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当前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的主流,通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能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但是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能发现,其中还存在着诸多质量问题,解决施工技术应用问题就比较重要。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情况,以供参阅。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水电施工;应用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应用较多的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其中涵盖了较多的内容,主要包括密实、喷射以及轻集料控制等。随着建筑行业项目不断增多,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并在此基础上有较大的应用效果。此外,水利水电工程在经济建设中尤为重要,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这对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1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应用的必要性
水利水电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能够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起到良好的推动性作用,而且还能够从根本上为我国其他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支持性作用。因此,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就显得更加重要,在现阶段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其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其本身的应用效果能够直接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所以无论是在建设范围或者是在建设面积上都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水坝本身的牢固性就需要在实践中将混凝土本身的特性充分发挥,并且落实到实处。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分层次现象,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良好的保护。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2.1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原材料共同发挥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特定属性的材料,混凝土本身的质量会受到这些原材料的影响,因此对建设工程的质量想要进行保证,对于原材料的质量加以控制必要的。在水泥质量的控制过程中,其可能会发生水化热情况导致对混凝土产生影响,因此对水泥材料进行选择时,可以有优先选用地热硅酸盐水泥,这种材料水化热程度较低,对于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需要综合去考虑和建设,从而保证项目的施工整体效果。对于混凝土可能出现的变形问题要积极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对于混凝土中的水量以及凝固的时间要严格掌握,在使用混凝土之前要做好检测和试验工作,对于混凝土中的收缩情况进行检查,保证符合项目的使用标准,混凝土运输中采用灌车,能够避免环境因素的影响。
2.2在大坝施工中的应用
我国基础建设中,水利水电工程是其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其中,在对水利水电大坝修筑时,需要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分块施工落实。在施工时,需要根据以下三种模式进行有效对比,比如通仓分块、纵缝分块以及错缝分块。具体介绍如下:(1)纵缝分块技术。施工过程相对简单,不易受外部环境影响,但是混凝土浇筑模块用量相对较大,还应对大坝的整体性以及完整性进行考量;(2)错缝分块技术。该技术主要考量的是,竖缝错开方向以及建筑高度;(3)通仓分块技术。该技术的施工过程中较为简单,不用预留纵缝以及铺设冷却管,但是对温度有较大的要求。
2.3在水闸施工中的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水闸施工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键水工建筑物。水闸是由上下游连接段和中间闸室组成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上游连接部分又可以细分为防冲槽、防坡等,中间闸室也包括了底板、闸门,下游连接段则包括消力池等部分,因此水闸施工程序较为复杂,所以对地基处理技术要求很高,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施工程序。水闸底板部分施工内容有模型的设立、铸造钢筋、脚手架假设与混凝土施工等环节,通常在浇筑底板之前,需要为了找平地基面或保护地基而在软土地基上铺盖8cm~10cm的素混凝土垫层,底板模型设立需要在水闸周围设立测模板。为了防止底板层面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沉降现象,混凝土强度需要与浇筑部位相同并在其表面构成麻面,同时在预制混凝土的死冷状态下将钢筋固定住,使用铅丝帮吊在底板脚手架上从而避免钢筋变形,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依据工程特定要求来确认底板浇筑的厚度与其钢筋分布距离等,还要保证混凝土强度满足施工需求,杜绝出现冷缝,降低施工质量。其次,混凝土技术在水闸闸墩的施工中也起到重要作用,闸墩在有高度、薄厚、工作面上都有一定要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在对其施工缝进行混凝土浇筑,重要难点在于闸槽混凝土的浇筑,固定模板技术是特定闸墩混凝土施工工艺,主要可利用建立模板来缩小其垂直度与厚度之间的误差。立模式应该注意前后顺序,先立两侧平面再立两侧圆头模板。
2.4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养护
混凝土技术对于水利水电施工起着重要作用,在后期养护阶段,施工人员要加强对混凝土的重视,做好后期养护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在养护过程中,一旦发现混凝土密实性没有达到规定要求时,工作人员要对其进行有效处理,解决混凝土存在的问题,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如果混凝土密实性不合格,不仅会给钢筋带来腐蚀,还会使混凝土出现剥落,给工程留下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施工人员要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利用率,使其在后期养护作业中得到有效应用,一方面能够充分掌握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情况,提高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能够及时发现工程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工程使用期限。
3具体工程施工方案
我国某水利水电混凝土大坝工程里,其拱坝建基面高度为470m,最高点可达到108.4m,是双曲拱坝,坝轴线的长度是284.1m,坝段可分为16个。顶部厚度4.5m,底部厚度为20.1m,比例为0.18。在开展浇筑施工作业时,因施工导流影响,工作人员任务量较重、强度较大,需要对工程技术进行合理安排,从而达到工程要求。首先应建立科学的施工方案,从合理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需要工程设计人员掌握水利水电施工时的相关设计理论,依照总体情况进行设计,应做好前期勘察设计工作,了解工程资料,从而达到环境与施工之间的有效连接与协调。目前,BIM技术已经逐渐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被应用,利用BIM技术中的三维可视化功能与参数功能可以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为其提供质量保证。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工作,养护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合适的温湿度,从而确保混凝土能够不受到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出现冷缩、干缩等问题。对水泥水化作用进行充分利用,从而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与耐久性。对其进行养护是要缩短表面与工期的接触时间,对混凝土的暴露表面及时保湿覆盖,避免表面的水分挥发,一直到终凝。需要加强对混凝土养护工作的重视,严格按照规定时间执行,对于重点部位或有具体要求的部位可延长养护时间,并由专业人员进行信息记录。
结束语
总之,将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能够保证其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当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问题对混凝土技术的实际效果发挥产生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分析,从各个环节做好混凝土的技术控制工作,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诚.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珠江水运.2018(10)
[2]马凤叶.浅谈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02)
[3]廖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8).
论文作者:姚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闸论文; 底板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