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政绩观。不断强化党性观念、宗旨意识和法纪观念,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世界观是基础,是起决定作用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则最集中地体现在权力观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权力观是观察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直接、最集中、最具体的窗口。透过这扇窗口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些领导干部在权力观上出的问题,都可以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找到根源。
一、对权力观的认识,产生不同的结果
权力观是人们对权力的基本态度和总的看法,包括对权力的性质、权力的使用、权力由何而来、权力为谁服务等基本问题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权力观,应该自觉地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摆在第一位,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作风上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增强公仆意识。如果我们每个党员干部把手中的权力作为个人、家庭和小集体牟取私利的手段,就必然导致私欲膨胀。一些党员干部堕落为腐败分子的沉痛教训,不可不取。例如,有少数党员干部不讲学习、不讲政治、不讲正气,理想信念发生动摇;有的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个人主义严重。更有甚者,贪图享乐,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人的问题表现形式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权力观出了问题,导致权力的滥用,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内腐败分子虽然是极少数,但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损害党的威信,因此我们党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我们每个党员干部要向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王继才同志那样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许党报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所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他说,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为人民用好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领导干部是权力的具体执行者,做到为民用权,首先必须清醒权力从何而来。权力的来源问题是一个基础性问题。权力的拥有者必然对权力的赋予者负责,这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有些党员干部忘记了自己入党当干部时的初衷,满脑子里是个人升官发财的思想,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抛到了脑后。有的不思进取,到处拉关系,找靠山,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造假骗官;有的贪图享乐,花天酒地,贪赃枉法;有的拉帮结伙,任人惟亲,搞裙带关系等等。他们不懂得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手中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给的。可是有些人却糊里糊涂,认为权力是自己努力得到的,或者说是上级给的,这样就必然不能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另外,必须懂得权力是为谁服务。既然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那么就应该为人民服务,而不能为自己服务,为小团体服务。邓小平同志多次说过,领导干部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要为群众多办事,不能将主人和公仆的关系搞颠倒。做不到这一点就不配当领导干部。一是怎样正确使用权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在我们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有法制观念,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力,否则就要出问题。二是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加强监督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最大关心和爱护,对权力的监督是通过建立制度、通过法律来约束权力,使权力在政党的轨道上运行。要通过建立制度,使党员干部人人都在法律监督、群众监督中,每个人都在组织约束之下。班子内部要监督、上级要监督、群众要监督。要使监督真正能够起到实效,真正能够管得住人。
三、加强学习,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
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意识,还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自觉提高党性修养,加强各项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要深刻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学习,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把党赋予的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出色。通过学习使自己真正成为精通本职工作的内行。要不断以人类所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了解和掌握有关的新知识、新技能,包括经济、政治、法律科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并自觉地把这些科学文化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党员干部还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
四、依法用权,在阳光下接受监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权一定要依法。他说,依法治国,最重要也是依法治权,使权力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必须给权力运行“划红线”“布雷区”,“法无授权不可为”。让权力在安全线内运行,权力周边要有“警戒线”和“高压线”。领导干部要做到依法用权,首先必须树立法治思维。法治思维是基于法律信仰下的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要自觉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自身法治素养,真正对法治产生强烈的认同和共鸣。遇到问题时不是第一时间想通过各种关系找人来解决,而是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这是依法治国的最好体现。也是减少权力等腐败问题的基础。其次,要把握好权力界限。任何公权力都是有边界的。孟德斯鸠曾经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我们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就是为了给公权力设置界限。要严守权力边界,坚决杜绝乱作为、滥作为。最后,要善于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过程,就是行使权力、为民服务的过程。要养成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习惯,自觉运用法治方式处理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努力做到“三慎”:即慎欲,不为酒色财气所迷惑;慎情,不为亲朋好友所左右;慎独,加强修养,提高党性,廉洁自律。不断地加强教育,才能自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把党和人民的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爱护,虚心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监督,而不会看成是“跟自己过不去”;才会牢记党的教导和人民的嘱托,经常剖析自己,看一看自己在思想上入党的差距大不大,想一想自己的公仆意识树立得牢不牢,查一查自己执政为民用权利民观念强不强;才会正确对待个人的地位、利益,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论文作者:王晓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权力论文; 党员干部论文; 世界观论文; 人生观论文; 权力观论文; 领导干部论文; 价值观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