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建设进程中土地制约因素的不断显现,以及私家车辆的迅速增加,城市建设中的房屋大多设计了地下室工程,满足人们对地下空间进行使用的需求。由于地下室工程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旦外墙出现渗水,会影响人们对地下室空间的正常使用,也会影响建筑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寿命。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防渗工程质量控制问题,已成为当代建筑行业内颇受关注的一个词语。在地下室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问题,而导致整个工程的质量下降。因此,研究并分析存在影响地下室防水防渗工程质量的问题,对于我们控制并提高其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将简要从地下室外墙混凝土的施工、聚氨酯防水涂膜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质量控制方法和措施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防渗工程;质量控制
引言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防渗是一门综合实用性很强的施工技术。一方面地下水对地下建筑有着渗透作用,而且地下建筑埋置越深,渗透水压就越大;另一方面地下水中的化学成分复杂,有时会对地下建筑造成一定的腐蚀和破坏作用。因此,地下建筑应选择合理有效的防水措施,以确保地下建筑的安全耐久和正常使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为了满足使用需要,高层建筑一般都设有两层或多层地下室,随着我国市场对车位需求的不断增加,政府规划部门已经硬性规定所有规划建设的高层建筑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停车位,在场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业主不得不建设两层或者多层地下室以达到政府对停车位的要求。地下工程的防水防渗质量是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沿海地区等地下结构易发生渗漏水而影响使用功能的事例在国内外都屡见鲜。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问题因此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高层建筑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在此,本文就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防渗工程质量控制进行阐述,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导致高层建筑地下室渗漏水的要素
1.1在建设工程的前期规划上建筑工程的施工规划是较为繁杂的,一些项目设计者由于实际的实践经验不足或者工作态度不端正忽视了施工项目中的细节问题都会较容易导致地下室渗漏水。在实际的设
计过程中厂些设计者没有清晰地了解到当地的具体地形地质对当地气候的思考较为欠缺使得所设计出来的工程施工方案无法达到防渗标准。另外,一些施工单位各部门间的沟通交流不充分,使得工程施工方案出现差错没有根据具体的施工项目制定施工方案从而导致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漏水的功能较差。
1.2在施工前期的准备项目上在有些实际建筑项目的施工前期施工人员只是进行了强度试验工作并没有按照实际的试验规定开展关于混凝土抗渗的专门试验因此如果混凝土抗渗剂使用比例不符合规范会严重的影响高层建筑的防渗漏水的功能。
1.3在防水卷材的问题上:一般情况下,防水卷材都会使用APP材料根据具体的方法与操作将防水卷材相互搭接并钻贴在外墙面或者基础垫层上从而做成一个防水、封闭的空间然后利用保护板或者土工布等材料从而使防水卷材不受破坏在这样的方法中高层建筑地下室就会具有较强的防水功能。然而因为施工人员的不认真没有对防水卷材的质量、规格、钻贴情况进行严格认真的检查。一味追求施工的速度而忽略了施工的质量,忽视了安全是建筑施工项目最重要的因素这一永恒道理,从而导致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渗漏水的功能变弱。防水层主要是使地下室构造不受破坏地下水渗漏可导致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浸泡在地下水中,一旦地下室出现渗漏水,其所利用的钢筋会出现生锈状况,混凝土之间的缝隙会逐渐增大,其实际的使用年限就会大大地减少,最后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
2地下室防渗漏水设置施工质量管理
2.1地下室混凝土垫层防渗漏水设置施工质量管理
地下室底板下采用材料内防水做法。为了保证该防水层的质量和不被破坏,其下做了一层130 mm厚的混凝土垫层(内配6@ 200钢筋网)。该层施工中采用防水涂膜聚氨酯做内防水层,严格按照其施工操作规程施工,分两遍涂抹2 mm厚的防水胶,从使用效果看,没有出现渗水现象,质量很好。
2.2地下室结构刚性防水施工质量管理
2.2.1在地下室结构底板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按照设计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要求,送有资质的试验室制定配合比,然后要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按图纸指标制定配合比、防水混凝土规定及砂石混合料最大容重法确定混凝土中的砂率,根据构件情况分别确定相关参数,防止余浆过多或不足。适当掺入掺合料以降低水化热,同时考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早期强度与抗渗混凝土收缩能力的匹配。施工中严格按制定的配合比来配制混凝土,确保混凝土抗渗等级满足设计要求。
2.2.2结构自身刚性防水设置是非常重要的、永存的,要非常重视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穿地下室外墙的支模螺栓及穿墙管件均设止水片,且止水片要与螺栓、管件满焊牢固。地下室侧墙采用设置钢板止水带的先进方法(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钢板止水带),实践证明防水效果非常好。外侧墙混凝土之间的水平施工缝留在底板以上300 mm~ 500 mm部位,采用钢板止水带。地下室外墙封模之前对钢筋绑扎铁丝头进行检查,保证绑扎铁丝头不和迎水面模板接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在下部混凝土不失去塑性的条件下继续浇上层混凝土,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 mm~100 mm,防止发生上下混凝土脱节造成水平裂缝而渗漏。在施工时留出同条件强度养护试块,强调并坚持上层施工时地下室支撑模板不得拆除,支撑要拆除,混凝土强度除应符合规范规定之
外,留出同条件养护块送试验室检测强度不得低于70%,才能拆除支撑。加强及延长湿养护时间:规定地下室底板、顶板和外墙板的混凝土用草、麻袋覆盖湿养护,侧墙适当延迟拆模,留出同条件养护块送试验室检测其相对强度不得低于50%时再拆除,约3 d~ 5 d,并继续浇水湿养护至14 d(具体要根据当地气温)。加强带部位混凝土和外墙板混凝土浇筑前对先浇筑的混凝土(侧墙接头部位)进行凿毛处理,清除浮粒及垃圾,用水冲洗并保持湿润,然后铺上一层20 mm厚的级配与大面积防水混凝土相同的水泥砂浆,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2.3地下室外侧墙防水施工质量管理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清理干净,抹一层水泥砂浆找平层。外墙面清理干净,使聚氨酯防水涂膜的基层坚实、平整、清洁、干燥,以确保涂膜的粘结与成膜质量。使湿饱和聚氨酯涂料性能在潮湿环境中有一定的抗剪强度。在涂二层聚氨酯防水膜时,控制层间间隔时间,为使涂料充分成膜,坚持分层验收,测定涂层总厚度不小于2 mm。依天气情况要安排在晴天施工,在成膜期内不能遭雨水冲刷。重视节点构造施工管理,细心、认真处理搭接。加强墙根、阴阳角、地下室外墙管道口等节点部位的防水涂膜施工质量管理。防水涂膜施工完毕组织验收后,尽快进入下道工序。水泥砂浆保护层的目的在于保护防水涂膜不受损伤,为了防止回填土中含有坚硬石头等尖刺物体,因此最外层砌筑一道砌块保护层,防止旁边有开挖坚硬物凿坏防水层。组织管理工人重视操作者行为,做好产品保护。管理工人质量行为,做好产品保护。
3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
3.1做好高层建筑防水工程设计的质量监控工作。设计在地下防水工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成败。因此,设计单位以及相关的设计人员应该经过全面考察施工现场以及分析多方面的因素后,再进行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设计,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促进后续施工阶段能够圆满完成。
3.2做好高层建筑防水工程设计图纸分析的质量监控工作。建设单位、承包单位以及施工图纸设计单位,应该一起研究分析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难以实施开展的施工环节或是技术要求等,并选择一种折中的方案,促进施工图纸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相关单位应秉承做好防渗工作的心态与目的,结合施工技术、设备、材料等有关因素,全面考虑以确保地下室防水工程具有的防渗性能达到良好的质量效果。
3.3做好高层建筑防水工程中振捣工作。振捣工序是地下室防水工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整个工程的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进行振捣工序时,务必要保证振捣时间、速率以及与碎石比例等问题,合理规划好振捣工序的每一个步骤,进行有条不紊的振捣,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均匀度以及适宜的比重,从而提高防水工程的防水质量。
3.4做好高层建筑防水工程中多层复合防水工作。当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处于地下较深的位置,并且具有很高的水位时,若对地下室防水效果有较高的标准要求,最好是进行多层复合防水。当能够确保地下室结构具有一定的方式效果时,尽量在地下室结构的外墙实施柔性防水(多层),为使抗渗性能达到更好的状态,还可以补充分层夯填粘土环节,此步骤实施的部位是围绕在地下室的外墙处。另外,也可以在内墙进行实施柔性防水(五层)工序。
3.5做好高层建筑防水工程中的材料检查工作。高层建筑施工中无论是防水工程施工还是其他的工程项目的施工,都应该选择使用优质的施工材料,使其施工质量有所保障。因此,在进行选购材料时,相关人员应对市场上有关材料的各项情况都进行收集,当了解清楚并结合施工的需要与标准进行选择时,力争选到最合适的施工材料。防水材料在投入使用前,还应该经过层层检查与检验,尤其是对其合格证以及使用效果等情况进行检查,只有经过检查与检验通过的材料才能被施工人员应用到现场实际的防水工程施工中。
4结束语
高层建筑中建设地下室防水防渗工程,不是简单的工程施工环节,它需要设计单位与承包单位以及监理单位三者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并达到规定的标准才能发挥出其自身具有的抗渗防漏功能。并且,只有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使用优质的防水材料,才能提高防水工程的整体质量,从而保证地下室防水工程在实际的抗渗防漏过程中有一定的质量,进而为人们生活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方案研究[J].刘七二.低碳世界.2017(15)
[2]高层住宅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J].王科行.中国城市经济.2011(11)
[3]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J].黄艳春,曹庆波.科技信息.2011(16)
[4]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J].刘树杰.民营科技.2014(10)
[5]地下室单群管穿外墙防水施工技术研究[A].王双,陆超,许亚志,郭婧雅,薛凌翔,王新龙.《工业建筑》2016年增刊Ⅱ[C].2016
论文作者:莫季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地下室论文; 混凝土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外墙论文; 防渗论文; 防水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