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论文_马腾飞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人民医院 226400

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常规给予解痉、平喘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治疗组3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正压通气,经口鼻面罩通气治疗。于通气后24h进行血气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经治疗后,治疗组PaO2为(86.1±6.1)、PaCO2为(37.1±6.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3±6.5)及(46.5±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少二氧化碳潴留,避免二次损伤,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以老年患者多见,表现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多由大气污染、刺激性烟尘及寒冷等因素诱发。临床症见不同程度呼吸不畅,部分老年患者可因前期控制不佳而诱发肺源性心脏病[1]。因此,合理、有效的临床治疗极为重要。笔者旨在通过将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应用于治疗中,以提高患者临床效果。现将详细情况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所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61-72岁,平均岁数(65.1±4.9)岁,平均病程(9.4±3.3)年;治疗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60-71岁,平均岁数(64.7±4.5)岁,平均病程(9.5±3.5)年。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病例纳入标准[2]:(1)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指南标准》;(2)均经影像学检查及心肺功能检查确诊;(3)年龄≥60岁;(4)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心肺疾病;(2)精神障碍及恶性疾病者;(3)配合度较低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完善常规检查,持续低流量给氧,给予解痉平喘、止咳祛痰及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抗生素治疗(0.9%氯化钠100ml+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每日3次,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

1.2.2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正压通气(VPAPⅢ),均经口鼻面罩通气治疗,医务人员可将床头适当抬高,并嘱患者取半卧位,面罩选择以脸型为标准进行调整,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呼气压力调整(起始压力3cmH2O,慢慢调整至4-6cmH2O)及吸气压力调整(起始压力:6cmH2O,慢慢调整至10-20cmH2O),以确保患者血氧饱和度90%以上为宜,每次5h左右,每日3次。

1.3 疗效观察[3]

在通气24h后进行血气分析,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aO2、PaCO2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O2、PaCO2比较

由表1可知,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经治疗后,治疗组PaO2为(86.1±6.1)、PaCO2为(37.1±6.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3±6.5)及(46.5±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常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呼吸道阻力提高,从而致使肺泡通气进行性下降,机体缺氧,PaCO2升高,致使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严重威胁生命健康[4-5]。为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多采用机械通气方式治疗。气管插管为临床常用机械通气方式,但会对气道等产生损伤,易诱发术后感染,临床使用有所掣肘。

无创正压通气通过压力支持的方式提供吸气压力,并在呼气时将正压调低,以降低呼吸道阻力及肺-胸廓弹性阻力,既可以开放小气道,还可以改善二氧化碳潴留,避免二次损伤,更易于患者接受及临床应用[6-7]。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经治疗后,治疗组PaO2为(86.1±6.1)、PaCO2为(37.1±6.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3±6.5)及(46.5±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少二氧化碳潴留。

综上所述,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少二氧化碳潴留,避免二次损伤,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仰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9):646-648.

[2]赵祥玲.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6-17.

[3]徐雪芬,郑玉龙,何远强,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48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1):1427-1429.

[4]权利珍.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5(15):1217-1219.

[5]刘希芝,丁艳艳.双水平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55-57.

[6]杨守方.纳络酮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7):1215-1216.

[7]王茂莲,蒋玉兰,刘梅,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38例疗效观察及护理[J].医学信息旬刊,2010,23(9):3134-3135.

论文作者:马腾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

标签:;  ;  ;  ;  ;  ;  ;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论文_马腾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