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可持续农业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论文,中国农业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理论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年代中期以来,可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作为一种新的农业思潮在全球迅速传播,受到世界各国关注并付诸具体行动。中国农业的历史悠久,有着优良的传统经验,近40年特别是1978年以来,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奇迹。进入80年代后,开创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生态农业,现正探索现代可持续农业之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实施,有不少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拟对可持续农业的缘由和特征以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作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1 可持续农业思想的确立:背景与历程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而又面临诸如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危机的双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可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农业领域的体现。
可持续农业思想确立的背景:一是世界农业蓬勃发展,显现农产品“相对过剩”态势。本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到六、七十年代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6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借助于“绿色革命”的技术措施,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改造过程。世界农业的总态势已由“短缺农业”转为“相对过剩”,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农产品过剩。可持续农业思潮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与这些国家由于农业发达而相对看轻农业的增产目标及转向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活质量改善不无关系。二是世界农业发展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多种危机的严重挑战。①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导致对农业产出越来越多的需求,人口增长最快的多数是贫困的发展中国家;②自然资源日益短缺,表现为可再生资源严重退化和非再生资源过度消耗;③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工业生产大量排放“三废”,农业生产不合理利用化学制品,造成农业环境和食品污染;④发达国家的农业财政负担越来越重,高投入农业的生产成本愈来愈高;⑤发展中国家日益增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就业机会,落后农村难以脱贫致富。发展可持续农业有利于解决上述难题。
可持续农业思想的确立:从“自然生态论”到“环境与发展统一论”。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解决一向被认为是“两难”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新的思维范式。人类自然(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由来已久,但时至本世纪中叶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的生态环境意识方才觉醒。1972年6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是人类关注全球环境问题的一座里程碑,强调人类任何活动应有完善的生态程序,使重视资源环境和自然和谐的自然生态论形成。在农业领域随之兴盛了替代农业思潮,出现了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生态农业等多种替代型农业模式。所谓替代农业是对现代常规农业的否定尝试。它们在较好地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时,常常得不到满意的产出和效益,应用范围十分有限。因此,随着强调环境与发展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1980年IUCN《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提出可持续发展、1987年WCED《Our Common Future》定义可持续发展、1992年UNCED《21世纪议程》从概念推向行动,等等),可持续农业新思想得以确立。
可持续农业这一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加州“可持续农业研究教育法”中提出来的。1987年7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云集挪威奥斯陆,提出“2000年粮食:转向可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1988年在美国成立了“国际可持续农业协会”(1994年10月在北京农大成立了该协会的中国中心)。1989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通过了有关可持续农业发展活动的第3/39号决议。1991年4月FAO在荷兰召开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形成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SARD)的丹博斯宣言。从此可持续农业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形成。中国对此做出积极响应,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与实践。从1991年起,国家开始规划可持续农业科研项目,建立了较大规模的试验示范区。1994年我国政府批准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确立了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行动方案。1997年1月18日中国可持续农业学会成立,隶属中国农学会。
2 农业的可持续性:特征及关系
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包含多维目标特征。C.W.Stenholm(1989)认为农业的可持续性含义应包括农学的、环境的、社会的、经济的及政策的多个方面。FAO(1991)确定的SARD的三个基本目标是:积极增加粮食生产,确保食物安全;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与界定现代常规农业和替代型农业不同,人们通常用一组目标来定义可持续农业,以反映它多维的可持续性特征。尽管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都共有以下4方面的目标特征。
(1)生态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指农业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良好维护。其主要特征是:维护可再生资源的质量,维持和改善其生产能力,尤其要保护耕地资源;合理利用非再生资源,减少浪费和防止环境污染;加强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现代常规农业缺乏生态可持续性而被认为难以长期持续发展。中国农业生态可持续性的关键是维护好耕地等自然资源,并与人工生态相结合,积极改善生产条件。
(2)经济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指在经济上可以自我维持和自我发展。农业经营的经济效益和可获利状况,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是否能够维持和发展下去。农业作为一种产业,要求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竞争力的农产品。缺乏经济可持续性的农业系统最终是不可持续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完善和农户的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经济可持续性日益成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特征。
(3)生产可持续性。农业生产可持续性指高产出水平的长期维持,着眼于未来生产率和产量。生产可持续性特征适应社会食物安全的要求。农、林、牧、渔各业的产出水平都应保持稳定发展。如果农产品总量下降,就是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在增长,农业也不是可持续发展的。
(4)社会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指能满足人类食、衣、住等基本需求和农村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持续不断地提供充足而优质的粮食等农产品,是可持续农业一个主要目标。农村社会环境改善主要包括人口的数量控制和素质提高、社会公平不断增加、资源利用逐渐良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和落后农村逐渐脱贫,等等。社会可持续性直接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
农业可持续性4个目标特征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同目标特征之间具有复杂的相互关系。4个可持续性特征在某些意义上很难划定明确的界线,例如,经济包括生产,社会包括经济,资源利用的收益及分配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4者之间相对区分,主要是出于认识上的方便。4方面的可持续性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具有相关性。然而,这种相互作用并不具有必然性,特别是相互促进的实现需要一系列的条件。因此,仅强调某一可持续性目标特征,是难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另外,4方面可持续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是等齐的,其轻重缓急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水平之间常不相同。某一可持续性在不危及其他目标特征的前提下允许重点强调,坚持重点论和整体论的统一。
3 可持续农业研究与发展:理论热点辨析
可持续农业的研究与实践发展较快,但引发了许多争议颇多的新问题。在深层次上反思本世纪世界农业三大思潮,对有关理论热点进行分析,澄清农业现代化与自然化和持续化的关系,对可持续农业的研究和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大有裨益。
(1)环境与发展。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引发世界农业思潮纷争的焦点。对“发展”的解释,传统经济学认为是“经济增长”,社会学家曾认为是“社会进步”,发展经济学等学科提出了“增长”、“进步”不等于发展的观点。可持续发展论则把发展与环境纳入了统一的框架,认为促进发展和保护环境是同一重大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把发展理解为自然——社会系统的和谐与互补状态的定向动态过程。
如何看待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不同类型国家之间和不同学派之间争论甚大。有的强调环境,有的强调发展。替代农业思潮主张环境至上,其模式终因难以解决发展问题而曲高和寡。发达国家往往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等同起来,比较注重环境。中国农业面对的处境不同:人多地少,经营粗放,人均资源、农产品和收入均不足。因此,农业的重点在于发展。尽管中国也存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严重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只能是寓环境保护于农业发展之中。
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农业生态可持续性又以稳固的农产品基础和经济基础为前提。中国生态农业建设就是基于以上认识的自觉实践。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对农业自然条件的某些非持续性因素进行了克服和改善,但农业现代化发展确实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也会碰到资源环境的代价问题,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农业发展与环境代价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发展农业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弥补代价。逐渐建立农业系统中环境与发展二者利益互惠机制,力争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改善同步化。
(2)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农业。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涵是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武装农业,将粗放低效的封闭式自给性传统农业改造为集约高效的开放式商品性现代农业。具体表现是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电气化、良种化、自动化、集约化和高效化。农产品产量成倍增长,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以及农产品商品率大幅度提高。
农业现代化过去以“石油农业”、“工业化农业”为核心,主要强调产出和经济效益。理论和指导思想上的片面性,导致产生了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面对现代农业存在的短期行为和生态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替代农业思潮和多种农业新模式。在农业的现代化与自然化争论中,可持续农业应运而生。可持续农业在战略上强调农产品(主要是粮食)安全、经济收入与资源环境三者的结合,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以满足。
可持续农业不是对现代常规农业的全盘否定,更不是向传统农业回归,现代化是可持续农业的必然方向。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如果缺乏可持续性,也不是一个可供选择的现代化,可持续性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性。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既包括装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还包括资源环境优良化。可见,可持续农业不是对现代常规农业的否定性替代,而是扬弃式发展。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发展可持续农业的现实选择:发达国家应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体系,把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内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应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发展可持续的现代化农业。
(3)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技术。在反思现代常规农业的过程中,不少研究替代农业的学者把目光转向并过分强调传统农业技术,认为化肥、机械、灌溉、集约饲养等现代常规农业技术是非持续性技术,主张以传统农业技术为主构建可持续性农业技术体系。这种见解显然失之偏颇,在理论上违背了科学技术通过继承和创新而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实践上出现了推而不广的局面。
与其他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相同,可持续性农业技术的发展与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常规农业技术是不可分割的。传统农业特别是中国传统农业创造了丰富的具有生态合理性的技术措施,大量传统技术在现代农业中仍熠熠发光。但是,传统农艺体系是在低生产力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的,继承传统农业技术,必须对其进行科学改造。蓬勃发展的中国农业生态工程,可以认为是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体。继承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决不能以前者排斥后者。
可持续性农业技术与现代常规农业技术之间也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一方面要对现代常规农业技术进行科学筛选,淘汰不利于可持续性的技术。但农业技术的生态化,必然会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适用性现代农业技术,有些(如化肥、灌溉)虽带来环境的破坏作用,但其本身无害,只是过量不利,关键是解决合理使用的问题;有些(如化学农药)虽本身有害,但在可行替代技术不力的情况下,也不能因噎废食,只能在技术进步中找出路。另一方面便是现代常规农业技术的综合化,这是当前中国发展可持续性农业技术的重要途径。
(4)中国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继续走低水平持续发展的传统农业已不可取。在奔向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又遇到了无力高投入与资源环境危机的两重困境。于是,70年代末引入生态农业概念,形成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中国生态农业与西方生态农业有何区别,中国生态农业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是涉及中国可持续农业研究与实践的重大问题。
生态农业这一概念虽源自西方,但中国生态农业是对西方生态农业的扬弃。西方生态农业主张尽量减少各种人工投入,过分强调农业生产的生物学过程和自我维持,不再将农业的增产作为主要目标。中国生态农业一开始就主张合理的人工投入,强调产出和经济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而且具有综合性、区域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等显著特点。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和实践与西方生态农业有重大区别。
中国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农业相比较,指导思想一致: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理论,运用系统工程学方法,综合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农业技术,使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环境的持续承受能力相适应,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充分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发展途径。基本目标一致:强调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同步实现。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生产,发展种植业与林、牧、渔业,发展大农业与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其内涵十分丰富,但随着可持续农业的研究有待于深化和拓展。从实践上看,中国生态农业十几年的研究和试点示范,从农民和科技人员的试验研究到有组织的政府行为。建设规模从户、村、乡(镇)到县域以至更大区域水平,均取得显著效益。因此,不少专家认为中国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成功模式”。也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农业相去甚远。所以随着可持续农业思潮兴起,中国也开始了有组织的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模式的试验研究。从目前看,两类试点在目标、途径、方式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均很难作出区别。
把中国生态农业视同西方生态农业或是断言中国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农业毫无关系(如认为可持续农业在中国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都是有害的。当然,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和方法仍在发展和完善中,它应不断吸取SARD的先进思想,以发挥它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更大作用。
4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思考
首先,把可持续农业纳入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体。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而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情又决定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渐进过程。需要正确处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考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三个战略重点:一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对策是认真实行计划生育和大力发展各类教育,双管齐下;二是分阶段改变长期以来工业偏斜发展和农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的局面,逐步调整工农关系,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更需强化扶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和措施,以促进社会公平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的协调发展。
其次,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发展多种类型的可持续农业。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社会条件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生产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应考虑区域性特点,对发达、欠发达和贫困三种发展水平的特征区,必须采取不同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途径。发达地区主要包括沿海地带,自然资源丰富,科技水平高,经济发展快,但人均农业资源少,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应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优势,完善技术与资金集约的高产高效农业,当务之急是加强水土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污染治理,促进农业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欠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中部地区,是我国粮棉油和畜禽产品主要产区。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生产量均较高,而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加快主要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的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立体农业,实行农林牧综合经营。这一区域在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和加大农业投入过程中,将面临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和防治生态环境破坏双重战略任务;贫困地区主要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业基本建设滞后,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加强生态和环境建设,尽快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摆脱贫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应具有多样性,不宜搞一刀切。
第三,针对非持续发展因素,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综合体系。一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体系:可持续农业技术体系必须具备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在较高水准上趋于统一的功能。其主要技术对策是,挖掘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筛选利于可持续性的现代农业技术和开发农业高新技术。坚持先进性和适用性的统一,因地制宜地对传统可持续性技术、常规可持续性技术和高新可持续性技术进行科学组装,形成综合配套的农业技术体系;二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体系:加强资源与环境的动态监测与管理,通过环境治理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以农林牧复合系统发展生态农业等多种模式,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组能力。把资源开发和废弃物利用结合起来,增强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容纳能力。逐步达到农业的物质生产与生态生产的协调发展;三是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体系:从工农协调和区域结合的新的高度,调整投入政策,开拓国家、集体、个人等投入渠道。逐步形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投入体系和机制;四是建立完善的农业政策体系: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转变,需要对已制定的农业和农村政策进行全面审查和修订,逐步形成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系列配套政策。
第四,建立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证体系。一是实施法制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完善和严格执行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法津法规至关重要;二是推动全民广泛参与。通过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动员全民参与,包括政府的正确决策、科教部门的科学研究以及公众的自觉行动,可持续农业的伟大目标才有可能逐步实现;三是加强农村基本建设。对农村道路、电力、邮电通讯、生活能源、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将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农业是一个开放系统,它的可持续发展要受到系统外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诸多部门从政策、法规、经济、技术、教育、社会等方面给予配合和支持。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94CZX-002项目研究报告摘要。
标签:农业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中国农业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生态农业模式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现代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传统农业论文; 经济学论文; 生态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