来构成的所谓“专控导线”,也称为“自由导线”。这些导线点往往和国家高级控制网联测,其左边取自国家高级坐标系统。一般而言,测设的导线点的坐标是经过严密的平差计算后而得到的。公路中线是以这些控制导线点为依据,再确定公路中线上各桩点位置的。实际上是确定导线点与中线点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方向,继而确定公路中线。

另一种是过去传统沿用的方法,即路线的导线基本上是公路中线,只不过是在转折处敷设曲线构成。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控制,即由交点和转点构成的路线控制导线,习惯上俗称为“顺路导线”或“中线导线”。放线时,先放这些控制点,然后再放中线,而边线放样则以中线的基础上放置出来的。

以上两种控制的放线方法是先放路线导线,再放中线,最后放边线,即逐级控制放线。

总之,在施工测量放线的布局上要做到由“整体到局部”;在程序上“先控制后碎部”;精度上要由“高级到低级”的基本原则。

(二)留有校核依据,符合精度要求

施工定位和放线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有校核依据。比如,放置一个墩台基础标高时,从水准点出发,放出再回到另一个水准点或本水准点才知道放的是否正确,否则,没有校核是不可靠的。再如,放一个位于季节性或浅水河道上的斜弯坡桥墩台中心桩,一般从导线点上以坐标法放1~2次,还要沿跨径方向通过拨角量距的办法再放1次,用两种方法确定的点位相符或在一定的限差内,方可施工。

(三)施工测量的方案的编制原则

工程定位放样工作实际上都是测定地面或结构上的点位的工作。定位放样过程中,根据施工对象的不同,有时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有时则不考虑。。当放样路线中线桩点且给定坐标为高斯平面坐标时,说明控制网已于国家高级控制网联测,相当于考虑了地球曲率的影响;而对于有些工程实体局部施工测量,则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表示地面点位的坐标系统有:大地坐标系、地球空间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

根据公路勘测设计的外业工作,取得有关的设计资料,经过设计而提供相应的图、文、表、设计文件是施工测量的基本依据之一。在施工测量过程中,道路中心线的野外定点技术,既是从事道路勘测实际人员必须掌握的同时也是施工放样技术人员应该了解的。因为道路施工放线与公路路线详细测设过程中的野外定点技术中的操作基本相似,前者是在实地通过测设取得外业资料后做成设计文件,后者是根据已有的设计文文件反过来将道路路线或结构物等的位置、形状和尺寸、高程放到实地上。

道路平面图是道路平面设计的主要技术文件之一。它是实地上不止的路线表现在图上的一种方式。

道路纵断面也是道路纵面设计的主要技术文件之一。它是沿尚未形成道路几何实体的原地面上布置的道路中心线竖向刨切面拉直后。刨切面与地面的交线便是道路纵断面地面线。

导线测量的外业: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量边、测角和连测。

1、施工测量方案

1.1 施测程序

1.2施工测量组织工作由项目技术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南京市测绘研究院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及逐日安排,由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

2、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2.1 施测原则

2.1.1 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2.1.2 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2.1.3 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2.1.4 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2.1.5 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2.2 准备工作

2.2.1 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座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座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层±0.000的绝对标高。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建筑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层高,对比基础,楼层平面,建筑、结构几者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

2.2.2 测量仪器的选用。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具有南京市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厂家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现场测量仪器一览表

2.3 测量的基本要求

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测量精度要满足要求。根据现行测量规范和有关规程进行精度控制。

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测量规范》,此工程设置精度等级为二级,测角中误差20秒,边长相对误差1/5000。

3、工程定位与控制网测设

3.1 工程定位 根据南京市测绘规化部门提供的定位桩、红线桩和水准点,(详见后附图3)。按照所计算的建筑物主轴线座标点进行轴线定位。

3.2 平面控制网测设

3.2.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3.2.1.1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3.2.1.2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想一致。布设呈矩形。

3.2.1.3 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3.2.1.4 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3.2.1.5 桩位必须用险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3.2.2 建筑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3.2.2.1 依据平面布置与定位原则,共设置二横四纵六条主控轴,分别为C轴0.5米,H轴1.0米,①轴1.0米,⑨轴0.9米,⑩轴1.8米,27轴0.9米,1/35轴0.5米。

3.2.2.2 主控轴线定位时,均布置引线,横轴东侧以及纵轴北侧投测到围墙上,横轴西侧、纵轴南侧设置定位桩(见附图2)。墙上、地面引线均用红三角标出,清晰明了。施测完成后报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后,加以妥善保护。按照《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定位桩的精度要符合下表要求:

3.2.2.3桩位必须用砼保护,砌砖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3.2.2.4 控制线随结构逐层弹在外墙上,用以检查复核楼层放线。

3.3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3.3.1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3.3.1.1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的首要条件。

3.3.1.2 根据场区内规划局给定的路边高程点BM4=45.03米布设场区高 程控制网。

3.3.1.3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根据规划局给定的路边高程点BM4=45.03米,在场区内(包含1#、2#楼)建立高程控制网。先用水准仪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高程竖向控制点,即场区半永久性水准点M1=46.00米,以此作为保证竖向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该点也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

3.3.2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技术要求

3.3.2.1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

3.3.2.2 半永久性水准点位处于永久建筑物以外,一律按测量规程规定的半永久.

3.3.2.3 桩的方式埋设,并妥善加以保护。

3.3.2.4 引测的水准控制点,需经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3.3.2.5 高程控制网技术要求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

3.3.3 水准点的埋设及观测技术要求

3.3.3.1 水准点的埋设

水准点选取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墙水准点应选设在稳定的建筑物上,点位应位于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

3.3.3.2 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见下表:

4.基础测量

4.1基础平面轴线投测方法

4.1.1 将 DJ2经纬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二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

4.1.2 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线为准,校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再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投测各主控线,投测允许误差± 2 mm。

4.1.3 垫层上建筑物轮廓轴线投测闭合,经校测合格后,用墨线详细弹出各细部轴线,暗柱、暗梁、洞口必须在相应边角,用红油漆以三角形式标注清楚。

4.1.4 轴线允许偏差如下:

L〈30m 允许偏差 士5mm

30〈L≤60m 允许偏差 士10mm

60〈L≤90m 允许偏差 士15mm

90〈L 允许偏差 士20mm

轴线的对角线尺寸,允许误差为边长误差的√2 倍,外廓轴线夹角的允许误差为1'。

4.2 ±0.000以下部分标高控制

4.2.1 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 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4.2.2 士0.000以下标高的传递 施工时用钢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基坑内,以此标高为依据,进行槽 底抄平。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便于使用和保存的位置,根据基坑情况,在基坑内将其引测至基槽外围砖胎模内侧壁,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墙、柱拆模后,应在墙柱立面抄测出建筑一米线。〈一米线相对于每层设计标高而定〉。

4.2.3 标高校测与精度要求 每次引测标高需要作自身闭合外,对于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应该联 测校核,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

5 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5.1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5.1.1 -1.5米至-0.07米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根据场地平面控制网,校测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后,使用经纬仪将轴控线引弹到结构外立面上。一层墙拆模后,再引弹至墙顶。并弹出外墙大角10cm控制线。

5.1.2 楼层上部结构轴线垂直控制,采用内控点传递法。根据流水段的划分,第一施工段内设置4个内控点,组成自成体系的矩形控制方格,其余3段各设置2个内控点(纵横主控轴交叉点),控制点编号见内控点平面图。

5.1.3 浇筑一层顶板混凝土过程中,按照控制点预埋100×100×3mm铁板。二层楼面放线,依据外墙及东、北侧围墙上可以通视的主轴控制线进行施测,铁板上用钢针划出纵、横轴交叉线,并将交叉点处钻出2mm小孔作为标志。

5.1.4 上部楼层结构相同的部位留200×200的 放线 洞口以便进行竖向轴线投测。预留洞不得偏位,且不能被掩盖,保证上下通视。

5.1.5 二层楼面的轴网须认真校核,经复核验收方可向上投测。

5.1.6 二层楼面基点铁件上不得堆放料具,顶板排架避开铁件,确保可以架设仪器。

5.1.7平面控制网根据结构平面确定,尽量避开墙肢,保证通视。

5.1.8 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先定主控轴,再进行轴网加密。控制轴线满足下列条件:建筑物外轮廓线、施工段分界轴线、楼梯间电梯间两侧轴线。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高等级公路建设方兴未衰,互通立交将向平纵布置更复杂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工程施工时更加注重测量控制工作,更须要拟定好施工测量的方案,必须遵守方案编制原则,使施工测量的错误降低至零,努力完成每项测量任务,尽力把一切做到最好。

论文作者:朱卓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论施工测量方案的编制原则和内容论文_朱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