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院护生自信心培养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论文_陈晓艳,陈晓红

传染病院护生自信心培养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论文_陈晓艳,陈晓红

陈晓艳 陈晓红(内蒙古包头市传染病院包头市第三医院肺三科 内蒙古包头 014040)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0-0259-02

随着护理教育的发展和健康与疾病有关的知识技能的快速增长,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领域中进行独立判断、做出决策、选出最合适患者的护理措施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自信心的培养对他们进行独立判断、做出决策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关于自信心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有研究表明,自信心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竞赛、成就、归因、就业等多种领域内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此外,作为稳定的人格特质,自信心还深刻的影响着心理健康及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1]。尤其是护理专业的学生,特别是传染病院的学生,由于工作环境的改变、社会角色的转变、专业知识的欠缺,担心自身健康受到威胁以及从事传染科护理工作难以被人理解,心理上很难迅速适应。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直接与患者接触,自信心的培养对他们的医疗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1 自信的内涵界定

何为自信,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概念。国外学者对此也说法不一。车丽萍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发现,“相信自己”是大学生所理解的自信核心,也是其自信的核心行为表现。自信既包含个体整体上全面的“相信自己”也包含个体就具体的学业、人际、意志、品德、身体、性格、特长等方面对自己的“悦纳”、“认可”,从而“相信自己”。一般认为,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或技能的感受,是对自己有效的应付各种环境的能力主观评价。

2 传染病院护生自信心培养的意义

护生的学习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自信心作为一种人格品质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征,也称为信心。对护生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对激发人的意志力,充分发挥人的智力因素和取得人生成功意义重大。让护生充满自信地走上工作岗位,是他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随着护理学科自主意识的不断提高,培养教养型护理人才,使护生离校后成为一个独立、自信,对自己所学护理专业有独特想法和追求,能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实践者,并能始终立足于本专业,发展本专业,成为护理教育的目标之一[2]。1997年Admi指出,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常面临各种压力,如不能很好应对,可影响他们在临床的工作能力,甚至动摇他们从事护理工作的决定。护理事业需要批判性思维指导实践,使护理人员培养更理性的信念与行为的综合技能。

3 传染病院护生自信心的水平现状

目前,我国护生的自信心水平不高。刘凤鹏等研究显示:本科护生毕业实习前的抑郁情况比较严重,并且19.7%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而学生的抑郁和焦虑主要来源是实习要面对的陌生环境和人际关系以及就业所带来的压力等。尤其女护士为男病人做躯体隐秘处操作时,感到身心紧张、不适,这无疑会消弱女护生操作的自信心。

4 影响自信心水平的因素

4.1临床带教老师的原因 临床实习是护生转变为护士的重要环节,也是护生初步建立职业态度的关键时期[3],所以临床带教老师的影响是巨大的。临床带教老师的态度成为护生临床实习期间焦虑的重要压力源。据调查显示,本科实习护生与带教老师之间存在优越心理与带教厌烦的心理,不敢提问太多与不用提问太多,实习后期护生应付心理与带教老师听之任之心理三种心理差距。导致这些心理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带教老师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带教老师带教水平参差不齐。三是临床带教老师身兼护理和教学的双重任务,必须在完成大量临床工作的同时负责带教过程中对护生关心不够。

4.2 护生自身的原因

4.2.1 护生自身的原因,可能因角色不适应,实践能力不强或害怕考试,社会支持不佳,学习期望值过高等原因而影响自信心。许多护生在家庭里是父母宠爱的独生女,一旦进入社会,接触陌生环境,就会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表现为不知所措,评判性思维能力较差,抢救病人时不够沉着、冷静,胆小怕事,自信心缺乏。同时担心自身健康受到威胁以及从事传染科护理工作难以被人理解。

4.2.2 外向型性格者,自我评价水平明显高于内向型性格者,自信心高。内向型性格者显得孤僻寡言、悲观谨慎、未雨绸缪,他们往往自我评价过低,自信心不足。

4.2.3 护生的护理技术操作不过关,心理应对能力缺乏。对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无法理论联系实际,不掌握有关传染病特征、防护知识,不熟悉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及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4 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护生自信心水平就高。因为良好的沟通能力能防止医患纠纷,化解医患矛盾,使护生顺利完成临床实习。但多数实习护生几乎没有与病人进行语言沟通的经验,护生担心护理知识有限,回答不了病人提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护生的自信心。

4.2.5 李艳薇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女护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她们对能力和自我情感的评价,自我一致水平较低,对经验不合理性的期望性较高,时常感到无助。她们的应对方式也存在着矛盾的心态及两面性的特点。

4.3 期望与现实不符 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与家属的要求和保护意识不断加强,非医源性医疗纠纷不断上升,无理取闹现象时有发生,护生刚踏上实习工作岗位时的期望值很高,一旦发现现实工作中并非处处是鲜花、笑脸和赞美,再加上实际的护理工作平凡琐碎与繁重,顿时会产生一种“失重”感和对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怀疑与动摇,造成实习热情明显下降。

4.4 社会因素 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医院管理者往往只重视护士有形劳动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无形劳动的经济价值,使护理人员的无形劳动成为无偿劳动,加之我国护理人员又严重紧缺,导致付出得不到应有的收获,加重了护士的失落感和心里不平衡,进而间接影响了护生形成积极的职业态度,打击了护生的自信心[4]。

4.5 学校因素 目前,很多护生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很好,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动手能力很差,出现高分低能现象。而且教学与临床严重脱节,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后不断反应教师教的和临床做的不一样。临床带教老师则反应学校教的太繁琐,太机械,有的学习内容临床已不用或被淘汰,导致护生在实习操作过程中,缺乏自信心。 

4.6 临床工作压力 不同实习时期护生的压力源的产生与压力的变化是不同的。实习初期,各种情况不了解,但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必然的,所以特别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往往事与愿违,由此带来心理压力。操作的压力最大,因为以前是模拟操作,面对病人常常不知所措,非常紧张和焦虑。有些病人,在实习护生还没操作之前,就提出要求必须一次成功,甚至拒绝给实习护生机会,于是压力就更大了。操作的不自信和对差错的恐惧感是影响实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4.7 就业压力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护理工作一直被认为是低学历、低技能、简单而繁琐的服务性工作,因此,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在客观上影响了护生的专业态度。

5 如何提高传染病院护生的自信心水平

5.1 护理教师对护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5.1.1 强化护生的价值观教育。帮助护生将平凡的工作岗位与人生的价值观联系起来。使她们认识到判断个人价值大小的唯一标准是其社会价值而不是金钱。从而使护生能正确判断护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能逐渐树立起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加强护生从事护理工作的自信心。

5.1.2 研究表明,罗森塔尔效应能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挖掘护生的潜能,改变护生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增强自信心[5]。罗森塔尔效应即指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表现出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并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与鼓励,使学生树立起极大的学习信心,从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5.1.3 在带教过程中,改变带教教师的带教意识,使临床护士人人都向护士传授知识;带教老师创造病人积极合作的实习环境,为护生争取操作机会,增强其动手能力;定期召开实习护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帮助他们消除不良情绪,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

5.1.4 带教老师要向他们特别讲解消毒隔离制度、职业防护的相关内容、医疗废物分类处理和有关传染病隔离类型、方法、措施、各种操作规程及终末消毒的内容;带教老师要向他们讲解传染病的特征、治疗、护理、消毒隔离、标准预防及自我防护知识。重视培训新护士的应急应变能力 组织新护士认真学习应急风险预案,让其熟悉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及方法,从而调整护生心理状态,重视消毒隔离,掌握职业防护知识。

5.2 给予护理教育足够的重视,让临床上优秀的教育任教,各方面给护理教育提供方便,提升护生的职业自豪感。

5.3 同事支持系统的应用。同事支持系统有助于建立以人为本,积极健康的医院文化,其核心是对人的重视和尊重。同事支持系统就是采用体贴、关怀的方式构筑和谐的气氛。同时支持保证个人在面临压力的境况时,可从同事和上级获得情感支持和行动支持,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压力应对能力,从而提高护生自信心。

5.4 有效的沟通技巧训练。研究表明,有效的沟通技巧是处理好带教、患者及家属之间人际关系的关键,还可以帮助护生建立有效的护生支持系统如父母、朋友等。

5.5 增强心理课程设置。让实习从心理学角度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部和护患沟通,同时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压力和树立自信心。

综上所述,高校护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特别是传染病院的学生。影响自信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何提高传染病院护生的自信心,还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和研究,以进一步提高传染病院护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将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为我国的传染病院护理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车丽萍,国外关于自信的研究综述,心理科学进展,2002,10(4):418.

[2]陈松兰,陈慧,修云,对护生职业态度教育的研究。护理研究,2005,19(9A):1704.

[3]张颖,倪丽莉,加强临床带教期间对护生职业态度的培养.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9):89.

[4]张雪霞,朱丹.浅析护生职业态度的影响因素与培养对策.护理研究,2006,20(4):920.

[5]蔡秀芳.罗森塔尔效应在培养临床见习护生自信心中的应用研究.护理研究,2008,22(4B):1022-1023.

论文作者:陈晓艳,陈晓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9

标签:;  ;  ;  ;  ;  ;  ;  ;  

传染病院护生自信心培养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论文_陈晓艳,陈晓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