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与魏晋南北朝犁演变的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代论文,魏晋南北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S222.1;K234-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79(2002)03-0105-07
汉代与魏晋南北朝犁的演变向为人们所关注。有的学者还把这一时期犁的演变与社会发展相联系,如有的认为这时犁的演变为魏晋南北朝个体农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的又认为这时期犁的演变为魏晋南北朝生产关系恶化与第二次农奴化创造了条件。本文对这两个时期犁的演变作了一番考察,供关心此问题者参考。
一、汉代的铁犁铧、犁铧冠与犁壁
汉代的犁形制多样,在大小方面,出现了大、中、小三种犁;犁头出现了由犁壁、犁铧、犁铧冠组成的犁头。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中国古犁以汉犁最为丰富多彩。它反映了汉代耕作技术和方式、方法的迅速进步。所以,应给以足够的重视。今把汉代犁头的构成分述如下:
1.犁铧冠:犁铧冠在战国就已发现。在河南辉县固围村魏国墓葬中共发现铁犁铧冠七件,呈V字形,前锐后阔。 其中完整的一件一边边长17.5厘米,一边长18厘米,两翼相距23.5厘米。研究者认为这种犁铧冠是套在木耜(木犁铧)上使用的。这种V 字形的犁铧冠战国时在山东临淄、滕县古薛城,陕西莆田、西安越赵家堡,河北易县燕下都、武安午汲等地均有发现,说明使用较为普遍。
汉代继续发现这种V字形的犁铧冠,数量比过去要多。如1959 年在河南巩县铁生沟西汉冶铁遗址发现铁犁23件,都作V形。两翼各长24.6、宽为3.8、裆距即后宽22.5厘米。[1](P33)又如1965 年在陕西陇县高楼村发现“V”形器20件,完整的10件,其中有3件、2件和5件一套套在一起。这些器物分为两式:一式两翼较宽,后宽30、前端长为6.5 厘米。二式后宽28、前端长5厘米。[2]“V”形器在陕西蓝田、蒲城、礼泉等县均有发现。这种V形器,宽度不一,陕西蒲城县出土的V形器宽达34厘米。V形器均套在犁铧前,作铧冠用。(图1)还有一种犁铧冠为铁口锄形(图2),套在略似长方形的中型铧前使用。 犁铧冠的作用是保护犁铧不受损坏,如铧冠损坏,可换一个使用,损失小。
图1
图2
2.犁壁:据刘仙洲先生研究,中国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犁壁。[3](P16)汉代新发现的犁壁多,种类增加。犁壁又称为鐴土、逼堵、犁耳等。陵龟蒙《耒耜经》中称犁壁,今一般称犁壁。
汉代犁壁有几种形状。一种为马鞍形,呈“V”形。 陕西礼泉县出土的这种犁壁高22、宽23厘米,下面前端有突尖,使用时插入犁铧突脊小孔中。(图3)一种为菱形,陕西礼泉县出土的一件长45.5、宽23.3厘米,有凹弧似板瓦,四周一角弧形,上面的边也呈波浪式弧形。(图4)第三种为近方形而缺一角。(图5)第四种为板瓦形,与板瓦相似,长方形,正面有凹弧,背面弧起,有四纽。陕西陇县发现的一件为长45.5、一端宽20.3、一端宽为20、高3.5、厚0.7厘米。(图6)上述四种犁壁,马鞍形是把土翻向两边,开沟用。菱形、近方形而缺一角的从其与犁铧的套合情况看,都是把土翻向一边。板瓦形与菱形近似,估计也是把土翻向一边。犁壁的作用是可以翻土、松土,把下面土翻上来,经太阳晒有杀虫作用。犁壁的使用在农业生产方面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也是我国对世界农业生产的一大贡献。世界犁耕史权威雷塞(Lesev )在所著《犁的形成与分布》中说:“构成近代犁的具有特征的部位,就是和犁铧结合在一起呈曲面状的铁制犁壁。它是古代东方所发明的,18世纪才从远东传入欧洲。”在欧洲“由于采用曲面犁壁”而使农业“从中世纪的三圃式农业摆脱出来”,向集约农业转变。汉代虽然出现了由犁铧、犁冠、犁壁组合成的犁头,但汉代的画像石的犁耕图上所反映耕犁仍为三角形犁铧而无V形铧冠和犁壁, 这说明组合犁头当时在全国各地推广使用尚未普及于各地。
图3
图4
图5
图6
3.汉代的大犁、中犁、小犁:汉代的犁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大型犁铧长、宽一般的30—40厘米。河北满城汉墓二号发现了一件大型犁铧,弧形刃,中间起脊,平底,后部为三角形銎孔。这件犁铧高10.3、脊长32.5、底长21、宽30厘米,重3.25公斤。[5 ](P279)满城汉墓所发现的大型犁铧为西汉早中期犁铧。(图7 )辽阳三道壕西汉晚期遗址中发现了一件巨型犁铧,长40、宽42、高13厘米[6]。(图8)这件犁铧在时间上属西汉晚期。陕西省发现的这种舌形大铁铧尤多,如1964年西安市阿房区出土的西汉时的舌形大铧长32.3、宽34.3、高10.5厘米。1965年陇县高楼村出土的舌形大铧,长39.5、后宽37.7、高14.3厘米,前端带有“V”形铧冠,[2](P20-21)等等,此不赘述。东汉时期的比阳铁铧,后宽24、上面顶长29,边长32、高10厘米。(图9 )这类大犁铧的重量,有的可达5公斤甚至10公斤以上。 福建崇安城村汉城遗址发现了一件西汉时的这类大型犁铧,重约15公斤。[7 ]这类大型犁铧需要两头以上的牛拉,适于开沟。汉代官营农业和地主庄园中更有条件使用这种犁铧。这种大型犁铧出土较多,除上述四件外,在山东枣庄、河南中牟、陕西宝鸡、吉林集安等地均有出土。
汉代还有一种中型犁,其大小在20-30厘米之间。陕西宝鸡斗鸡台出土的西汉时的三件中型犁铧,其中一件呈三角形,上有凹空,上宽21.6、两边刃长20、高为4厘米。(注:陕西宝鸡斗鸡台所出土的中型犁铧,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首都师大历史系文物室有原物复制品。编号为F-79的一件上宽21.6、边刃长20厘米,高4厘米。)值得注意的是,洛阳博物馆也藏有一件形状、大小都与此相似的犁铧,这都充分说明汉代这种犁铧的使用有一定普遍性。辽宁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发现的西汉晚期的一件中型犁铧长15、宽28厘米。[6]陕西兴平县出土的中型铁铧,呈长方形,后端大于前端,后面銎为扁圆形。铧长25,后宽15,前宽10厘米,前端带有铁口锄式的铧冠。陕西礼泉县烽火公社王相村出土的中型舌形铁铧,铧长23.3、后宽28、高8.6厘米,有V形器作铧冠,套在铧的前端。
图7
图8
图9
汉代还有一种小型铁犁铧,一般在10-20厘米之间。陕西宝鸡斗鸡台出土了一个小型犁铧,后宽17.5、右边长16、左边长15.5、高6.7 厘米。有銎,犁的左边中下部距中脊线1厘米处有一直径0.6厘米的圆孔。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也发现一件小犁铧,长20、宽9厘米。 据说这种犁铧起土效能很小,当是人拉的。陕西蓝田鹿原寨乡出土的小铧,近似长方形,前端为钝角稍尖,长15.7、后宽14.2、前宽10、高7.5厘米,有铁口锄作铧冠。陕西蒲城县重泉村也发现了小犁铧,一种与上述蓝田长方形小铧相同。小铧有大小两种,大的长17.5、后宽14.5、前宽11.8、高7.5厘米;小的长10.8、后宽9、前宽7、高4.7厘米。另一种小犁铧与上一种略同,也有大小两种,大的与前者的大的尺寸相同,小的与前者小的稍有出入,如前者长10.8、后者长11、前者后宽9、后者后宽10厘米,其他两项则相同。
现把上述大中小型犁铧和考古刊物发表的其他一些有代表性的材料列表如下,供参考:
表1 大型犁铧
地点形制大小 材料来源
河北满城汉墓舌形,有銎,前高后低, 脊长32.2厘米
有中脊线 后宽30厘米《满城汉墓发掘报告》第279页
高10.3厘米
近年出土的战 同上长40厘米
国两汉铁器宽42厘米 《考古学报》1957年第3期
高13厘米
西安市阿房区 同上长32.3厘米
后宽34.3厘米 《文物》1966年第1期
高10.5厘米
陕西陇县高楼村同上长34.5厘米 铜上
后宽30厘米
高14.3厘米
陕西礼泉县王相村 同上脊长30.2厘米同上
后宽30厘米
高8.3厘米
东汉比阳(今河南
脊长29厘米首都师大历史系文物室有原物复制品
唐河县境)同上 后宽24厘米
边长32厘米
高10厘米
表2 中型犁铧
地点形制大小 材料来源
陕西宝鸡斗鸡台
三角形,上部中间有凹空 上宽21.6厘米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品
边长20厘米
出土的战国两汉铁器同上 长15厘米 《考古学报》1957年3期
宽28厘米
陕西兴平长方形,后高前低,有铧冠 长25厘米 《文物》1966年1期
后宽15厘米
陕西礼泉县王相村 舌形,有V形器作铧冠长23.3厘米同上
后宽28厘米
高10.5厘米
表3 小型犁铧
地点 形制 大小 材料来源
陕西宝鸡斗鸡台三角形 长16厘米 首都师大历史系文物室有原物复制品
后宽17.5厘米
高6.7厘米
近年出土的战国同上
长20厘米 《考古学报》1957年3期
两汉铁器 宽9厘米
陕西蓝田县 近似长方形
长15.7厘米《文物》1966年1期
后宽14.2厘米
前宽10厘米
高7.5厘米
陕西蒲田县重泉村 近似长方形 一种长17.5厘米
后宽14.5厘米
前宽11.8厘米
高7.5厘米
另一种长10.8厘米同上
后宽9厘米
前宽7厘米
高4.7厘米
上述汉代三种类型的犁铧是西汉时就出现的。大型舌形铁铧,与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所出土的青铜犁铧在外形上颇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比前者大了很多。这种犁铧需要两条牛拉,汉代官营农业和地主庄园最有条件使用这种犁。中型犁铧,一条牛可以拉拽,条件好的个体农民就可使用。小型犁铧畜力和人力均可拖拽,一般个体农民也有条件使用。所以,这三种类型的犁铧直接影响着当时的耕作方式。这三种犁说明,官营农业、地主与富裕农民,一般个体农民都可以用犁耕作。
二、魏晋南北朝犁的演变
从考古发现的情况来看,魏晋南北朝犁头的构成有犁铧冠、犁壁、犁铧,犁壁也有四种形状。这些与汉代都基本相似。
首先谈一谈铁犁铧冠。在河南渑池县发现的魏晋南北朝窖藏铁器,出土了犁铧冠1101件,呈V字形,有大、小两种。大的翼长12.3厘米,小的翼长小于12厘米。小犁铧数量小,仅12件。其余为大犁铧冠。(注:《渑池县发现的古代窖藏铁器》,《文物》,1976年8期。 下文所引河南渑池县的考古材料均出自本文,故不注。)在河南郑州东史马村发现的8件铁犁铧冠,均为V字形。长为16厘米,后宽27厘米,翼长19.5厘米,翼宽4.5厘米。(注:郑州市博物馆:《郑州近年发现的窖藏铜、铁器》,《考古学集刊》,1期。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1月出版。 以下所引郑州市考古材料均出自本文,故不注。)据说这种犁铧冠在使用时,可“安装在木犁床的前端,形成一种铁木结构的犁地工具”。[8](P245)
其次,谈一谈魏晋南朝考古发现的四种犁壁。河南渑池县发现窖藏铁器中就有犁壁(犁镜),呈方形缺一角,长28.5厘米,宽28-30厘米。(图10)郑州市荥阳县刘庄村发现的三种犁壁(鐴土),其中两件为马鞍形,一件中间高14、中长16、翼高21,翼长27、翼距43厘米。另一件中高14、中长17、翼高18、翼距42厘米。(图11)第三件为呈缺角的平行四边行,板瓦弧状,长35、宽28厘米。(图12)另外,内蒙商都县大库伦乡石豁子村发现的窖藏铁器中有犁壁5件, 则呈不规则长方形缺一角,一件长30、宽25.5厘米。[9](图13 )上述四种形状犁壁的发现,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犁壁与汉代的犁壁的四种形状大同小异,基本相似。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再次,谈一谈魏晋南北朝考古发现的大、中、小三种犁铧的问题。
1.大型犁铧:河南渑池县窖藏铁器中发现了48件铁犁铧,其中一件长31.5厘米,宽26.5厘米,重7公斤。 辽宁抚顺发现的魏晋南北朝时的两件犁铧呈三角形,其中一件长34.5厘米,后宽32厘米,高7厘米。 [10]内蒙商都县大库伦乡石豁子村发现了三件铁犁铧,其中一件长为30厘米,宽为28厘米。[9]上述这些长、宽在30 厘米左右以上的犁铧属于大型犁铧。
2.中型犁铧:在内蒙包头市固原县白灵淖发现北魏窖藏铁器中型犁铧一件,长24.1厘米,宽20.2厘米,其形状为园头、斜边、三角形犁铧。(图14)这种长宽均为20厘米上下的犁铧应属于中型铁犁铧。
3.小型犁铧:郑州市荥阳县刘庄村发现的三件铁犁铧中有一件小型犁铧,形状呈舌形、平底、后有銎,后宽为15厘米,銎高6.5厘米。 这件小型犁铧,由于小被放在一件大型犁铧的銎内,因“锈结一起,不便取出”。从刘庄村发现的上述两件形状相似的大型犁铧长、宽相差在2至4厘米之间。这件小犁铧后宽为15厘米,则其长度约为17厘米, 河南渑池县窖藏铁器中也发现了一件小犁铧。(图15)可惜大小尺寸未见记载。
图14
图15
上述魏晋南北朝这些关于犁的考古材料的发现,说明这时期中原和辽宁、内蒙等地使用的犁与汉代的犁基本相同。尤其是河南渑池县发现的四千多件,重3500多公斤的窖藏铁器,和郑州地区发现的窖藏铁器充分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普遍使用的铁犁的构成部件与形状都与汉犁相似。
《齐民要术》卷一《耕田》有段话概述了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犁的演变,今引全文如下:
“崔寔《政论》曰:‘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頼其利。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种,一人下种,二人挽耧:即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其悬绝如此。’[按:三犁共一牛,若今三脚耧矣,未知耕法如何?今自济州(今山东茌平县)以西,犹用长辕犁,两脚耧。长辕耕平地尚可,于山涧之间则不任作,且回转至难,费力,未若齐人蔚犁之柔便也。两脚耧,种垅概,亦不如一脚耧之得中也。]”
上述这段话有三层含义,对探讨犁的演变,值得注意:其一,引用崔寔《政论》中的一段话,说明东汉末年辽东地区所用耕犁,耕种时比汉武帝时赵过推行的犁耧生产效率要低很多。由于崔寔在东汉末曾任辽东太守,所以他的上述论断应是当时当地情况的真实反映。其二,《齐民要术》按中说“今自济州(现在山东茌平县)以西,犹用长辕犁、两脚耧。长辕耕平地尚可,于山涧之间则不任作,且回转至难,费力”。这里所说的长辕犁应是汉代所使用的长直辕犁,这种犁不适宜在“山涧”耕地,而且“回转至难,费力”。这就是说当时北魏统治的地区仍使用着不方便耕作的“长辕犁”。其三,长辕犁“未若齐(齐国或齐郡)人蔚犁之柔便也。”将前后文对照可知,“蔚犁”当比长辕犁更能适应在“山洞”耕作,而且“回转”方便。“蔚犁”使用的地区应在“济州(今山东茌平县)”以东的地区(当时济州以西使用的是长辕犁)。至于“蔚犁”的构造这里并未涉及。这就是说北魏时出现的“蔚犁”仅在今山东局部地区使用,在广大北方地区并未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据对河南省考古发现的战国、汉代、魏晋南北朝铁制农具的化验分析,得出结论说:“早在战国早期已采用铸铁脱碳的新技术,而到汉代基本规范化和普及化,并且又有新的提高,这种新技术一直延用到南北朝时期”。而对战国到汉代、魏晋南北朝铁农具所进行的“硬度和抗拉强度的研究”表明,“汉代比战国提高一倍左右,耐磨性、韧性和抗冲击能力都有提高。而魏晋南北朝的铁农具在硬度和抗拉强度”方面和汉代则基本相似。[11]
上述事实说明,魏晋南北朝所用犁的构件及大、中、小犁的形状,和犁的材质及硬度,抗拉强度等方面与汉代的犁都基本相似。
为了清楚了解魏晋南北朝犁的状况,今把大、中、小三种类型的犁铧,分别列表如下:
表1 大型犁铧
地点形制大小 材料来源
河南渑池县窖舌形、前低后高,有中
长31.5厘米
藏铁器瘠线宽26.5厘米 《文物》1976年8期
重7公斤
河南郑州市荥 舌形长28.5厘米
阳县刘庄村后宽28厘米《考古学集刊》1期,
銎高8厘米 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另一件长30厘米
11月出版
后宽26厘米
銎高12厘米
辽宁抚顺高尔山三角形 长34.5厘米《考古》1964年12期
古城遗址 后宽32厘米
高7厘米
内蒙商都县大 长30厘米
《文物》1989年12期
库伦乡石豁子村宽28厘米
表2 中小型犁铧
地点 形制 大小材料来源
内蒙包头市固 园头、斜边三角形长24.1厘米
原白灵淖中型犁铧 宽20.2厘米 《考古》1984年2期
河南郑州市蒙阳县 舌形、平底有銎 后宽15厘米 《考古学集刊》1期,
刘庄村的小型犁铧 銎高6.6厘米 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长约17厘米
11月出版
河南渑池县窖藏铁器 三角形、有銎小铁铧 《文物》1976年8期
三、几点结论
通过上述对汉代与魏晋南北朝犁演变的考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崔寔在《政论》中指出东汉末年辽东地区所用耕犁比汉武帝时赵过推行代田法所使用的犁耧效率要低很多。《齐民要术》在按语中指出,北魏时在济州(今山东茌平县)以西在使用着汉代传下来的“回转”不方便的长辕犁。这说明北魏统治的大部分地区使用的耕犁与汉代并没有什么改变。
2.考古发现的材料说明,汉代与魏晋南北朝的犁头都是由犁壁、犁铧、犁铧组成,犁壁的四种形状也基本相似。犁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长、宽在30厘米左右以上为大型;长、宽20厘米左右以上为中型;长、宽在20厘米以下十几厘米以上的为小型。这些方面汉代与魏晋南北朝的犁都基本相似。
3.考古学者对河南省所发现战国、汉代、魏晋南北朝的铁农具化验分析说明,三个时期的铁农具都是用“铸铁脱碳”的技术制造的,而对“硬度和抗拉强度的研究”表明,汉代比战国提高一倍左右,而魏晋南北朝的铁农具则与汉代基本相似。
4.两个时期的犁也有差别,如考古至今未发现魏晋南北朝长、宽在40厘米以上的大型犁铧。再如北魏时在齐郡或齐国地区出现了使用“柔便”的蔚犁,这是一个进步。然而,这种犁当时并未推广,而且其构造不明。
总之,汉代与魏晋南北朝犁的构成和铁的材质都基本相似。在这种情况下,以二者犁的差异去说明两个时期生产关系、经济关系的演变显然是不合理的,是无法令人信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