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郑印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达州 635208

【摘 要】目的:对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方式,实验组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80.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上应用中医系结合的治疗方法有着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

引言

肾病综合征(N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和高脂血症,以及部分代谢紊乱。NS如果治疗不当则容易导致感染、血栓及栓塞并发症、急性肾衰竭、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了对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NS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66例,男性38例,女性28例,年龄11~64岁,平均年龄(44.54±7.34)岁,病程8个月~3.5年,平均病程(1.87±0.56)年;中医组66例,男性35例,女性31例,年龄15~66岁,平均年龄(45.45±5.64)岁,病程8个月~3.5年,平均病程(1.91±0.3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应用强的松(1mg/kg·d)、抗凝、降脂、利尿、胃黏膜保护剂、ACEI制剂等进行对症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对患者的辨证给予方剂治疗。对于气阴两虚证的患者给予参芪地黄汤加减进行治疗;对于阴虚阳亢证的患者给予知柏地黄汤加减进行治疗;对于湿热蕴结证的患者,上焦湿热给予银翘散加减进行治疗,中焦湿热给予葛根芩连汤加减进行治疗,下焦湿热给予八正散加减进行治疗,如热毒蕴结皮肤出现疮疡则给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和五味消毒饮加减进行治疗;对于脾肾气虚证的患者给予举元煎和归肾丸加减进行治疗;对脾肾阳虚证的患者给右归饮加减进行治疗;对肾络瘀滞证的患者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减进行治疗。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服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

1.3评价标准

临床效果标准:完全缓解:患者症状消失,无水肿,3次以上测定尿蛋白量为0.3~2.0g/d,血浆白蛋白>30g/L;,血脂及肾功能正常,病情稳定。部分缓解:患者症状和体征有一定改善,血浆白蛋白上升但仍<30g/L,其余指标正常;无效:患者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尿蛋白定量及血浆白蛋白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病情加重。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此研究数据使用SPSS 21.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1.82%,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n(%)]

 

3.讨论

NS的临床基本特征为“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以及高脂血症。临床上对于该病的诊断主要是尿蛋白>3.5g/d、血浆白蛋白<30g/L,而水肿与高脂血症不作为必需诊断标准,必要时可进行肾活检。NS如果治疗不当则容易导致感染、血栓及栓塞并发症、急性肾衰竭、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目前西医对于NS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对症治疗,通过对患者进行利尿消肿、减少尿蛋白以及使用糖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免疫抑制剂等来抑制免疫和炎症反应,同时给予患者优质蛋白饮食和低盐饮食。西医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但部分药物会使患者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在中医学理论中,NS当属“水肿”、“虚劳”、“尿浊”等范畴,病机为本虚标实,素体脾肾虚弱,而又受外邪侵袭导致肺、脾、肾功能失调,脾肾亏虚、肺失宣降,运化通调失司、水湿泛溢肌肤而生水肿,肾精不固、封藏失职而出现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等,与肺、脾、肾有关。根据造成疾病的原因不同,NS的中医辨证可以分为气阴两虚、阴虚阳亢、湿热蕴结、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肾络瘀滞等,在治疗上以补益脾肾、利水消肿为基,根据辨证不同给予相应的方剂进行对症治疗。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90.91%)要明显高于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在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上应用中医系结合的治疗方法有着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毛飞.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1):6150-6151.

[2]张玥.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 世界中医药,2017,12(2):323-326.

论文作者:郑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郑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