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的临床研究效果分析论文_王保安

王保安

(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 湖北 谷城 441700)

【摘要】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的临床研究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2糖尿病患者和90例非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90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常规组,分析糖尿病患者患有干眼症的症状以及症状影响因素。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泪膜破裂的时间以及发生干眼症的比率都比常规组患者的数据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有干眼症。

【关键词】糖尿病;干眼症;临床研究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091-02

干眼症就是指患者眼部的腺细胞分泌率降低,造成的结膜不能维持正常功能的眼病。本研究主要探讨了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的临床研究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2糖尿病患者和90例非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90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常规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特征等基本资料上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一般检查方法

一般情况下,在患者进医院之后,对患者进行一般检查,就是对患者进行结膜是否松弛以及眼睑是否异常进行检查,检查患者的散瞳眼底是为了确保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是否病变,与此同时,对某些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的造影,这样更加能够确切明白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分期。

1.2.2特殊的检查方法

对于干眼症状的判定,通常采用美国干眼流行病学调查的干眼症状判断标准[1]:烧灼感、眼干涩、眼红、磨砂感、黏涩睁眼费力以及、睫毛结痂后分泌物堆积。

1.2.3判断两组患者是否出现干眼症的方法

为了分析患者是否有干眼症的症状,以及将患者的双眼泪膜功能测量出来,就要使用角膜荧光素的染色(FL)、泪液基础分泌的试验(SIT)以及泪膜破裂的时间测定(BUT)方法:(1)角膜荧光素的染色方法(FL):为了观察患者的角膜上皮的着染的情况,就要将患者的荧光素钠滴入结膜囊内,再使用医院内的裂隙灯。没有染色就是零分,染色少于5点的就死1分,检查中发现有丝状物或者是块状染色的就是3分,患者的情况介于两者之间就是2分[2]。(2)泪液基础分泌的试验(SIT):首先是将泪液的滤纸首端反向折叠5毫米,然后再放到患者下眼睑的结膜囊处,最后叮嘱患者闭紧双眼,并且等5分钟之后将滤纸条取出来。(3)泪膜破裂的时间测定(BUT):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的时候,可以使用荧光素钠滤纸条接触到患者的下脸缘的中心,最后可以让荧光素钠流到患者的结膜囊中,让患者眨动眼睛,平视前方。之后观察患者的泪膜出现情况,以及记录好患者的泪膜完整出现的时间。

1.3 观察指标

实验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的干眼症自觉发生率,以及泪膜功能检测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6.O软件实现。其组间构成比较用卡方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分析。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常规组非糖尿病患者和实验组糖尿病患者的干眼症自觉发生率的比较

常规组非糖尿病患者和实验组糖尿病患者干眼症自觉发生率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糖尿病患者中,出现干眼症状的大多数原因就是患者的泪液动力学异常以及患者泪膜的功能下降,也有可能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神经发生病变,从而导致患者的角膜知觉下降,影响到了患者的泪腺功能[2]。

本研究中,糖尿病患者泪膜的破裂时间越短,那么泪液基础的分泌物量就会减少,相应的角膜荧光素的染色阳性率就会增加。虎学君等[3]也对150例2型患者发生的干眼症发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干眼症的几率最大,这一结果是最合理,也与本研究的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眼症状最明显,发生概率很大,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更加保护好眼睛,这一结论值得在医院临床上参考。

【参考文献】

[1]付智勇,王艳玲,王薇等.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9(17):1285.

[2]李鹏,安晓,陈雪艺等.糖尿病患者干眼症发病因素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28(8):777.

[3]虎学君,杨得万,杨巧玲等.糖尿病2型患者干眼症发病相关因素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2,(10):1916.

论文作者:王保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的临床研究效果分析论文_王保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