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回顾与展望_素质教育论文

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回顾与展望_素质教育论文

中国大学素质教育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中国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决策。在世纪之交,对大学开展素质教育作一回顾和总结,将有利于面向新世纪培育高素质的人才。

一、缘起和特点

大学素质教育既是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又是一种现代教育目标,是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必然产生的理念,因此,大学素质教育的开展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冲击,大学教育偏重于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技术人才,忽略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世界范围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对此进行反思的结果是对大学加强人文教育,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取得共识。因此,各国在面向21世纪战略考虑中,都把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到了教育改革的议程。如1991年美国劳工部发布的关于美国2000年报告《要求学校做什么样的工作》,明确提出了受教育者必须具备五种能力和三方面技能与个性品质的八种要求。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认为:“大学要提供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仅赋予我们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使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人格。特别是通过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渗透,使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开始懂得欣赏艺术,从事艺术创造的人逐渐了解科学,使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正是这样,尽管在复杂的条件下,无论是哈佛或是美国的其他大学都在竭尽全力为更好地传承文理融合的‘通识教育’而努力。”(注:尼尔·陆登庭:《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不管是“八种要求”,还是“通识教育”,虽没有直接使用“素质教育”这个概念,但并无实质区别。因此,我国大学素质教育也是符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向的。

大学素质教育的兴起是社会和科技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面向21世纪,人类面临着复杂的局面:(1)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总体趋势,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这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能力和宽厚的基础,才能掌握现代科技的成果,才能不断开拓创新。(2)科技的发展固然给人类带来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和多彩的生活,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土地退化等问题日益严重,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受到破坏。解决这些问题固然需要依靠科学技术,但更需要依靠人类加强自身对环境、对社会的责任心。(3)80年代后,世界各国的竞争日益激烈,主要体现为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这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因此,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才有可能在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兴起的直接原因是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大学教育中存在的诸多弊端。50年代初院系调整以后,大学过分强调教育的“工具意识”而忽视了教育的“教化意识”,过度注重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过分强调狭窄的专业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注重人才培养的批量生产而忽视教育对象个性的发展,从而导致培养的人才知识面偏窄、人文底蕴薄弱。因此,大学开展素质教育,希望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引文入理、引理入文、文理渗透”、“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教育”,提倡“学会做人”等等,以改革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可以认为,在一定意义上,大学素质教育是教育工具意识向本体意识的回归。

由于高等教育的任务和性质、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等等与基础教育有很大的差别,还由于专业性和复杂性等因素,决定了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1)强调人文教育。人文素质是人的一种基础素质,它对其它素质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对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时弊,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成为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它也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突出特点。(2)通过课程教学提高对真善美的认识。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理性与真理的力量,道德伦理与法的力量,文学与艺术的美的力量,能够引发思考,从而使人获得掌握、控制和调整世界的方式。在课程教学中发掘真善美的教育因素,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培育理性、升华情感、凝炼精神。(3)注重通过实践活动和个体反思促进教育影响的内化。大学素质教育是个体的涵养工夫,是大学生素养或修养提高的过程。古人云:“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正是在“切磋琢磨”和“涵育熏陶”中,即通过实践活动和个体反思,大学生才得以将外在积极的教育影响,内化为个体素质。(4)教育效果评价的模糊性。知识可以用书面考试的方法进行检测和评价,而素质必须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才能外显。个体的技能、智力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测量,个体的其它素质如品德、意志、情感等是难以进行量化评价的。因此,素质的因素多样,评价方法也就多样。另外,由于大学教育对象思想趋于成熟、学习内容的专业性较强,大学生素质构成就更为复杂,这也决定了难以用常用的考试等方式来评价教育效果,需更多地采用多种方式观察其活动表现。因而大学素质教育效果的评价具有非量化性及模糊性。

由上可见,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是世界高等教育大势所趋,是高等教育内部与外部、历史与现实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素质教育思想能较好地将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协调统一起来,并具有自己的特点,因而它在指导着我国大学教育实践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实践行程

在90年代中期全国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的推动下,大学素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有关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日趋活跃,发展至今已在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中居于核心位置。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实践行程可概括为:发展的三个阶段与实施途径的多样化。

1.发展的三个阶段

根据对大学素质教育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实践参与面的广度及教育内容发展等方面的情况,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酝酿尝试阶段(1995年9月以前):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素质教育思想逐渐在大学教育中得到重视,部分大学自发地结合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来实施素质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各校不一,主要是在理工科专业中加强人文教育,在人文专业中加强科学教育,开设选修课、举办各种讲座、规定必读书目、开展第二课堂等等。这一阶段的素质教育注重加强人文知识的传授,未对如何内化、提升为素质进行探索,以致有人提出“增设几门人文课程是否就是素质教育”的疑问。值得注意的是,较早开展素质教育的是两类重点大学:一是办学历史长、具有良好的人文氛围及人文精神积淀的大学;二是以科技教育为主、人文教育相对为薄弱的理工类大学。它们在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实施中起到了带头和促进作用。

试点探索阶段(1995年9月至1998年4月):经过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素质教育思想在大学教育中得到了充分肯定。1995年原国家教委在全国52所大学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工作,对全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有力的示范和推动作用。此后,全国各高校纷纷展开探索,根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目标定位,结合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和专业教学计划修订,努力把素质教育思想贯彻在人才培养计划中,使素质教育的实施更具有科学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这一时期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强调知识、能力、素质(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进一步加强人文教育,注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强调通过专业教育来提高学生对真善美的认识;探索出显性课程、隐蔽课程、活动课程相结合,知识传授与个体内化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全面实施阶段(1998年4月——):1998年4月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颁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随后建立了32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998年5月第三次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会议对试点工作进行总结,认为在全国高校全面推行文化素质教育的条件与时机已基本成熟。这两次会议拉开了大学素质教育全面实施阶段的序幕。而1998年我国大学新专业目录的颁布为大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各大学根据新专业目录重新调整专业结构,面向21世纪制订或修订教学计划,使得素质教育思想在人才培养中得以进一步落实。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今后工作的主题和重点,这将有力地促进大学素质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世纪之交,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的挑战,对大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面向未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对社会发展有更强适应能力并促进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为这一阶段大学素质教育探索的重点。

2.实施途径的多样化

由于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而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不是仅靠开设几门课程、组织一些活动就能完成的,因此,大学素质教育不是某一阶段或某一层面的任务,而应贯穿于大学教育活动的每一时期、每一环节。实践中,各大学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办学定位,因校制宜开展了大学素质教育。虽然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做法各具特色,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建构合理的课程体系,保证全面素质的提高。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思想观念、教育目的转变为具体教育实践的中介,因此,大学素质教育主要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各高校制订课程计划时都注意到尽量考虑使学生的个性、非智力因素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协调发展需要,认真研究课程体系与结构,合理安排各类课程的比例,努力使素质教育的思想落到实处。

——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思想,提高对真善美的认识。好的课程体系必须在每一门课程的具体教学中实现其价值。所以,各校强调教师要有强烈的教学责任心,及时改革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注意挖掘课程中与社会、人生有着密切联系的内容,充分利用课程所蕴涵的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把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提高对真善美的认识。

——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提倡个体反思,促进知识内化。内化是素质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指个体将外部施加的教育影响通过个体内部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最后成为个体个性品质或行为习惯的过程。因此,高校除了要求大学生学习有关知识外,还组织他们亲自参加社会调查和实践。通过实践使他们深刻地认识人生,感悟自我,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把知识、情感与信念转化为行为,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形成高尚的品德情操、精神境界。从一定意义上讲,来自社会实践中的教育,其深刻性、丰富性、持久性是校园环境所无法比拟的。

——抓好以校风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熏陶作用。校风是全校师生员工在整个学校生活过程中,在一定的教育目标下,经过共同努力所形成的思想行为作风。它是对学校全体成员团体意识、共同心理趋向和共同行为习惯的精神概括,是学校集体人格的综合反映。校风之所以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是因为校风制约着学生集体的心理定势,能强化学生与学校相一致的心理行为,加强学校群体的凝聚力,对抵制那些与学校教育目的、规范相悖的意识和观念,对学生思想行为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因而,以此为中心建设校园文化,无疑对学生一些素质如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因此,各高校十分注重建设和形成积极的、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发挥其育人作用:创设良好的校园硬环境,使校园公园化;建设优美的校园软环境,使校园活动化;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校园人性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开设文化素质选修课,举办人文社科讲座,推介阅读书籍等,发挥隐蔽课程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思想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以升华、素质得到提高。

三、未来展望

我国的大学素质教育是针对现实中存在着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人文教育、过重的功利教育等问题提出的,解决“偏、过”问题只是拉开了大学素质教育的序幕。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学改革的深化,大学素质教育不能只是停留在“纠偏”上,应该去探索素质教育更本质的东西,应该有更高的要求、更多的发展和创新。

1.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世纪之交,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这给每个人、每个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直接要求是必须不断改革和创新,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需要、推动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大学是培养积累、利用、创造新知识的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大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这三项基本职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在推动知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高等教育将走进社会的中心”,(注:潘懋元:《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将走进社会的中心》,《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第8期。)因为知识的创新越来越依赖于教学相长的作用和社会服务的互动:在创造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培养出善于创造知识的人才。因此,不管哪一种类型和层次的学校,都必须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自主思维和自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知识经济的生产特点是多样化、少量化,产品更新周期短,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以适应迅速变化的产品生产的需要。除了要具备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技术熟练等条件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很强的思维和自学能力,才能正确理解生产过程、管理方式的要求,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持续地获得新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的价值并获得发展。

未来社会对人才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虽然趋于综合,但社会分工、学科分化、学有专长仍然是需要的,未来需要的是通才与专才相结合、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相匹配的复合型人才。在与专业素质相协调的基本技能方面,不仅要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和外语,还要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能迅速将获取的信息加以分类、整合,创造出新方法、新思路,提出新设计、新创意、新模型的能力。

未来社会对人才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创造活动由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交互作用、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较好地实现。优良的品德、浓厚的兴趣、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创造活动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较强的协调能力可以使自身的潜力和能力得以更好地发挥。另外,由于知识经济还会存在片面追求功利、科技工具意识过重等倾向,容易将人们的追求引向物质主义和金钱至上,从而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大学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人文情怀等人文素质。

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知识经济社会的竞争将是激烈而残酷的,工作的节奏将更快,人们也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难以生存和发展,难以克服困难和挫折而取得成功。

总之,未来社会要求大学素质教育,要强调尊重人的主体价值,使社会价值与主体价值得以协调平衡,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要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实现知识、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协调发展。

2.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素质

由于多年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大学的教学科研基础设施相当薄弱,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培养适应和促进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必须加大投入,加快教学科研所需的物质条件建设,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主动学习、多方实践的机会。当前应重点加强的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有:(1)加强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开放率,以保证学生进行实验与工艺技能训练。(2)加强计算机网络、图书资料建设,使师生能广泛获得资料与信息。(3)扩大学习、研究、交流讨论以及工艺、体育活动等所需场所,使学生的学习、文体活动有良好的环境和条件。(4)营造整体环境优美、人文氛围和学术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其中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与熏染。

大学素质教育思想转化为课程形态,体现于课程设置和内容更新中,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教学内容需以课程为载体,相对“固化”于课程中。为此,课程要有利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要从强调积累知识的课程观走向发现和创造知识的课程观;不要把课程看成是固定的、特定的知识体系载体,而应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课程内容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加以充实和完善。课程实施是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创新作用,学生个体的积极探索和体验应得到重视。课程的组织不应再局限于学科界限,而应更多地向跨学科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应承认和尊重人们的意见和价值观的多元性,不以权威的观点和观念控制课程,而是在各种观点、观念的相互冲撞、融合的过程中寻找一致或理解。课程发展过程应更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课程目标不再是完全预定、不可更改的,在探究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予以调整。

由于计算机网络和其他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大学的教学模式也随之改变。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网络教学的实现,学生的信息来源将更为广泛,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等等将成为现代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模式的这种变化,将要求教师从信息的提供者转变为学生获取信息的引导者。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大学教师应该教什么、如何教才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任务等一系列问题。

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素质是关键。邓小平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52所试点高校也普遍认为,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素质教育思想能否实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难想象一个业务素质、科研能力、创造能力一般的教师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教师应该有一种自觉的意识,既精通本门专业,又对其它学科和领域有较深的了解和研究,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做到“正人先正己”。

3.不断创新教学管理体制,保障大学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高等学校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步子不大。旧的教学思想、教学制度、教学方法、管理方式等仍占主导地位。教学模式的单一化,课程内容的陈旧化,教学评价的简单化等,仍在束缚素质教育的开展。因此,需要不断创新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应建立在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因为目标管理留给人更大的思维与行动空间,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而实行目标管理的前提是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大学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实际上体现了社会和学校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不同的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必然要求培养出不同素质类型的人才。对于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良好的环境是“软约束”,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硬约束”,是激发创新意识的内在动力。只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及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共同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师生的内在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激发创新意识、强化创新动机,从而保障大学素质教育健康发展。

标签:;  ;  ;  ;  ;  ;  ;  ;  ;  ;  

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回顾与展望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