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体会论文_刘志强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体会论文_刘志强

山东省栖霞市第一中学 265300

既教书又育人是新时期教育的主旋律,每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都肩负着这样的双重职责。而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能是凭空的、简单的说教,也绝不能与教材内容无关,所谓“知之深而爱之切”,深厚的感情必须建立在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如何才能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地理学科教学当中,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呢?前期的课题实施过程让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善于发现学科知识中的德育成份

根据《烟台市高中地理德育教育实施方案》的指导意见,高中阶段的德育范畴确定为审美情趣、可持续发展、全球意识、爱国主义和文化多元。地理学科包含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个部分,有包罗万象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章节的知识特点,将与之密切相关的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其中。总体而言,自然地理教学突出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全球意识的培养,而可持续发展、爱国主义和文化多元等德育内容重点体现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如在岩石圈一节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大量典型地貌,把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既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又让学生在惊叹于自然之美的过程中,培养了审美情趣。

二、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具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储备

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教师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即可。但高中生德育教育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方方面面,如何将德育教育内容完美渗透到学科教学当中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且,德育教育的核心并不是让学生仅仅在思想上具备德育意识,而是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体现出德育观念。这就需要教师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借鉴前期研究人员的经验体会,并通过课堂实践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的理论知识体系。

三、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渗透”而非简单的“附加”

必须强调的是,地理课不是思想教育课,主要任务是探究学习地理专业知识。如果在课堂上大谈爱国主义教育,难免有牵强附会的感觉。所以德育只能以“渗透”的方式潜移默化的进行。如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措施”这一部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一谈,其中的一些措施,比如“遵守交通秩序”等,本身就属于社会公德的范畴,教师也不必刻意花时间去点明。同样,在大气环流的教学中,我选取了北欧酸雨的案例导入新课,课堂中始终贯穿这一主线,让学生在掌握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同时也懂得了“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道理。

四、要分析掌握学情,德育教育要适应当前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

德育的开展只有触动学生的内心,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德育内容的安排也必须是有选择的。比如,小学阶段德育重点是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注重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养成。我任教的班级中有三个是普通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很低,通过与一些学生的谈心,发现他们基本上没有人生的目标,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得过且过。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就有意地根据教学内容引入一些话题,如讲完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后,我会引导学生感叹生命出现的不易,既要珍爱生命,也要努力奋斗、不虚度光阴,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

五、德育教育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课堂上中应当选择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德育教育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通过设置合适的情境,图文并茂、声色俱全,震憾学生的心灵;也可以是师生进行互动交流,由教师有计划地引导向德育教育的方向;也可以由教师简明扼要地直接进行渗透;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讨论、辩论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完成德育渗透等等。

论文作者:刘志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  ;  ;  ;  ;  ;  ;  ;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体会论文_刘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