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核对抗的发展趋势及其双边关系_核试验论文

印巴核对抗的发展趋势及其双边关系_核试验论文

印巴核对抗及其双边关系的发展态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双边关系论文,态势论文,印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核扩散危机

1998年5月印巴的核试爆,完全改变了印巴关系的背景。双方随之展开的核军备竞赛, 使南亚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容易引发核对抗的地区,受到全世界关注。

1.印度核政策透视

印度发展核技术,追求核武器的政策由来已久,可追溯到独立之前。

在印度独立前不久,核武器才刚刚问世,印度国大党领导人尼赫鲁就已深刻认识到它 的“用途”,并明确提出了印度将进行核技术研究的基本方针。1945年,塔塔家族在德 里设立了“塔塔基础研究所”,开始研究原子核物理,并培养了一批从事核物理和有关 技术的科学家,为后来印度的原子能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1947年独立以后,在追求大 国地位的思想指导下,印度走上了追求核武器的旅程(注:赵德喜、王佑生:《印巴对 抗何时休》,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2月,第197—198页。)。

1948年10月8日,印度国会通过“原子能法案”,并成立了原子能委员会,统管相关工 作。印度于这一年开始勘探铀矿,着手制定核发展计划。1955年,印度建立原子能部, 由尼赫鲁总理亲自兼任部长。该部下设原子能委员会和原子能矿藏开采局,分别负责核 研究的规划、组织实施核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工作。1956年在原子能部内成立了第一个核 研究中心,同年成功建造了第一座40兆瓦的研究反应堆,所需重水由美国提供。1957年 印度又组建了特雷贝姆国家原子能机构。1960年印度第一堆研究反应堆在巴巴原子能研 究中心开始运行。1962年印度在兰格尔建立了第一座重水加工厂。1964年印度第一个钚 后处理厂开始运行。1965年11月,印度原子能委员会主席建议制定一个地下核爆炸计划 ,获得当时印度总理的批准。1969年,塔拉帕原子能工厂开始商业运行。1970年印原子 能部宣布印度打算发展有关地下核试验的技术。1974年5月18日,印度进行了第一次核 试验。印度政府宣称这次当量为1.5万吨TNT的核试验是一次用于和平目的的核爆炸,而 从未承认它是一次核武器试验。然而,印度政府又强调,这一爆炸证明了印度拥有研制 核武器的能力(注:赵德喜、王佑生:《印巴对抗何时休》,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2月 ,第198—200页。)。1974年第一次核试验之后,印度奉行“一根导线”的核政策,没 有再进行核试验,但继续进行秘密核武器发展。在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旗号下,印度发展 核能力未遇到任何压力,还得到西方发达国家和前苏联的技术、物资支持。截止到1998 年进行第二轮核试验前,印度已建成4座双机核电站,7座核研究反应堆,6个重水加工 厂,3个核废料处理厂,拥有近3万人的核技术队伍,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而独立的 核能体系(注:赵德喜、王佑生:《印巴对抗何时休》,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2月,第 203—204页。)。

由于核武器具有巨大的杀伤破坏力,对改变一个国家、地区或非国家组织的实力具有 巨大的意义。因此,自从它问世以来,一直成为许多国家追求的目标。南亚的印度和巴 基斯坦就是这样的国家。

印度独立之初的1948年4月,尼赫鲁就声称,“我们发展原子能必须用于和平目的。当 然,如果我们被迫用于其他目的,我想我们当中可能不会有人出来反对这样做。”后来 ,他又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印度必须研制自己的核武器,……如果拥有了自己 的核武器,一旦印度遭到威胁,它必将使用其所拥有的一切手段来保卫自己。”(注: 赵德喜、王佑生:《印巴对抗何时休》,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2月,第196—198页。) 尼赫鲁把谋求世界大国地位作为国家战略目标、将发展核武器视为实现这一目标重要途 径的思想,为后来历届印度政府所继承。概括说来,尼赫鲁时期印度的核政策是走先民 后军,公开发展民用、秘密发展武器的路子。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少用经费,避开国际 和国内反对的压力,还可以得到西方和前苏联的资金、技术、物资支持。一旦印度在和 平利用核能的掩护下拥有了核武器,国际上谁也奈何不了印度。因此,尼赫鲁一直坚持 印度不发展核武器的承诺。尼赫鲁的继承者英·甘地总理也接过了和平利用核能的“大 旗”,但加紧准备进行“和平目的”的核爆炸,成功避开了国际社会的反对。英·甘地 之后的印度历届政府领导人都奉行了尼赫鲁当年奠定的核政策基调,直到20世纪90年代 下半年,国际形势和核军控发展,使印度必须做出选择。

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在军控和防核扩散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较为显著 的成果。一是《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谈判取得重大进展,截止1998年4月已有149个国 家在条约上签字。二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已有186个国家签字参加,并无限期延长 。这些重大进展对国际和平与安全、对于最终实现彻底销毁核武器的目标,以及在严格 有效的国际监督之下缔结全面、彻底的裁军条约都有重要的意义。这本来应当受到自称 奉行和平利用核能政策的印度的支持,但却遭到了印度的坚决抵制,致使国际核军控和 防核扩散事业遭到重大挫折。印度抵制这两个条约的真正原因是:印度虽经1974年的核 试验而拥有了核武器能力,但它毕竟是在“和平目的”旗号下进行的,国际社会并不承 认印度是一个核武器国家。一旦印度参加了这两个条约,它将永远失去公开成为核武器 国家的资格,从而有可能列为世界二流国家。这是印度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国际社会 的巨大压力使印度不能继续利用“和平目的”作为掩护,要么永远放弃成为核武器国家 ,要么抓紧时间立却成为核武器国家,这是印度必须尽快作出选择的问题(注:(印)巴 拉达斯·戈莎尔:“南亚地区冲突的原因”,(印)《亚洲防务》1998年9月刊,第30页 。)。1995年印度曾经准备进行核爆炸,因被美国卫星发现而作罢。1998年印度人民党 上台执政后,面对CTBT问题的巨大压力,毅然决定跨过核门槛,先成为事实上的核武器 国家,国际社会也没办法。

这样,印度以所谓“中国威胁”为借口,于1998年5月连续进行5次核试验,公开走上 了核军备的道路。

2.巴基斯坦的核选择

第三次印巴战争使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实力差距进一步拉大,1974年印度进行核试验更 使巴基斯坦感到震惊,这意味着巴基斯坦将失去与印度对抗的基本条件。因此,当时巴 基斯坦总理布托就明确表示,巴基斯坦也要有自己的核武器发展计划。他说,“如果印 度发展核武器,我们就是吃糠咽菜,也要发展核武器。除此以外,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注:赵德喜、王佑生:《印巴对抗何时休》,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2月,第204页 。)

巴基斯坦的核研究工作是在自己的努力下发展起来的,也得到了外国的帮助,开始于2 0世纪50年代中期,比印度晚得多。1962年美国同意向巴提供一个轻水反应堆,后来成 了巴的研究反应堆,于1965年开始运行,为5兆瓦。1972年加拿大向巴提供了一个重水 堆,建成卡拉奇核电站,同时向巴提供了重水生产装置(注:(印)S·塔普利亚尔:“印 巴冲突的外部势力”,(印)《战略分析》,新德里,1998年10月刊,第24页。)。

1975年以后,迫于印度首次核试验的压力,巴基斯坦加快了其核发展计划,但不久就 受到美国制裁和阻挠。1977年德国公司向巴出口了用于铀浓缩工厂的有关设备,英国公 司向巴出口30台控制离心机转速的高频开关,为巴核理论研究和实验解决了紧迫问题。 1977年美国以防止巴发展核武器为由对巴实行制裁,直到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才取消( 注:(印)马耶·吉·迪潘卡·班纳吉:“南亚核力量和导弹环境”,(印)《亚洲防务》 1998年11月刊,第24页。)。但巴基斯坦仍坚持靠自己的力量发展核技术。

冷战结束以后,巴基斯坦的核计划继续进行,并达到能够生产核武器的水平,以保持 在核武器发展方面与印度的抗衡能力。直到1998年5月底巴基斯坦进行首轮6次核试验, 外界对巴基斯坦的核能力一直捉摸不透。

1998年5月印度进行第二轮核试验之后,巴基斯坦承受了巨大的外部压力。一方面是来 自印度的压力,跨过核门槛后的印度政要人物向巴基斯坦发出了核威胁。二是来自以美 国为首的国际社会的压力,要求巴基斯坦不要进行核试验。巴基斯坦顶住了国际社会的 压力于5月底进行了6次核试验,给正处于兴高采烈中的印度人当头一棒,实现了南亚地 区的核平衡。

3.印巴核竞赛

就印巴关系而言,印度并不需要借助核武器,因为印度对巴基斯坦拥有绝对常规军力 优势。印度发展核武器是出于其争当世界大国的全球战略考虑。印度跨过核门槛的行动 付出了两方面的代价。一是在国际社会遭到孤立,受到西方经济制裁,付出了外交信用 和经济上的代价。对此,印度方面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并认为是值得的和可以承受的 。二是在巴基斯坦也跨过核门槛时,会抵销印方常规军力优势,从而印巴之间在核条件 下实现新的平衡,这对巴基斯坦是有利的。这一代价对印度来说不能算小,毕竟核武器 是不能象常规武器那样可以轻易动用的。当巴基斯坦进行核试验后,印度便不得不面对 南亚核竞赛的现实局面了。

为了重新获得对巴军事优势,印度在巴基斯坦进行核试验后不久便提出对巴不首先使 用核武器的承诺,希望以此换来巴方的相同承诺,这样印度便又可在限制双方核力量的 条件下以常规军力优势来压制巴方。因此,巴方至今不作这样的承诺,从而使未来印巴 之间的常规军事冲突随时可能转变为核冲突。这对印度的常规军事优势构成极大的限制 。

印巴核试验之后,印巴关系转变成为核条件下的对抗关系,双方为尽快使自己的核能 力武器化、实战化而加倍努力。由此引发了印巴之间的核竞赛。

印度方面,在不断完善其核政策、建立核指挥机构的同时,进一步发展核运载工具, 进行了一系列多型号导弹试射,在陆基、空基和海基力量上齐头并进,取得新的进展( 注:关于印度多次进行导弹试射情况,参见嵇绍图:《南亚:亚洲的“巴尔干”?》一 文,载《国际展望》2000年第20期,第8—11页。另见:(印)普拉桑·K·森吉普塔:“ 印巴导弹试验愈演愈烈”,(印)《亚洲防务》1999—2000年刊,第10页。)。巴基斯坦 方面,其国家核指挥体系已获准成立,从而使巴成为现在世界上唯一由军队控制核武器 的国家。巴基斯坦的核运载工具研制也取得新的进展,其“高里”、“哈萨夫”和“沙 辛”系列导弹的研制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印巴核军备竞赛日益加剧,使南亚地区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容易爆发核冲突的地区。在 一份由兰德公司发表的题为“21世纪冲突的根源:地区的前景和美国的战略”的报告中 ,五角大楼预测2006年在克什米尔地区就会爆发一场冲突。具体情况是这样设想的:“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爆发的骚乱已难以控制,巴基斯坦在印巴边境向印度发起全线进攻和 空袭。当印军持续向巴方进行反击时,巴军在沙漠无人地区向印军的装甲编队投掷了一 枚小型核弹。印度的反应则是以两种方式发动核攻击摧毁巴方的空军基地,巴军随即动 用两万吨级的核弹对印度贾德鲁尔进行报复,并要求停止敌对行动。然而印度却动用20 万吨级的核弹攻击了巴方的海德拉巴,并威胁说如果再使用核武器印度将进行十倍于巴 方的核报复。巴基斯坦随即提出停火。”(注:(印)古尔米特·堪瓦尔:“核环境下的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印)《战略分析》,2000年12期,第25页。)这份兰德公司报告 的目的是为美国空军在未来的印巴冲突中发挥作用而提供一个长期的计划。该报告指出 ,“当几个人口稠密的南亚城市在印巴持续的冲突中受到核武器攻击时,美国当然会承 担起调解的责任。”(注:(印)《战略分析》,2000年12月,第25页。)尽管兰德公司报 告的上述设想并不可信,但该报告指出印巴有可能在未来因克什米尔爆发冲突并演变成 为核对抗的基本观点,是值得重视的(注:(印)桑杰·巴德里,马哈拉吉:“印巴对峙 的核战场”,(印)《印度国防评论》,1999年4—6月刊,第39页。)。

日益加剧的印巴核军备竞赛对地区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对世界安全的影响也是深远 的。虽然印度宣布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在常规军力上处于劣势的巴基斯坦却不作这 样的承诺。印巴双方都以保持“最低限度”的核威慑作为其核政策的基石,但何为“最 低限度”的核威慑力量?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遗憾的是,国际社会防止南亚核扩散的 努力,迄今成效甚少。

二、和平的道路还很漫长

印度获得核武器的目的在于要成为世界大国,却付出了丧失对巴基斯坦常规军力优势 的代价。巴基斯坦获得了核武器以对抗印度的核威胁,也付出了极大的经济代价。印巴 双方的核竞赛使南亚成为爆发核对抗的危险地区,而核对抗中是没有胜利者的。因此, 核试爆后的印巴双方也在寻求和平之路,但迄今为止,虽有进展,尚无实质性突破。

1.“巴士外交”与《拉合尔宣言》

1999年2月20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从新德里乘坐公共汽车来到拉合尔,对巴基斯坦进 行了两天正式访问,寻求改善双边关系。这是1998年印巴进行核试验后双方作出的第一 个重大外交行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两国总理的会谈据称是自1972年以来“最具历 史意义的首脑会晤”。

此次会晤取得一些成果。一是双方签署了《拉合尔宣言》,表示双方将继续努力,解 决两国间包括克什米尔问题在内的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二是发表了一项谅解备忘录, 即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了这次会晤的重要意义。两国总理同意成立一个印巴商会,以便 为双边贸易开辟更多的机会,希望把贸易方面的进展转变为推动两国政治关系的动力。 三是双方同意在核问题上加强信任的具体措施。两国同意立即采取措施,降低意外或非 授权使用核武器的风险,并在核武器和常规武器方面采取信任措施,以避免双方的冲突 和防止爆发核对抗。双方还同意将继续进行高级官员的新一轮会谈。

印巴之间的拉合尔峰会受到了国际和两国国内的普遍好评,但也受到少数印度教和伊 斯兰教极端派的指责。尽管这次峰会取得了上述外交成果,使双边关系得到改善,但却 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主要表现为:

首先,双方未能就防止核军备竞赛达成共识,印巴之间存在的“安全困境”问题未能 解决。印度为了追赶现有的五个核大国,主要是针对中国,需要加快发展自己的核能力 。而印度每增加一点核能力,巴基斯坦就增加一点不安全感,于是也要谋求增加自己的 核能力来消除这种不安全感,双方的核竞赛就这样开展下去。这次峰会未能解决这个问 题。

其次,双方对克什米尔问题的立场依旧,分歧依旧,未提出任何新倡议。

第三,边境局势依然十分紧张。在峰会期间双方军队仍保持高度戒备,边境局势未见 缓解。

虽然这次峰会有助于缓和双边紧张关系,但宣传意义大于实质内容。正因为如此,《 拉合尔宣言》墨迹未干,双方就爆发了卡吉尔冲突。

2.卡吉尔冲突与印巴关系

1999年5月初,印巴在克什米尔的卡吉尔地区爆发了自第三次印巴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 武装冲突,历时2个多月,到7月17日才基本平息,使印巴关系经历了一段紧张状态。

这次卡吉尔冲突的起因,是一批武装分子进入印占克什米尔卡吉尔地区,占据了一些 制高点,印方采取军事行动进行打击,导致印巴双边关系的紧张。

卡吉尔冲突的时间长,历时70余天。规模大,双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范围广,战火 硝烟曾一度弥漫克什米尔140公里的整个实控线,为自1971年以来罕见的边境武装冲突 。在这次冲突中,印军自1971年以来首次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动用空中力量。除了米— 17武装直升机、米—21战机外,印军还动用了先进的米—27,幻影—2000战机,执行飞 行作战1200余次。这次冲突造成了重大的伤亡。据巴基斯坦7月12日公布的伤亡数字, 巴军有187人阵亡、24人失踪,而印军有1700多名士兵被打死。据印军发言人称,印军 只有398名士兵阵亡,578人受伤,巴方的死亡数字为691人。(注:(印)《前线》杂志, 1999年7月,第20页;另见(印)《前线》杂志,1999年8月,第13页。)由于这是两个最 新拥有核武器国家之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边境武装冲突,导致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 一定程度的调解,从而使克什米尔问题出现国际化趋势。

卡吉尔冲突最后以巴基斯坦主动撤出武装渗透分子而告结束。巴方在冲突中的败北使 其大丢面子,但在实际上却基本达到其期望已久的外交目的——让国际社会关注克什米 尔问题,可以说是有所失,有所得。

卡吉尔冲突造成了一些严重影响。一是破坏了两国间因“巴士外交”刚刚建立的和谈 气氛。二是进一步加剧双方的新一轮军备竞赛。1999年4月以来,印巴针锋相对地进行 了一系列导弹试射:4月11日印试射可携带核弹头的“烈火—Ⅱ”型中程弹道导弹,巴 紧跟其后试射了能携带核弹头的“高里—Ⅱ”型中型弹道导弹,还试射了“哈塔夫—Ⅳ ”地对地导弹。印方于是在4月中旬和5月底又试射了战术性地对空导弹和“特里苏尔” 舰对空导弹。(注:(印)《亚洲防务周刊》,1999—2000年刊,第10页。)三是增加了对 亚太地区安全的威胁。印巴的军备竞赛不仅影响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对亚太地区安全也 有影响,因为印度大力发展的“烈火”型中型导弹及其正在研制的射程达5000公里的新 型号导弹,主要不是针对巴基斯坦的。四是严重破坏和恶化了地区安全局势,使南亚成 为世界新的热点地区。五是使印巴关系严重倒退。冲突之后,印巴裂痕加深,双方各执 一词,关系冷淡,军事上也处于严重对峙状态,如果双方不克制,随时都会爆发新的冲 突。

3.“阿格拉峰会”与印巴关系

2001年7月15—16日,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访问印度,在印度北方名城阿格拉与印度 总理瓦杰帕伊举行了重要会晤,这是自1999年卡吉尔冲突以来两国僵持对立关系的突破 。

阿格拉峰会在印巴双方各有所需情况下举行,是同当前南亚地区内外部环境及印巴各 自的政治外交需要紧密相关的产物。主要表现为:一是克什米尔问题对两国发展和稳定 拖累太大,要减轻这种拖累,除展开谈判之外,没有其他途径。卡吉尔冲突使两国耗资 巨大,伤亡惨重。近一年来克什米尔局势还在恶化。印度从2000年8月起与印控克什米 尔的一些穆斯林武装派别进行会谈,希望单方面解决相关问题。印度抛开巴方的努力未 取得成果,只好寻求巴方的参与及合作。巴方也愿意能找到解决办法。二是两国都需要 争取外交主动,提升自己的战略地位。卡吉尔冲突后,印巴关系在低谷徘徊。1999年底 巴发生军事政变,穆沙拉夫执政后印方对其采取不接触不对话的政策。随着穆沙拉夫政 权的稳固,印度不能不面对现实,将其作为谈判对手。近年来大国和国际社会都鼓励南 亚地区内通过对话与合作来减少冲突,避免核对抗。印度需要从印巴对抗困境中解脱出 来,也需要防止区外大国介入,主动提议与巴对话,可以外交上得分,同时防止美国介 入。穆沙拉夫军人政权在国际舞台受到冷遇,响应印方提议举行会谈,既有可能修好双 边关系,又会因这一重大外交行动引起国际社会注意,改善在国际上的形象。三是两国 国内问题突出,需要外交成果来转移国内注意力。印度方面,自2001年3月13日泰赫尔 卡新闻网站曝光34名执政党和政府高官受贿的录像带后,印度政局发生危机,多名要员 被迫辞职,反对党趁机发起政治攻势。在上半年举行的4个邦和1个中央直辖区的议会选 举中,执政党表现不佳。因此,发起印巴会谈有助于转移国内视线。巴基斯坦方面,面 对反对派要求恢复民主的强烈呼声,穆沙拉夫不得不多次表示要兑现民主的承诺,接受 印方邀请访印,可达到转移视线、争取民心的效果。为了加强谈判地位,穆沙拉夫提前 当上了巴基斯坦总统,这无疑有助于国内稳定。

然而,这次峰会并没有如人们预料的那样取得突破性成果,双方对联合公报的不可调 和的争执使峰会无果而终。冷静地看,这种结果实属正常。

两国峰会破裂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两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存在根本性认识差距。巴 方坚持这是归属问题,要求执行联合国决议,举行公民投票加以解决。印方认为克什米 尔问题是印度内政,主权问题不容谈判。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既然克什米尔主权问题不 容谈判,那双方又举行峰会谈什么呢?按印方的界定,是谈巴方如何停止侵犯,如何归 还印方领土。这就从一开始定下了会谈破裂的基调。二是两国在会议议题和会议方式上 有较大分歧。关于会谈议题,巴方坚持克什米尔问题是主要议题,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前 提。而印方则试图越过克什米尔问题,在诸如越界恐怖活动、商业文化交流等问题上取 得突破,还断然拒绝了巴方提出签订非战协定建议的企图。关于会谈方式,巴方曾试图 把双边会谈变成多边会谈,提出让克什米尔地方党派也参加会谈,被印方断然拒绝。穆 沙拉夫在印度会见了印控克什米尔各党派领导人,印方对此也大为不满。三是两国积怨 太深,短期内难以化解。印巴两国间的积怨在50多年中不断增加,分治时的宗教仇杀, 三次战争的痛苦回忆,克什米尔的长期冲突,“克什米尔情结”所牵涉敏感的宗教和民 族感,都不是短期内所能化解的。尽管两国人民和政治派别都希望缓和关系、发展往来 ,但又都企求对方让步,不愿改变自身立场。概言之,印巴两国不可能通过一两次会谈 解决双边关系中最为核心的克什米尔问题。尽管如此,双边会谈的积极举动是值得肯定 的。

4.“12·13”事件后的印巴关系

印度“12·13”事件的发生,影响极为深远。目前相关事态正在发展,尚未结束,对 其影响作全面评估为时尚早。从当前的情况来看,“12·13”事件后的印巴关系将面临 以下的变化。

第一,印巴关系走向战争边缘。2001年12月13日印度议会大厦遭袭击后,印度调兵遣 将,印巴关系遭到严重破坏,双方在边界频频交火,局势一触即发。

第二,印巴克什米尔冲突与反恐怖主义问题联系起来。尽管巴基斯坦强烈谴责这一恐 怖袭击事件,并否认与此有关,印度仍把巴基斯坦列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美国把 总部设在巴基斯坦的两个伊斯兰组织列入恐怖主义组织名单,从而使印巴克什米尔冲突 与反恐怖主义问题联系起来。

第三,国际社会更重视对印巴关系的调解。印度与巴基斯坦冲突的长期持续和复杂化 ,对南亚地区乃至世界和平构成重大潜在威胁,促使国际社会重视对印巴关系的调解, 寻找缩小两国分歧的途径,实现南亚地区局势的稳定,维护世界和平。

总的说来,印巴关系仍处在僵持、对抗状态,双方改善关系的道路还很漫长。

印度和巴基斯坦都与我国接壤,中、印、巴关系互相牵制、影响,必须全面统筹;印 巴克什米尔冲突对我国国家安全和西部大开发将产生直接重大影响;打击恐怖主义事关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的重大利益。因此,对相关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进 行深入研究,以制定理性务实的应对策略,维护国家利益。

标签:;  ;  ;  ;  ;  ;  ;  ;  ;  

印巴核对抗的发展趋势及其双边关系_核试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