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的现代化的解读与思考_文化消费论文

对人的现代化的解读与思考_文化消费论文

关于人的现代化的诠释与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于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全国人民为实现我国全面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今天,在社会上还存在着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人的现代化的倾向;在对人的现代化的理解上也存在着种种误区。这就有必要引起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足够重视,认真对待和正确理解人的现代化问题。

一、什么是人的现代化

所谓人的现代化,也就是人的文化素质的现代化,说到底,就是适应现代实践发展需要的人的主体能力的现代化。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长、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但是,这并不能保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主体。这是因为,衡量主体的尺度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个时代都有对主体的特定要求。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而对人的素质和主体能力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的。一个人在过去的实践中可能是一个合格的主体,但在发展了的更高的实践面前就不一定是一个合格的主体。为了使自己永远保持住主体地位,我们就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自觉地学习和掌握适应新时代的实践要求的各种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发展自己的主体能力。人通过学习,使自己的能力适应现代实践要求的过程,就是人的现代化过程。

人的现代化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每一个时代都有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要在新时代的实践中成为一个合格的主体,我们就必须抛弃过时的旧观念,用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观念取而代之。在改革大潮中,我们正在从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这是一场社会实践的伟大变革。伴随着这场社会变革,也需要有一个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只有使我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现代化,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

从个人来说,人的现代化,就是个人的文化素质的现代化,而从整个民族和国家来看,实现人的现代化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科研、教育、文艺、伦理等众多文化事业的现代化。只有实现了这些文化事业的现代化,才能实现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现代化。在这些方面的全面现代化中,教育的现代化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教育的功能就是“生产”人的主体能力。教育作为一种广义的生产,与一般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有质的区别。教育“生产”的不是一般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它“生产”的是能够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因此,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人的现代化。

二、在人的现代化问题上的种种误区

尽管人的现代化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态度上却存在着种种扭曲现象:

1.有些人错误地把人的现代化理解为单纯的“消费现代化”。在一些人看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都是与现代化格格不入的旧观念;只有在消费上高标准,才算使自己现代化了。于是,“大把赚钱,大把花钱”,“在消费上向最高的看齐”就成了很多人尊崇的人生模式。

当然,我们并不反对随着生产的发展适度地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但是,在我国还没有完全解决温饱问题的条件下,这种对超水平消费的盲目追求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官员中腐败现象的滋长,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加剧,不能说与此无关。

在我们的社会还没有进化到能够用金钱合理地兑现人的价值的条件下,聚敛金钱的多少,消费水平的高低并不能标志人的价值的大小,也不能标志人的现代化程度的高低。我们的许多有贡献的科学家,同大款们相比还是清贫的,但是,他们的工作是很有价值的,他们的能力也是非常现代化的。

2.在一些人的观念中,人的现代化就是在生活方式上西方化。因为西方国家是现代化代表,因此,在许多人看来,如果不在生活方式上西方化,就不是一个现代人。我们并不一般地反对中西生活方式上可以有某些融合,但是,如果不注意学习现代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而只是一味地模仿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并把它看成人的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就使人的现代化走上了邪路。

3.也有一些人肤浅地把人的现代化理解为在观念上“非传统化”。有些人,特别是有些年轻人,对我们的传统的东西有一种逆反心理,只要是传统的东西,不管好坏,他们都反感,并把这种态度叫做现代人的潇洒。这也是在人的现代化问题上的一大误区。诚然,在现代化过程中,有些传统观念是应当抛弃的,如封建观念、小农观念等。但是,我们的民族传统中也有很多好的东西,特别是在过去的革命战争中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许多优良传统,则不仅不是与现代化相矛盾的,而且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应当继续发扬光大的。每一个民族在现代化过程中都不可能与民族文化传统彻底决裂,日本可以说是现代化与民族文化传统相结合的典型例证。

三、忧虑与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迅速发展,但是,在文化建设方面却不尽人意,与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因此,有人著文疾呼:“文化沙漠”正在中国大地“蔓延”(参见1994年4月17日《中国青年报》),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揭露了我们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令人堪忧的问题。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首先,某些公共文化事业有逐渐萎缩的趋势。据调查,在全国的2500多家公共图书馆中,1993年就有341家没有购进一本书;有近千家1994年购书不到百本。严肃音乐、严肃文学等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化行业也十分不景气。科研、教育单位的人才在大量流失。据中科院干部局的一份权威调查表明,我国高层科研人才流失严重。在被调查的43个科研单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流失率达38%以上,一些单位的年经科研人员流失率高达80%以上(参见《中国质量万里行》月刊1994年第2期扬宁的文章。)此外,图书市场也不景气,呈萎缩趋势。据国家出版署的有关统计,1993年有684家书店“失踪”,平均每天减少两家。即使是在艰难挣扎中保留下来的书店,有些也改头换面,搞起了“第二职业”,设置了音像制品、工艺品等畅销专柜,图书出版业似乎还很“繁荣”,但出版的有学术价值的著作也越来越少。

文化行业的萎缩,反映了国民文化消费的萎缩。在文化消费中,萎缩的实际上只是对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有益的文化消费(如书报消费),而娱乐文化消费却欣欣向荣。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兴趣都在赚钱、花钱上,人们读书的兴趣锐减。据辽宁省城市调查队统计,1990年到辽宁省各大图书馆阅览图书的达643万人次,仅隔一年,到1992年就锐减至161万人次。仅辽宁省图书馆一处,借书证就从最初的6000多个减少到1000多个(参见1994年2月16日《中国妇女报》)。又据调查表明,80年代末,书报支出占文化消费的13.3%,而到90年代则只占8.5%(参见1994年1月12日《消费时报》郭惠君文)。近几年沈阳市人均生活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纯娱乐消费支出上升14%,而图书消费比例仍然在1%左右徘徊,而且主要是学生学习用书的开销(参见1994年2月16日《中国妇女报》)。很多青年人去歌舞厅花钱十分大方“潇洒”,但却舍不得花十几元或几十元钱买一本书或订一份报纸。很多青年人家中装饰金碧辉煌,高档家俱、家用电器应有尽有,但却见不到一本书、一份报,闻不到一点“文化味”。在很多人那里盛行的是“吃文化”、“穿文化”、“玩文化”、“赌文化”,而真正的文化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世界银行《一九九二年度世界发展报告》对世界120个国家综合发展水平打分排队,我国人口素质一项得23分,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一分。这还是沾了身体素质的光(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我们的人均寿命高于世界平均寿命),单看文化素质,恐怕比这还要低(参见1993年9月20日《现代人报》丁毛文)。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提出,21世纪通往发展和实力的道路已不再是开发、利用原料和人的体力,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人的智力。谁赢得时间和智力,谁就能赢得未来。当前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现状与现代生产的要求之间的反差,提醒我们应当正确对待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应当如何处理发展经济与发展科技、教育等文化事业的关系?即如何处理经济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经济建设的主体。因此,没有人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说也就没有经济建设的正常的、持久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是内在统一的。但是,二者之间也不是没有矛盾的,它们在财力、物力的使用上经常发生矛盾。从眼前利益来看,发展文化事业暂时会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如果我们只看到眼前利益,急功近利,就很容易为了经济的一时发展而忽视或牺牲文化事业的发展。人的现代化、科学、教育等文化事业的发展,主要是对经济发展的未来发生持久的、积极的作用;它们的价值,也只有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才能显示出来。但是,我们不应该为了现在而忽视未来,不能等到未来才去发展它。目前中国在科技方面的投资仅占国家全部投资的0.7%,居世界倒数第几位,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参见《视点》1994年第4期唐典伟文)。为了长远的经济发展,我们必须为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做出点牺牲,确立一个适当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增加投入来加快科学、教育等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二,如何正确处理文化消费中“生产性消费”与“非生产性消费”的关系?有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消费。一种是“生产性文化消费”。这里“生产”的涵义不同于物质生产或精神生产。这里的生产指人的生产,即人的主体能力的生产。读书、学习等文化消费提高了人的文化素质,是生产性文化消费,而娱乐消费,则是一种非生产性消费,它并不生产人的主体能力。这两种文化消费在生活中应当说都是必需的。但是,如果单纯追求娱乐消费而忽视了生产性文化消费,其后果必然是人的文化素质的倒退。一个蓬勃向上的民族,生产性文化消费是应当放在首位的。如果把二者的关系颠倒过来,或只追求娱乐消费,那么这个民族就是没有希望的。

标签:;  

对人的现代化的解读与思考_文化消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