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56)
摘要:机电一体化设备如今已经在社会生产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设备的故障检修也受到行业普遍关注。基于此,本文就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维修特点及可靠性进行研究,首先就机电一体化设备零件易磨损、故障隐蔽易突发、报警系统易失效、多故障同时发生等维修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分析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维修类型,最后从故障维修的先后顺序角度阐述提升故障维修可靠性的策略。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故障维修;可靠性分析
引言:
机电一体化设备就是将机械设备和电子设备相结合,因此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维修与纯机械或纯电子设备相比较具有显著的特点。由于机械设备的维修方法和电子设备的维修方法本身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对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故障维修时,必须综合两种设备的维修特特点,对故障进行排除式维修,从而保障故障维修的可靠性,为此需要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维修策略进行研究。
一、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维修特点分析
(一)设备零件容易被磨损
机电一体化设备含有大量的零部件,这些零件共同构成设备的运行系统,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但是在机电设备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内部的零件很容易产生磨损现象,从而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形成制约。这主要是因为机电一体化设备具有综合性特征,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大量零件需要同时运转,由于使用的频率过高,因此很容易产生磨损,虽然部分表面的磨损不会在短期内对设备运行造成影响,但是如果疏于防范,就会导致故障发生,很多操作人员在故障维修中都会忽略这一问题。
(二)设备故障隐蔽且突发
机电一体化设备由机械设备和电子设备共同构成,由于内部的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因此很多故障都存在隐蔽性特征,在设备的日常使用中很难发现故障隐患,从而进行针对性的防范,这就导致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有另一个显著特征,即故障的突发性。传统设备在故障发生前一般会发生征兆,操作人员可以利用这些征兆对故障进行预先防范,但是电子设备的故障很难预测,往往会在正常的使用期间突然故障,从而使日常生产受到极大的影响。
(三)设备报警系统易失效
为减少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发生的几率,设备中安装有故障报警系统,但一旦报警系统失效,就无法发挥其故障预测的作用。从实践应用的情况来看,当前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报警系统还存在较多的漏洞,不仅不能对故障发生位置进行精准定位,还不能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因此对故障维修工作形成较大的制约。由于故障报警系统无法及时预警,因此操作人员往往会错过最佳的维修机会,从而对生产造成损失。
(四)设备多故障同时发生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内部结构非常复杂,各个部件之间相互关联、协调运行,共同推动整个系统的运行,因此一旦其中有某一环节出现故障,就会对其他环节的运行造成影响。例如在日常应用中,操作人员发现机械设备的运行出现故障,因此只针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但是机械设备的故障很有可能不是本身造成的,而是受到电子设备的影响,因此在维修时必须具备关联性的维修理念。
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维修类型分析
为了使设备故障维修更加具有针对性,本文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维修类型进行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来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从故障破坏的程度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破坏性故障,另一种是非破坏性故障,对于前者应该及时查明原因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对于后者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已损坏的零件设备,并且进行更换;二是从或然性的角度进行分类,主要分类偶然性故障和系统故障,前者具有随机性特征,在维修时需要反复试验对故障进行排除,后者一般满足一定的条件,维修时具有针对性;三是从系统预警的角度进行分类,主要分成指标故障和非指标故障,前者指的是报警系统能够检测到的故障,能够明确故障的原因并针对性的解决,后者则无法得到系统预警,一般由技术失误造成[1]。
三、提升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维修可靠性的对策
基于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构造差异和应用特点,在对设备故障进行维修时,必须对机电一体化设备有全面的了解,能够熟悉设备内部各个零件的功能和作用,并且具备一定程度的故障维修经验,在设备报警系统以外判定各种典型故障的原因,并且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为提升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维修的可靠性,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维修方法。
(一)优先维修机械设备
当发现机电一体化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遵循先检修机械设备、后检修电子设备的故障维修原则,这是由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特点决定的。对于机电一体化设备而言,机械设备发生的故障一般都比较明显,操作人员通过常规检修能够很快发现机械设备发生故障的位置,从而给予针对性的解决,而电子设备一旦发生故障,一般具有隐蔽性特征,操作人员无法在第一时间判定故障发生的位置和原因,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检修方案。从检修效率和质量的角度出发,应该先对机械设备的故障进行排除式检修,然后再检修电子设备,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查找故障位置,判定故障原因。
(二)优先维修主要设备
在优先维修机械设备的基础上,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维修人员还必须遵循先维修主要设备、再维修次要设备的原则。在日常使用时一旦发现设备故障,必须先对设备的主要部位进行全面的检修,这是因为主要部分对整个机电设备的运行而言具有核心支撑的作用,一旦主要部分出现故障就会对其他部分产生影响,从而造成整个设备的瘫痪,如果不对主要部分进行故障排除,就无法排除其他部分的故障,从而制约设备的检修效果。另外,主要设备的维修难度相对较高,如果第一时间对次要设备进行维修,就会分散维修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从而降低设备维修的质量,因此必须遵循先主要后次要的维修顺序。
(三)优先维修外部构件
构成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构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分别是驱动构件、执行构建和控制构建,不同的模块在设备运行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驱动模块、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呈现出由内向外的特点,而维修人员在发现故障后应该采用由外向内的维修顺序,层层剥茧似的对设备的故障进行排除。例如在实际维修中,维修人员应该首先对设备的执行模块进行检修,对故障进行排除,因为执行模块属于设备的外部构件,因此故障具有表面性特征,很容易确定故障的位置和原因,并且进行有效解决,在排除外部构件的故障后,再对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进行依次检修,从而使检修的程序更加规范合理,避免维修工作存在漏洞[2]。
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维修特点及可靠性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当前社会生产领域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应用水平逐渐成熟,但是对故障维修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必须对设备故障特点和类型进行研究,并且遵循优先维修机械设备、优先维修主要设备和优先维修外部构件的原则,从而提升故障维修的可靠性。希望本文能够为研究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孙一平.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维修特点以及可靠性探讨[J].中国高新区,2018(12):165.
[2]和颍歌.试析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维修特点与可靠性[J].福建质量管理,2016(05):224.
论文作者:王增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故障论文; 设备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可靠性论文; 电子设备论文; 发生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