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的IT技术发展突飞猛进,逐渐迈向自动化和智能化,现如今智能自动化技术发展势如破竹,这也就需要电力企业的相关配电工作也进行转型。新技术的出现更好地带动了电网行业的进步与发展,现如今许多企业学会进行自我变革,不断融合新技术,有些部门已经开始运用自动化技术进行管理,而摒弃了传统的运营模式,这些企业无疑实现了自身的改革,而有些企业仍然墨守成规,故步自封,这很难让他们在发展的潮流中站稳脚跟。要想更好地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分析相应的技术特点进行有效地改革。
关键词:配电系统;运行自动化;技术应用;发展前景
引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既包含了电子技术,也包含了信息技术,还包含了自动化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电气工程实现创新的动力。研究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为电气工程的发展提供原动力,有利于促进我国各项工业技术的发展。
1电气自动化概述
1.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和作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使得电气工程的自动化程度大大增加,员工手动操作在电气工程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在逐渐降低,同时和手动作业相比,其的准确性也非常高,出错率非常低,大大提高了电气工程的效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家用电气设备、工业设备、航空电气设备等许多电气工程当中都能够看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影子。总的来说,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具有两大作用。第一是实现对电气设备的监控,第二是提高电气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以及推动电气工程的发展。
1.2电气自动化的设计原则
电气自动化的主要功能就是对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进行自动化的控制,以此来提高生产的效率。所以在进行电气自动化设计的时候,我们应该秉持安全可靠、实用性高、经济合理、操作方便的原则,要结合实际生产的需求选择能够满足需求又经济实惠的元件,同时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整个电子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发生事故的概率。
2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运用现状
供配电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并分配用电,在电力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供配电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而在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的同时,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非常重要。
通过分析发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主要的作用是监督和保护。传统的供配电系统中,没有引进并采用电子自动化技术,完全靠手工操作,不能实现科学的电力供应,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人工操作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存在,导致传统的供配电系统有许多不足之处。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供配电系统,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对系统中的各个设备进行自动控制,从而实现供配电的一体化。在供配电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为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也可以及时分析并处理系统中出现的故障,实现合理规划并配置电力供应的伟大目标。
3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供配电系统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是科技进步的表现,更是我国智能化发展的表现,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1完善网络数据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使系统中的网络数据技术得到了完善。应用网络数据技术会使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许多数据,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可以将产生的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和归类,从而加速网络数据的处理。另外,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提高网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扩大其应用范围,为数据的安全传输提供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加强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计算机技术是核心,其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智能电网技术,其涵盖了供配电系统中的供电、配电和输电3个环节,真正实现了配电系统的智能化。另外,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电网调度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实现不同级别的电网的主调动传输工作,将国家电网和各个地区电网连接在一起,实现双向利用国家电网资源。同时可以实现电力的自动化调度,例如,通过对计算机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针对电力输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维修方案,保证电力的正常供应。另外,计算机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处理技术,使网络数据的分析和记录更加准确化、快速化,为供配电系统的数据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3.3应用PLC技术
PLC技术是将机电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PLC技术可以帮助实现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计算机是通过写好的工作程序进行工作指令的下达,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每个工作环节的控制,同时对存储工作汇总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另外,PLC可以在电网中进行数据传递和转换,使用顺序控制的工作模式,对整个配电系统使用独立模块分块控制,从而实现控制和操作的准确性和方便性。
3.4完善了供配电系统
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电能的供应情况,倘若出现断电等意外情况,必然会导致生产中断,因此,应将电力资源进行合理、均衡地分配,以此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对全国各个地区的运行数据进行记录,从而全面了解各个地区的电力使用情况,制定合理的电力输送方案,避免出现电力供应过剩和电力供应不足的局面,并且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电力输送发生故障的概率。
4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4.1网络化
网络化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我们就可以构建一个电气自动化网络,在这个网络中的电气设备可以很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性能,增加对电气设备的利用率。同时互联网技术也可以让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快速地传输到系企业的管理系统当中,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方便企业的管理,对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有重要的作用。
4.2标准化
当前虽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当前我国企业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时候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参数和指标,这导致电气自动化系统冗杂繁琐,在使用时存在诸多不便,也不利于技术的共享和交流。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标准化程度,这样才能带动整个电气行业的发展。
4.3统一化
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统一性较差,这导致不同的电力企业在设计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时候都要重新设计,大大降低了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效率,统一性较差已经成了限制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重要瓶颈。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平台,可以大大降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成本,同时也能够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降低应用成本,让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也能够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大环境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运用也是变得越来越成熟,而将其运用在供配电系统中,不仅有效的提高了供配电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同时,也丰富了供配电系统的应用功能,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育玮.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5):132.
[2]金峰.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7(14):170-171.
[3]张安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3):52-53.
[4]刘晓东.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16,2(02):202-204.
论文作者:黄日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3
标签:电气自动化论文; 技术论文; 供配电论文; 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电网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