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跟B(不)一样(X)”中“X”的隐现及其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 引言
现代汉语里表示比较有很多种句式,句式“A跟B(不)一样(X)”是其中的一种。这个句式可以表示两种事物或性状在某一方面相同、不相同或相似。A、B表示相比较的两种事物或性状,可以是动词性词组,也可以是名词性词组或代词。如果是名词,一般是定指的,如专有名词或代词领属的名词、时间名词等。X是比较点或曰相似点,可以是动词(词组)也可以是性质形容词。X有时出现,有时不出现,不过它的隐现是有条件的。此外,“A跟B一样(X)”并不能简单地在“一样”前面加“不”改为否定式。这一点此前似乎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未能对此加以比较充分的说明,以致留学生出现“我们的宿舍跟教室不一样暖和”这样的偏误。
本文试图对“A跟B一样(X)”及“A跟B不一样(X)”中充当X的成分及其隐现情况做一些考察,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
一 “A跟B一样(X)”中“X”的隐现
“A跟B一样”句式可表示实比,也可表示虚比(注:“实比”和“虚比”这对概念引自刘焱(2004:39-40)。)。实比,即A和B都具有客观等值性;而虚比中的A和 B则在某方面具有相似性,多是比喻性的,常带有夸张的意味。例如:
(1)教念经也跟教书一样,师傅面前一本经,徒弟面前一本经。(注:本文例句大多从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语料库(CCL)中提取,谨致谢忱。)
(2)妹妹跟哥哥一样,每天下地干活。
(3)别看我现在这个样子,小时候我可跟豆芽菜一样。
(4)这儿的电话呀,跟这儿的耗子一样,老打不着。
例(1)和例(2)是实比,“跟”既可以换成“和/同/与”,也能用“像”替换。例(1)比较的是两种行为“教念经”和“教书”,这两种行为都属于“教”这一语义范畴。例(2)比较的是“妹妹”和“哥哥”这两个人,它们同是表亲属称谓的名词。例(3)和例(4)是虚比,“跟”往往也可用“像”替换,“一样”还可以用“似的”替换,也就是说,表虚比可以用“A跟/像B一样/似的”句式表达。例(3)中“我”和“豆芽菜”,一个是人,一个是物,属于不同的语义范畴,但在“细长、瘦弱”这个特征上有相似性,两种事物仍具有可比性。例(4)中的“电话”和“耗子”也不属于同一语义范畴,但在“打不着”这一点上相似。
然而,实比和虚比的界限有时并不是截然分明的,A和B的语义范畴越接近,实比性就越强,反之,则实比性就减弱,虚比性变强,从比较向比喻靠拢。例如:
(5)张姨的丈夫跟爸爸一样,是什么“地质队员”,老不回家。
(6)搞理工跟搞文艺一样,需要想像。
(7)让他睡在里面就跟睡在摇篮里一样。
(8)你房里竟黑洞洞的跟敝处地狱一样!
(9)那天凤霞被迎出屋去时,脸蛋跟番茄一样红。
(10)听腻了的话,就跟破留声机片一样,听着教人伤心!
例(5)“张姨的丈夫”和“爸爸”大范畴都是“人”,其次都是“男人”,而且都是“丈夫”,无疑是最接近的同一范畴,是实比;例(6)“搞理工”和“搞文艺”大范畴相同,都是做一项工作,但次范畴不同,一个是“理工”,一个是“文艺”,不过还应该是实比;例(7)“睡在里面”和“睡在摇篮里”大范畴都是“睡”,但实比性显然不如前两句强;例(8)“房间”和“地狱”,都属于“处所”这个范畴,但一个是真实存在的,一个是虚构的,是偏向于实比还是偏向于虚比较难断定;例(9)“脸蛋”和“番茄”,虽然都是物,但一个是人身体的部位,一个是蔬菜,显然是虚比;例(10)“听腻了的话”和“破留声机片”也明显属于不同范畴,肯定是表示虚比。因此,我们认为“A跟B一样”句式的实比和虚比之间的渐变关系是由句式中A、B的语义范畴的接近程度所决定的:二者的语义范畴越接近,句子的语义越倾向于实比;二者的语义范畴越远,句子的语义越倾向于虚比。
“A跟B一样”后还常常带上比较点/相似点,我们用X表示;相应地,带有X的句式可写作“A跟B一样X”,如上举(9)(10)二例。再如:
(11)他十五六岁就能画得跟拉斐尔一样好,但却要花60年的时间才能画得跟小孩一样。
(12)山头没法挖工事,泥土跟石头一样硬。
(13)他说,尼克松总统跟约翰逊总统一样坏。
(14)苏叶子不能跟奶奶一样悲伤,因为苏叶子的日子都是愉快的。
(15)他想方设法,要大家也跟他一样起劲。
(16)你跟他一样有进步的愿望。
在这种句式中,如果所在的语境能够体现X,那么X的隐现是比较自由的。如例(11),前一小句带有 X,后一小句就没有出现X,但根据语境我们可以补出X——纯真(好)。上文例(2)也可根据语境加上X——勤劳,把句子改为“妹妹跟哥哥一样勤劳,每天下地干活。”因为“每天下地干活”就是勤劳的表现。相应地,例(12)中的“硬”也可以省略,改为“山头没法挖工事,泥土跟石头一样”而不会造成歧义。因为众所周知,石头的特性是“硬”,泥土相对于石头的特性是“软”,“山头没法挖工事”那显然是指泥土跟石头在“硬”这个特征上相同。
如果没有上下文语境的限制或者A、B之间单一性语义的限制,无论是表示实比还是表示虚比,“一样”后面X的隐现都不那么自由。先看看实比的例子。将上文表示实比的例(12)(13)中的X删除以后得到:
(12′)山头没法挖工事,泥土跟石头一样。(实比)
(13′)?尼克松总统跟约翰逊总统一样。(实比)
例(12)中的“泥土”和“石头”虽然特性不同,但石头“硬”的特性较为单一,表述中省略了X,句子也可以成立。但例(13)中如果脱离了语境,作为始发句省略了“坏”,就不会明白发话人想说这两位总统在哪方面一样,因为A、B各有很多特征,如果不对其加以引导、限定,信息传递就不顺畅,句子就难以接受。因此对于实比而言,X隐现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必要的语境和语义的支持。
再看表示虚比的情况。例(3)虽然没有X,但由于“豆芽菜”的特征义单一,在人们头脑中的意义已经确定化,只要把人比作“豆芽菜”,就马上能联想到那个人“细长、瘦弱”的特征,因此,就算没有上下文、不补出X,人们还是可以理解并接受这个句子。例(9)的情况则不同。例(9)中的“番茄”有“红”“圆”这两个外在特征,把“脸蛋”与之相比,是为了形容“脸蛋”的“圆”还是“红”?如果没有X加以说明,人们就不能准确地理解这个句子。如果A、B所指的人或事物虽然有很多特征,但二者的共同特征为说话双方所熟悉,表达中X也可省略。例如,丙很胖,他的朋友甲、乙在谈论他:
甲:他跟猪一样。
乙:可不是嘛。
虽然“猪”有“懒惰”“贪吃”“胖”几个特征义,甲并没有指出丙跟猪在哪个特征上相似,但由于乙也很了解丙,知道他的特点是“胖”,所以虽然甲没有补出X,但乙能自主排除“懒惰”和“贪吃”这两个特征义。如果乙不了解丙,甲就必须补出相似点“胖”,否则乙就可能做过于宽泛的联想而不能准确理解甲的话。
有时,人们为了追求比喻的形象性与新异性,还“可能会选用在一般情况下难以建立联系的词语,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给出相关的相似点,引导接受者理解”(张亚军、肖奚强,1990)。也就是说,虚比有的是语言的沉淀,相似点是常规的,有的是语言的创新,相似点是临时的。如果相似程度在常识范围内,x的隐现就比较自由;如果相似程度超出了常识范围,则要对相似点详细说明。
比如上文例(4)中的“耗子”和“电话”,例(10)中的“听腻了的话”和“破留声机片”,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什么联系的。为了让人们在A与B之间建立起联系,就要在“一样”后面给出相似点,如“电话跟这儿的耗子一样”,或另起小句加以说明,如例(4)(10)均有后续小句。
“A跟B一样X”既然是表示两种事物或性状在某一方面相同或相似,而且相同或相似之处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那么,只要是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的形容词,即性质形容词(包括积极义和消极义的),都可以出现在X的位置上,但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的形容词(状态形容词)都不能进入X的位置。除了性质形容词外,一般的动词和动词结构也能够进入X位置,不过当后面的动词结构比较长时,人们通常会在“一样”后面停顿,另起一句加以说明,在文学作品中,停顿与否还跟作者的习惯有关。例如:
(17)让大家跟城里人一样住楼房。
(18)他说还真不如跟以往一样抡大铁铲子往炉膛子里散煤痛快……
例(17)中的X是较短的动词词组,像例(18)中这么长的X(8个字以上),在CCL的85,398,433字的现代汉语语料中仅出现两句。
除了以上讲过的必须加X的情况,“一样”后面带不带X,在自然语言中也是有一定倾向的。在CCL提供的现代汉语语料中,我们共提取了743句“A跟B一样(X)”的句子,(注:由于用“和、同、与”与“跟”的情况差不多,我们以“跟”为比较词提取,也可大致说明“A和/同/与一样X”的问题。而“A像B一样X”多表示比喻,属于不同句式,限于篇幅,本文暂不讨论。)其中带有X的共116句,占 15.6%;在116句“A跟B一样X”的句子中,X是形容词的有53句,占45.7%,X是动词或动词性结构的有 63句,占54.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人们在使用“跟”作比较词时,倾向于不带X,而在上下文中对比较结果加以补充说明;充当X的形容词与动词的使用比率相差不大,这与卢福波(2004:143)的调查结果不太一致(注:卢福波(2004:143)认为动词性词语的比率大大超过形容词。)。此外,在对语料的调查中我们还发现,X大部分(70.5%)是出现在B的长度(即“跟”与“一样”之间的距离)少于等于三个字的句子中,随着“跟”与“一样”之间的字数增多,X的使用率迅速减少,B的长度多于三个字时,带X的句子只有36句,占29.5%,也就说是X的使用率与B的长度成反比。这可能是因为B的长度越长,比较项或喻体的修饰语就越多,提供的信息越详细,语境就越具体,不出现x的可能性就越大。例如,“她就跟我亲生的闺女一样”中的“闺女”前面由于有了修饰语“亲生的”,“一样”后的X不出现我们也可以理解句子是表达“一样亲”“一样贴心”之类的意思。而如果“闺女”前没有修饰语,要表达相同的意思则倾向于出现X:“她就跟我闺女一样亲/贴心”,否则句子就难以准确理解。因为“闺女”有很多特征义,如“年轻”“漂亮”“高”“亲”等,少了修饰语“亲生的”,就无法把特征义限定在“亲”上。
二 “A跟B不一样(X)”中“X”的隐现
按照标记理论,通常情况下,在肯定/否定这对范畴中,肯定是无标记项,否定是有标记项。从意义和使用条件来讲,否定式的使用频率要大大低于肯定句。从形态上看,否定句总是比相应的肯定句来得复杂,否定词就是一个多加的标志。从分布上看,有许多肯定句如改成相应的否定句都站不住或很别扭(沈家煊,1999:46)。用“跟”表示的比较句也是如此。
凡表示实比的“A跟B一样”,比较的是两种事物或性状,比较结果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因此,都有相应的否定式“A跟B不一样”。如例(1)(2)(5)(6)的否定式即为:
(1′)教念经也跟教书不一样。
(2′)妹妹跟哥哥不一样。
(5′))张姨的丈夫跟爸爸不一样。
(6′)搞理工跟搞文艺不一样。
而且,“不一样”前常常有“非常、完全、很、太”等程度副词的修饰,用以强调“不一样”,但“一样”前除了“完全”,一般不能用别的程度副词修饰,这是由“不一样”与“一样”的语义决定的。
表示虚比的“A跟B一样”,只能说某事物跟什么“一样”,没有跟它相对应的否定形式,其中A和B是属于不同范畴的两类事物,设喻的立足点只能是同,不能是异,不能说什么“不一样”(朱德熙,1981),如果加上“不”,就没有了相似点,句子也就没有意义了。如果将例(3)(4)(9)(10)改为否定式则可接受性将大为减弱:
(3′)?别看我现在这个样子,小时候我可跟豆芽菜不一样。
(4′)?这儿的电话呀,跟这儿的耗子不一样。
(9′)?那天凤霞被迎出屋去时,脸蛋跟番茄不一样红。
(10′)?听腻了的话,就跟破留声机片不一样,听着教人伤心!
否定式“A跟B不一样”的使用频率远远低于肯定式,这一点我们通过对CCL语料的调查也得到了证实。在所提取的871句“A跟B(不)一样(X)”的句子中,否定句只有128句,大约占14.7%,这与卢福波 (2004:143)的调查结果大体一致。并且在自然语言中,用“跟”作比较一般是比较相同之处,如要比较不同之处,则往往倾向于用别的句式,或者在“不一样”前面或后面用其他小句加以说明,例如:
(19)其实我也是很柔弱的,需要有人疼爱的女人,跟大家没有什么不一样。
(20)群龙跟二荷不一样,二荷是偷着一个人溜。
“跟大家没什么不一样”的表现是“也很柔弱,需要有人疼爱”;“群龙跟二荷不一样”的表现则是“二荷是偷着一个人溜”。
否定式“A跟B不一样”直接加上X的用例非常少。在所提取的128句否定句中,只有一句“花岗岩跟大理石还不一样硬呢”是带有X(“硬”)的。郭熙(1994:25)曾指出“不一样”后面只能跟表示“度量”的单音节形容词。他列举的形容词共有11个,它们是“多、高、长、厚、宽、大、重、深、粗、远、稠”。
按照模糊语言学的理论,这类形容词是可计量形容词中表示积极义的一类。它们可与数量词组合,构成“三米长”“四十厘米高”“七十米宽”等;也可与“多”构成表疑问的“多长”“多宽”等。而与之相对应的表示消极义的计量形容词“短”“矮/低”“窄”则不具备这些句法功能,因为积极义形容词的语义能够覆盖相对的消极义形容词的语义,比如关于“个子”,不管是提问还是回答都用“高”,“他多高?”“他很矮,只有1米5高。”不说“他多矮?”“1米5矮。”因此相应地,消极义的可计量形容词也不能进入“A跟B不一样X”格式。
可计量的形容词仅占汉语全部形容词的极少数,约30多个;能进入“不一样”后X位置的更只有其中表积极义的十几个。(注:郭文所提到的形容词中,我们认为其中“稠”一般不可计量,似应剔除;而“硬”似应归入此类。)不仅能够进入该格式的形容词非常之少,而且实际语料中的用例更难寻觅。不过这并不说明“A跟B不一样X”在口语交际中不存在或者使用甚少,因为凭语感这一句式还是经常使用的;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将“A跟B(不)一样(X)”的肯定否定形式加以操练的原因。
三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A跟B(不)一样(X)”
用“跟”表示比较是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出现以后复现率很高的一个语法项目,但无论是在教材还是在教学用书中均未区分实比和虚比,所举的例句及练习都只涉及实比。并且大都偏重于对肯定式中比较项A、B及比较结果X的构成的描写,对X的隐现缺乏必要的科学的说明,对否定式后能否带X的观点也不一致。
李英哲等(1990:90)认为“一样”后跟“状态动词”或“助动词”,如果没有“不”,被比较的两个事物总是相等的;“一样”之前的“不”表明A跟B有区别,但是不能说明两者之中哪个高些或者大些。李德津、程美珍(1993:565)指出“跟……一样”可以作定语、补语,也可以在其他形容词或某些动词谓语前作状语;否定式是“跟……不一样”,但只能表示两种人、物是否相同。在练习中分别有用肯定式和否定式改写句子的练习,改写后的句子肯定式后都带有X,否定式后都没有X;此外,还提出“跟”前后的词或词组一般是同类,也就是本文中的实比。他们均没有涉及“不一样”后的X以及虚比的用法。
卢福波(2004:143)虽然在谈到“一样”与“不一样”的不平衡时提出,肯定式的使用比例大大高于否定式,肯定式“一样”后边可以接多种形容词,也可以接动词及动词性词语,并提出“他的汉语跟你的汉语不一样流利”是外国学生从肯定式推导到否定式所导致的偏误,她也认为否定式“不一样”后面一般不接比较点X,也没有区分实比与虚比。
《汉语教程》(杨寄洲主编)第三十八课和刘月华等(1983:523)对否定式的举例更接近于语言事实。《汉语教程》举了三个句子转换的例子,其中第2句为:
这双皮鞋25号。那双皮鞋26号。→这双皮鞋跟那双不一样大。
刘月华等(1983:536)在造句练习中也出现了这样的例子:
例A:我一米八○,他一米七九。
造句:(4)他跟我不一样高。
后面的练习中分别用“大、长、深、多”作为“A跟B不一样”后的X。不过他们都没有详细说明哪些词可以进入“A跟B不一样X”句式充当X,哪些不能。
虽然“A跟B不一样X”的用法并不常见,但不能因此就否定某些词进入X位置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郭熙(1994:25)对此已有较为简明的论述,只是他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引起对外汉语教学界应有的注意,在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练习的设计和语法项目的说明上都没有反映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以至于初级水平的外国学生在学完《汉语教程》第三十八课后,模仿课本上的练习造出如下不合语法的句子:
(21)*我们的教室跟宿舍不一样暖和。
(22)*南京跟上海不一样热闹。
(23)*我跟他不一样喜欢中国菜。
因为“暖和”“热闹”“喜欢中国菜”虽然能用于“A跟B一样”的肯定式中,但前两个不是单音节计量形容词,后一个是动词词组,所以三个句子都是不可接受的。卢福波(2004)把类似的偏误归结为是肯定式推导至否定式所致。而引发留学生过度概括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教材和语法工具书对该句式实比与虚比用法不分,X的隐现条件未加说明,以及不够科学的练习设计是引发留学生过度概括的直接诱因。
四 结语
“A跟B一样(X)”句式可以表示实比,也可以表示虚比。如果所在的语境能体现比较的差别,X的隐现就比较自由。如果没有适当的语境,“一样”后面X的隐现与B的特征义是否单一、A和B两者的相似度是否超出常识范围有关。虚比中如果特征义单一,X可以不出现;如果特征义不单一,那就要求有语境,否则 X就必须出现;如果相似度超出了常识范围,则要用X对相似点详加说明。表实比的“A跟B一样”都有相应的否定式,表虚比的则不存在相应的否定式。而后面带有X的表实比的句子,一般没有否定形式,只有当X是计量形容词中表积极义的单音节形容词时“A跟B不一样X”才有可能被接受。
在对外汉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从实比虚比、肯定否定、带X不带X等角度对“A跟B(不)一样(X)”句式的构成和表义功能加以分化并给予相应的解释。这样才可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减少留学生的偏误,促进他们对汉语的习得。
对外汉语教学界应该更加注意吸收汉语本体研究的成果。教材编写及施教人员应该注意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减少教学活动中的随意性,减少学生的诱导性偏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