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论文_邱春兰

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论文_邱春兰

邱春兰 甘肃省民勤县人民医院 甘肃民勤 733399

【摘 要】为了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通过分析外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充分理解医院风险的特征,制定风险管理对策,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护士对风险的识别能力,树立风险共担意识,避免护患矛盾的发生。

【关键词】医院;风险管理;外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意识【中图分类号】R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120-01

风险管理作为一门发展迅速的新兴学科,已经成为当代医院运行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它和企业风险管理又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并且医院风险管理在外科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外科收治患者的特点:急诊比较多、病种比较复杂、危重患者多、手术病人多、术后患者的引流管道较多、外伤患者病情复杂且不确定因素多、变化快等等,给医疗和护理上带来更高的风险。因此,对医院管理者而言只有充分理解医院风险的特征、种类,从而制定出与之相匹配的应对策略,才能在医院管理与运行中驾轻就熟,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护理风险识别

1.1 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

1.1.1 急诊患者在抢救过程中消毒不严格无菌操作不到位;

1.1.2 手术患者术前各种管道的插入、手术操作中、术后换药的过程中个别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不强;

1.1.3 术后患者、化疗患者、外伤失血过多的患者等体质虚弱,机体抵抗力低下,再加上我们基层医院探视制度不健全,细菌随人流、营养品、鲜花等各种礼品带入病室内,使病房内的空气洁净度下降。

1.1.4 个别医护人员洗手不规范,导致交叉感染。

1.2 专科治疗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外科患者因病情治疗需要常留置胃管、营养管、尿管、胸腹腔引流管及伤口引流管等,其功能将组织间或体腔中的积血、分泌物、渗出液、漏出液等排出体外,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机体康复。但在使用过程中,因固定不妥而导致管道脱落,或因患者原因自行拔管;护士观察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引流量的变化等,直接影响疾病恢复甚至延误治疗和抢救时机。如脑外、骨外科病人的护理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易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损伤加重、石膏变形甚至断裂等技术风险。

1.3 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的风险因素:因病情危重生活不能自理、高烧、昏迷、烦躁不安以及有的患者易发生烫伤、压疮、坠床事件甚至自杀;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没有正确评估和指导,未能使其循序渐进,易发生跌倒事件等。

1.4 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在日常的医疗护理工作中,有时医护人员只重视了规模和效益,而忽视了医疗风险的存在,特别在琐碎的护理工作中,有个别护理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能识别风险,缺乏对风险的预见性,如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操作不认真、查对不仔细、指导不耐心、态度生硬、缺乏沟通技巧等都会导致患者及家属的不信任,从而引起医疗纠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尤其是医保病人超范围用药,并且事先未能与患者沟通而引起费用的矛盾。

1.5 患方因素:患者的行为因素也是导致风险的主要原因,如患者的冒险行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合作的态度都会导致医疗过程中风险系数的增加;还如患者与家属对医疗护理的期望值过高,医患之间不能有效的沟通造成误解,当病情出现不可逆的结果时,患者及家属根本不能接受现实,从而导致医患矛盾激化,使医护人员面临人身安全的风险;有极少患者及家属缺乏道德与诚信,在利益的驱使下,为获得不正当利益而无理取闹。

1.6 医院管理的因素:当风险来临时,医院应急措施不当,不能很好地协调,处理风险的速度较慢,法律意识淡薄,一味地追求“平安”,时常以“私了”做些经济补偿,助长了“医闹”的歪风邪气!所谓“大闹大得、小闹小得、不闹不得”!

2、风险管理对策2.1 加强医院风险管理其实,医院里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风险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时刻警觉风险隐患。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医患沟通,严格执行费用“一日清单”,学会倾听患者心声,重视与媒体的沟通,营造一个良好的医疗坏境。

2.1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2.1.1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做好治疗室、换药室、病房内空气消毒工作;地面和床铺要湿式清扫;定时更换病员被服;做好出院、转科、死亡病人的终末消毒。定期对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无菌物品进行检测,对未达标的及时找出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2.1.2 加强陪护人员的管理,严格执行陪护和探视制度。

2.2 加强病房管理,防止护理意外发生急救物品、药品、器材必须齐全且运行良好,做到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要求护理人员熟悉患者病情,正确对病人进行安全教育,履行好风险告知义务,杜绝非计划拔管;防止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发生;排除病区内一切安全隐患,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病区坏境安全。

2.3 提高业务素质,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护理人员在要求补充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巩固基础知识、培养护士对病情的观察力、培训护理操作技能。

组织护士学习与医疗和护理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如《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护士管理办法》等,经常学习和讨论新闻媒体报道的医疗护理纠纷,吸取教训,俗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提高护士对风险的识别能力,树立风险共担意识,对其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有一定的预见性。

因此,要规范护理文书书写、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态度温和、注意沟通技巧,避免护患矛盾的发生。

在护理工作中,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持续、艰辛的不断改进的工作,因此,我们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强化法律意识,正确及时地评估风险因素,杜绝风险隐患,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并且通过风险管理提高自己抗风险的能力,营造良好安全的医疗环境。

参考文献:[1]杨顺英.《中国临床护理》.2009.1(1):64作者简介:邱春兰(1966.9-),女,主管护师,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人,1987 年毕业于甘肃省武威地区卫生学校,一直从事外科护理工作至今,先后担任手术室、外科护士长,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

论文作者:邱春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4月第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3

标签:;  ;  ;  ;  ;  ;  ;  ;  

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论文_邱春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