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 要形式,是教师计划、设计和组织的专门活 动。它是精心安排的用以支持、激发、促进和 引导幼儿顺利开展学习和达成高效学习结 果的过程。而提问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 教学中的“常规武器”。教学活动中合理的提 问能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反之 则会降低教学的高效性。那么,如何精心设 计幼儿语言教学中的提问,激发孩子的求知 欲望,打造高效的语言教学活动呢?
1 问题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
1.1 要遵循启发性的原则。提出的问题应 具有启发性,应避免提问中包含着答案或者 只有一个答案。如果教师经常提不必动脑筋 的问题,便会抑制幼儿的创造力。提出的问 题应该是能启发幼儿朝许多不同的方向思 考,即启发幼儿思维的求异性、独特性,然后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评价,通过集中思维,选 择出最好的结论。
1.2 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一个好的问题 首先要难易适度,注意科学性。提问前,教师 既要熟悉幼儿教材,又要熟悉幼儿。要掌握 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幼儿答不出,也 不能简单地答“对”与“不对”,即问题的难易 程度应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过于简单 的不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太难太深奥又会 使幼儿不知从何下手,打击积极性和自信 心。要使幼儿“跳起来摘果子”。难度过大的 问题应注意设计铺垫性提问。
1.3 要遵循面向全体的原则。幼儿园的一 切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教师 在进行活动设计时要时时处处落实“幼儿发 展为本”的理念,提问设计也不例外。教师提 出的问题应该是面向全班每一个幼儿的,要 使每个幼儿都能感觉到这个问题是教师向 我提出的,从而愿意参与问答活动。如故事 《三只小猪》的教学活动,一开始,教师出示 图片后就提出:“这三只小猪有什么不同?” 的问题,因为三只小猪身上有太多容易发现 的不同之处,所以对每一个幼儿来说都能根 据颜色、高矮、胖瘦等来找出它们的不同,进 而来参与回答。由于这个提问既面向全班幼 儿,又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所以 孩子们回答问题非常踊跃。
2 问题设计应该采取的对策
2.1 启发性的提问。设计提问的内容要抓 住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发展的思考,为 幼儿提供思考的机会,并能在提问中培养幼 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尽量少问“非此即彼”的 问题。提问要能够引导幼儿思考,使他们受 到有力的思维训练。使幼儿不但能知道“是 什么”,而且还能明白“为什么”,同时还要设 计一些发散性思维的问题,强化幼儿的思维 训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 儿歌《秋娃娃的礼物》中,就设计了一些具有 启发性的问题,如:“秋娃娃的礼物是送给谁 的呢?”“秋娃娃都给小朋友们送来了什么礼 物?”“秋娃娃送给我们礼物,我们该怎么 做?”在这些问题的指引下,幼儿的思维能力 得到了锻炼,而且提高了积极性,创造性也 得到了增强,都能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2.2 针对性的提问。结合教学活动的内容, 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把活动的“骨架”抽 离出来,将有助于幼儿主动建构对知识的理 解和掌握。如《猴子戴手套》中,教师:小朋友 们,你们都戴过手套吧,手套都有哪些样式 的呢?幼儿:有巴掌手套、五指手套、毛线手 套、棉手套……师:从颜色上呢?幼儿:红色 的手套、蓝色的、黄色的……师:小朋友们知 道的可真多呀,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很多的手 套,你们喜欢吗?嗯,手套是人们的生活用 品,尤其冬天我们更需要手套。但是,今天有 只猴子也想戴手套,你们想知道它戴上手套 后的结果是什么样吗?幼儿:想!这里教师把 所讲新知识相关的问题提出来,对幼儿发 问,以了解幼儿对所学内容的接受能力,并 激发其对新内容的学习兴趣,教师联系幼儿 先前的经验,提问幼儿知道哪些手套,这其 中源于生活的内容,调动了幼儿对新知识的 好奇心,促进反思其原有的生活经验:“动物 也能戴手套吗?”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促进 了幼儿思维的发展,并在提问中也激发了幼 儿表达的欲望。
当故事讲述之后教师再次提问:“故事 里有哪些动物?”“它们对猴子戴手套都发表 了怎样的观点?”“猴子应不应戴手套?”“猴 子戴手套的结果怎么样?”“你认为猴子应不 应该戴手套?”“为什么?”教师的提问,在创 设故事情境的基础上,让幼儿组织和表达出 自己的感受、认识和理解,无形当中,语言组 织能力与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然后面对 全体幼儿提出问题,每个幼儿都可以发表自 己的观点,教师根据问题的需要,提出某种 质疑,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 动思考,这样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和体 验到教学中,使活动空间变成幼儿主动进 取、施展才华、相互作用与促进的场所,从而 使提问发挥出更大的效应。
2.3 开放性的提问。教师要恰当地搭配封 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多提一些较高认知 水平层次的问题,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 《标准》明确地把情感态度的目标放在了首 要位置。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情 绪反应、情感、态度、兴趣与需要,通过开放 性问题,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在语言活动 中如果将故事中的提问“怎么说的?怎么做 的?”改为“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还有什么 好办法呢?这些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教师不 要求一个答案,而是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独 特想法,这样孩子们的答案就不会仅仅局限 于故事原文,他们可以凭借日常生活中的积 累,拓展思维,大胆想象。
2.4 互动性的提问。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 重点设计一些加强师幼间的互动的提问方 式。如在学习故事中的对话环节,尝试采用 “老师问———幼儿答”、“幼儿问———教师 答”“、幼儿问———幼儿答”等模式进行。这样 的多元化的提问方式有利于师生之间共同 探讨,相互激发,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有了 更多的提问机会,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自我提 问的能力也就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总之,问题虽小却蕴涵了大学问,用得 好就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作为幼儿 教师,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不断的在提问 的技巧上下功夫,使有效的提问达到促进高 效教学的效果。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一幼 儿园 172
论文作者:韩淑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5
标签:幼儿论文; 手套论文; 教师论文; 启发性论文; 思维论文; 高效论文; 教学活动论文; 《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1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