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电力资源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电力线路的数量也进一步增多,形成的密集的供电网络。在电力线路中,铁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支撑线路的主要设施。因此,只有保证铁塔建设质量,才能提高电力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保证电力的正常供应。本文将对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探讨铁塔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铁塔基础施工质量,保证电力线路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引言
在电力线路的建设过程中,铁塔是基础设置之一,用于支撑电力线路,保证电力线路的正常运行。在铁塔的建设过程中,基础施工是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铁塔稳定性的关键环节。为了保证基础施工质量,必须合理的应用施工技术,充分发挥各项施工技术的优势,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还要采取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铁塔基础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提高电力线路铁塔的稳定性,满足电力供应需求。
2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的难点
在电力线路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过程相对复杂,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施工难度增加。铁塔基础施工是电力线路建设中的关键环节,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与施工,保证铁塔的施工质量能够满足电力线路的需求,提高电力线路运行的稳定性。但是,在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中,施工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受到施工量的影响
随着电力线路的发展,铁塔的重量与体积也正在不断增大,并且大部分铁塔需要建设早空旷无人的野外地区,施工条件艰苦,施工量巨大,对施工人员与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些铁塔基础施工中,需要一次性完成上百立方混凝土的浇筑,同时增加了施工难度,会对质量控制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2.2受到施工环境的影响
由于电力线路数量较多,覆盖面广,导致铁塔基础施工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在一些长距离的电力线路中,线路建设的过程中需经过多个地区,会受到不同气候、地势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施工难度增大。例如,线路经过气候寒冷地区,铁塔基础施工就会受到低温的影响,无法应用正常的施工技术。
2.3受到施工技术的影响
由于铁塔基础施工的工序复杂,需要应用多种施工技术,施工过程中会受到不同施工技术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铁塔基础施工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面对复杂的施工环境时,尤其是在条件有限的野外环境下,一些施工技术无法正常应用,无法发挥这些先进技术的作用,只能采取人工操作的方式,增加了铁塔基础施工难度,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并且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
3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3.1电力线路路径的确定
在电力线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对经过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初步确定电力线路的路径,对相关参数进行严格的控制,使用经纬仪与钢卷尺等工具对线路进行准确的测量。与此同时,还要与相关规定进行对比,对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所有参数符合规定。按照施工要求设计图纸,并对图纸中的高差、桩位、跨度、档距等参数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这些参数负荷设计标准,并在图纸中标注相应的设计数据,提高图纸的精准度,较少误差。此外,还要清点桩位,对于遗漏的位置进行补充,提高图纸的完整性与有效性。
3.2基础分坑放样控制
根据施工地点的地形情况选择不同长度的桩,将基础中心作为基准进行分坑放样,并根据中心桩与坑底之间的高差对洞深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保证基础的高度高于地面,如果基础保护面积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及时反馈,以便后期对其进行质量检查。与此同时,应尽量保持中心桩原有的设计,如果不能保留,需要使用辅助桩代替,并做好相应的标记。
3.3钢筋施工控制
在钢筋材料的运输过程中,需要将不同型号的钢筋分开码放,避免出现混淆的现象。在钢筋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需要按照图纸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型号、尺寸、性能以及数量等,避免因钢筋使用错误造成是质量问题。在进行钢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控制要点:第一,在对钢筋进行弯曲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设计图纸要求,在最高级钢筋的尾部,需要180°弯钩,弯曲的直径为钢筋直径的3倍。而在二级钢筋的尾部,需要90°或130°弯钩。第二,在对钢筋进行捆绑的过程中,在对钢筋进行捆绑操作前,需要对钢筋数量进行核实,登记型号与规格,并做好表面清洁,完成后才可以进行捆绑操作。
3.4土石方施工控制
在进行土石方施工前,需要确定施工的准确位置,同时确定开挖面积以及开挖深度,确保塔位桩以及控制桩能够安装在准确的位置。在开挖后,需要对开挖进度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在开挖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与此同时,开挖过程中还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出现滑坡问题以及溶洞问题,如果出现这些问题,需要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避免其对土石方施工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开挖过程中还要注意直坡或陡坡现象,需要通过经纬仪或塔尺对其进行及时的矫正,防止因此引发安全事故。
3.5地脚螺栓施工控制
在安装铁塔基础的地脚螺栓前,需要对螺栓的长度、直径等参数进行确认,保证使用的螺栓满足设计要求后,才可以开始安装操作。在安装地脚螺栓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电焊点牢的方式对螺栓进行固定,并且需要根据中心桩与基础顶高差合理的控制地脚螺栓的外露高度。由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出现下降的现象,可能会造成螺栓的外露长度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需要在地脚螺栓固定后对其进行校核,确保各项参数满足设计要求,并对螺栓垂直度进行检查,如果发现不合格的现象,需要进行返工处理。
3.6混凝土施工控制
在铁塔基础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材料,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因混凝土配比不合理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施工开始前,需要对模板进行彻底的清理,清楚表面的积水与杂物,并对其牢固性进行检查。
在混凝土建筑过程中,需要进行一次性完成所有浇筑工作,避免混凝土出现施工缝隙。在具体的浇筑中,需要严格控制塌落度,并对部件的对角线、地脚螺栓、立柱模板、钢筋位置等参数进行严格的控制,随时关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出现前后不一致的现象。在完成混凝土施工后,需要进行妥善的养护,一般情况下,需要在浇筑完成后12小时采取养护措施,如果遇到特殊天气,需要在建筑完成后3小时采取养护措施。如果天气过于干燥,需要对模板进行遮挡,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时间应超过5天,在满足拆模要求后才可以拆模,进行后续的验收工作。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线路的运行过程中,铁塔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支撑线路的重要设施。为了保证电力线路的正常运行,必须提高铁塔基础施工质量,因此,在电力线路铁塔基础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采取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铁塔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铁塔基础施工质量,确保电力线路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袁楠,张桂军.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企业技术开发.2015(29)
[2]陶达夫.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技术及质量把关[J].通讯世界.2014(02)
[3]王朝刚,李平乐.议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2(19)
论文作者:冯冬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铁塔论文; 基础论文; 电力线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钢筋论文; 螺栓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