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出版年代号的命运及其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纪之交论文,命运论文,年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图书索书号是由分类号和书次号组成的。书次号是为了使同类书籍个别化而编制的号码,规定着同一类中不同图书的排列次序。书次号按同类书排引方法不同而分为种次号、出版年代号、著者号、书名号等。这几种书次号被我国多数图书馆所采用。
而出版年代号是以图书出版年月做为排列同类中不同种图书的次序。一般取年份末尾的二位数和月份组成书次号,有四位数码。它的优点除了取号简便外,更重要的是可体现图书的出版时间,与被取号的图书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能够使读者一目了然图书内容的新旧以及可以帮助读者查找他们所需要的年代段的图书。其作用和优点是其他书次号无法取代的。
时间悄悄地走向2000年,已经靠近了世纪之交。到了下一个世纪种次号、著作号等可依旧使用,而出版年代号的继续使用却出现了一些麻烦。因为我国使用出版年代号作为书次号的图书馆,几乎都是取年份末尾二位数和月份共同组成书次号。比如1985年1月出版的图书取号为“8501”,把“19”删除;1996年12月出版的图书取号为“9612”。依这样的方法取号到了2000年以后就会出现图书排架倒序的毛病。比如2001年10月出版的图书取号为“0110”,而图书排架号的顺序是数位小的排列在前面,大的排在后面。就是说“0110”要排在“8501”和“9612”的前面。这样就造成图书排架顺序的倒置。并且出现百年为周期取号循环重复的现象。如1952年3月出版的图书就会与2052年3月出版的图书取号重叠,同为“5203”。这样势必影响到出版年代号的优点发挥以及生存空间的限制。因而我们应当在未跨入下个世纪之前探讨和解决出版年代号继续使用在取号上的理论和操作的问题。
以下是笔者粗浅的思考,以请教于图书馆界的专家、同行。
第一种思考是:改变原来取年份末尾二位数的做法,采用取年份的整体,并将月份取消。比如1986年9月出版的图书原来取号为“8609”,而现在取号为“1986”,月份不予采用。即是在年份86前加上“19”,在年份86后去掉“09”。按图书组织原则加上的“19”这个数,小于下个世纪“2”这个数。这样到了2000年以后,在取号上就可以顺当地接轨,就不会出现图书排架倒序的现象。但采用这种方法有以下几个弊病。
其一是原来可以按月份先后把同年出版的同类号的图书有序地分列,月份取消后就会把同年出版的同类号的图书混在一起,因此必须用种次号辅以解决,即是在年代后按一定的顺序加上点1,点2,点3……的数码。不然就无法解决图书排架号问题。就是说改革后书次号是出版年代号(不包含月份)加种次号组成的。
其二是新旧图书取号接轨出现了问题。采用这种方法对新到馆的图书处理不存在问题,而对已加工入库的图书怎样与新到馆的图书取号上的吻合却令人头痛。要取得新旧一致,只能是以旧的去适应新的,除了全部改掉旧的书次号没有别的办法。这样做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才能解决。
其三卡片目录接轨出现了裂痕,目录要取得前后一致,只能以旧的去适从新的,至少分类目录要这样做。要么分成二条龙排列,改以前为一条龙,改以后为一条龙。
目前有的图书馆采用这种办法更改出版年代号。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方法,不可取,因为它在一定的程度上违背了图书管理科学性的原则和继承性的原则。
如果第一种思考,加上“19”后,不把月份去掉或者说不用种次号代替月份,那么造成的麻烦会增加很多。
第二种思考是:2000年以前出版的图书取号方法不变,依旧取年份的后二位数和月份,到了2000年以后,依然采用年份和月份组合,但必须把“2”字往前提,并在其后加一个小数点,即是“2.”,姑且称之为前置标识,用来区别于2000年以前出版的图书。例如2008年9月出版的图书,取号为“2.0809”,再如2097年12月出版的图书取号为2.9712”。这样就与1997年12月出版的图书(取号“9712”)区分开来,显而易见它们之间所不同的就是一个前置标识“2”。我们就是用这个“2”解决下个世纪的图书与本世纪的图书取号上有机接轨的问题。人们在实践中会很快形成2000年以前出版的图书似乎略去前置标识“1”的概念。这种办法的缺点是只能管100年。
第三种思考是:用两位数“20.”、“21.”……提前再录年份的后二位数和月份。因为2000年以后,如只将“2”前提作为标识号,这种办法只能管100年。百年以后就管不着了。到了2100年,如果还用这种办法取号,就会将“2100”中的“1”略掉,跟2000年的取号重叠,同是“2.00”。故我们不能只看100年,应当看得更远一些。图书馆事业是千秋万代的事业,不管以后图书载体形式怎么变,索书号总是需要的。因此我们要考虑到100年以后出版年代号取号的问题。为了避免百年周期性的取号重复,在2000年至2100年之间(不含2100年)取前置号“20”。比如2000年12月出版的图书取号“20.0012”。2100年至2200年之间(不含2200年)取前置号“21”。比如2100年10月出版的图书取号为“21.0010”,以下类推。这样可以解决公元1万年以内的取号问题。这样虽然会使出版年代号固有的号码长的缺点更加突出,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然而这样取号对大局没有什么影响,出版年代号的优点依然保存着,并有所发展。读者看到“20”前置标识,他们就知道这是2000年至2100年之间出版的图书。看到“21”前置标识,他们就懂得这是2100年至2200年之间出版的图书。因而我们应当大胆放心地继续使用出版年代号。
有人认为图书馆百年后不知会变成什么模样,前置标识“2”就够用,考虑“20”、“21”前置标识有杞人忧天之嫌。但笔者认为在理论上不妨谈一谈。
以上所述仅是笔者粗浅的见解,希望能引起图书馆界专家学者的注意,以期解决世纪之交所面临的出版年代号在取号上的理论和操作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