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文创视域下创新创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策略论文_文晓丹

探讨文创视域下创新创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策略论文_文晓丹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文创视域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十分重要,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应当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之上再学习一些创新性思维方式,遇到问题时要懂得用创新式的思维看待问题,在创新创业方面也要本着多元化、多样化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本文将会针对文创视域下创新创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策略等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为艺术设计专业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文创视域;创新创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策略

引言:

所谓“文创”就是指文化创意产业,该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早在2017年的时候,就曾有人报道过我国所上市的文创企业多达55家,在众多的文创企业中,人们要想脱颖而出,务必要具备先进的创新理念、前卫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够引领时代发展潮流,这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支撑的关键所在。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中,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是至关重要的,在进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同时,教师应当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规划,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只有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才能够更好地彰显自我魅力,将自身所想充分表达出来。另外高校教师在培养人才的时候,还要注重提升自我综合素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所以高校教师一定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这也是为打造高素质人才夯实基础。

1文创与创新创业、艺术设计专业和人才培养的内在联系

有些人认为文化创意实际上就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这种想法较为片面,并不具有代表性,只能是一种狭义的想法。如果站在宏观的角度上来看,文创与创新创业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文化创意所包含的内容也更全面,其中涉及了建筑装潢、工业产品涉及、视觉品牌形象等,这些都是文化创新中的内容。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众多行业中,第三产业与文化创意的联系最为密切,文化创意是其主要要素、产品或服务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应当按照文化创意内生成的逻辑进行设计。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文创视域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应当多结合一些具体的策略,依据艺术设计学科思维的规律进行指导,让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学到更多、更有用的内容[1]。可见文创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有着密切联系。

2文创视域下的创新创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2.1搭建专业平台,实行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定位与培养模式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应当多元化、多样化,教师可以搭建专业平台,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所谓复合型人才培养,主要指的是人才培养形式的多样化,例如数字媒体设计、工业设计、景观设计、环境艺术等,这些专业对学生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内容,还要求学生具备审美能力。一是创意产业具有学科交叉属性,例如在校期间教师应当为学生开设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法律学等,这些学科在日后的工作中都会涉及到,多掌握一项技能对于学生而言都是有益的。只有切实把握经济产业的变迁和经济活动等规律,才能够更好地推动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为创造出更多趣味性的文化产物奠定坚实基础。

符合型人才的培养应当多角度分析,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校外实践基地,开放各类试验教学平台,这样可以在课程建设上给予学生更多帮助,让学生在学习艺术设计的同时有更多的收获,能够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水平,实现产学研与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融合

教师在教学中充当引路人,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为了改善现有教学形式,教师应当注重完善传统教学体系,提高现有教学质量。这样可以达到培养目标的手段,创新创业要求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积累和知识素养,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创新意识。可能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都是“碎片知识”,这对于一部分学生具有诱导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适当启发与引导学生,让学生对创新创业艺术设计有全新的认识。不能用死板的眼光去分析和看待问题。“文创”维度下的创新创业应该结合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方向,不能一味的局限于教材和书本上的内容,只有在实践中归纳,才能够推陈出新,为创新创业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给予坚实保障。

2.3“互联网+”创新创业指导下的教学制度、资源及信息的共享整合

为了更好地丰富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设置选课制、弹性学制、创新创业专项奖励等,这些多元化的教学制度可以更好地丰富学生视野,让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同时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创新创业离不开教师的鼓励,更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只有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才能够使其实现自我价值,为实现高效率的学习和发展开辟新路径。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当为学生设置趣味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创新创业有足够的认识,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意意识。久而久之,必定会熏陶学生,让其爱上创业,爱上探索新事物。

3创新创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设计实践

实践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对于创新创业没有充分的认识,认为艺术设计类学生毕业后大多会刘向于设计企业,每个月拿着固定的工资,但是这种想法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学生。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要对学生分层对待,实行学科交叉培养,因材施教的形式,这一点十分重要。例如设置一些情境模拟形式,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和掌握创意创业的魅力和意义。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设置创意文化馆,例如已绍兴文创品牌为主题,开展相应的文创设计。此时会有学生巷道三味书屋、鲁迅纪念馆、深园、陆游纪念馆、书圣故里、大禹陵等,这些都能够突显出当地的文化气息,是创意创业的灵感所在[3]。

多进行一些情境模拟,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开拓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让思维不断的创新,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合理的规划,这也符合创新创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意义。教师在对学生教学的同时,要向去灌输正确的思想,要让学生认识到怎样做才能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不被时代所淘汰,成为引领潮流的时尚达人。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论述了文创视域下创新创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等内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现代化的艺术设计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于创新,其中“新”字最为重要。如今市场上的商品琳琅满目,要想在众多商品中脱颖而出,就要拥有吸引人眼球的地方。而文创视域下创新创业艺术设计人才的发展更是如此,竞争日益激烈,只有不断的开拓、创新,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这也符合新时代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规律,是时代发展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李凤良,潘道源.文化创意与经济增长,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关系构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8):123—134.

[2]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18(08):121—125.

[3]唐家路,胡英生.文创产业与设计艺术人才培养再探[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8(04):123—145.

作者简介:文晓丹(1982.02-),女,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数字媒体艺术。

论文作者:文晓丹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探讨文创视域下创新创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策略论文_文晓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