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基层医院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刘春满

刘春满

淮安市茭陵乡卫生院 223241

摘要:目的:分析诱发急性阑尾炎的影响因素,观察急性阑尾炎基层医院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将收治的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平均20例,依次给予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排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结论: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痊愈时间,值得借鉴。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基层医院;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影响因素

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急腹症,该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呕吐、腹部疼痛、腹泻等症状,开腹手术虽然能够清除病灶,但是创伤较大,患者术后容易产生并发症,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小、恢复时间快、并发症较少,所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次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的研究对象,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有20例。对照组患者中,性别分布为: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范围:18-69岁,平均(44.2±19.5)岁;观察组中,性别组成中男性有12例,8例为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21-70岁范围内,平均年龄(45.6±20.4)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具有均衡性,P>0.05,可进行对比。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麻醉师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麻醉,待麻醉效果发挥后,在右下腹部麦氏点作一切口,打开腹腔后将积液抽吸干净,然后对粘连组织进行分离处理,找到阑尾将其切除,清洗腹腔后将切口缝合,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引流管留置与否。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麻醉师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麻醉后,在患者脐下缘作一1cm长的弧形切口作为观察孔,创建二氧化碳气腹,置入Trocar鞘后将腹腔镜插入其中,观察患者腹腔情况。完成诊断后,主刀医师在左侧麦氏点作一0.5cm的切口,将其作为主操作孔,在左耻骨联合上正中稍偏左处作一0.5mm切口,将其作为副操作孔,分别安置Trocar鞘。若患者腹腔内存在脓液,主刀医师需要将脓液抽吸干净,经主操作孔找到阑尾后分离粘连组织,从阑尾系膜到阑尾根部用超声刀将其离断,阑尾末端用可吸收夹进行结扎处理,电凝处理阑尾残端。若患者阑尾根部因为穿孔或者坏疽不能结扎,主刀医师应该用可吸收缝线对残端进行缝合处理,然后在残端上覆盖大网膜,再次缝合,进行加固,经主操作孔取出阑尾后,将腹腔冲洗干净,对切口进行消毒处理后拔除器械,对切口进行缝合处理;若患者腹腔污染严重,完成手术后需要留置引流管。

1.3 统计学的方法

我院统计的临床数据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处理,其中正态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表现形式,检验方法为t检验;正态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为“率(%)”,检验方法为卡方检验。统计值小于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距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要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对照组患者中,2例出现切口感染,3例出现腹腔脓肿,1例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为30%;观察组患者术后有1例出现腹腔脓肿,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差异明显,2=4.329,具有可比性(P<0.05)。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病情发展较快,病情发展初期患者就会出现呕吐、发热等不良症状,关于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原因,目前还没有明确,但是有医学专家认为[3],诱发急性阑尾炎的影响因素包括梗阻、感染、胃肠道功能障碍等。其中梗阻会导致阑尾管腔内积存大量的分泌物,分泌物积存过多后会增高内压,进而影响远侧血运。阑尾壁受压迫后容易受损,增加了细菌入侵的风险,进而引发感染。胃肠道功能障碍会引发阑尾肌肉及血管痉挛,内脏神经反射症状超过正常强度后,就会导致阑尾管腔狭窄,损伤黏膜,影响血供,同时也增加了细菌入侵的机会,进而引发急性炎症。临床治疗急性阑尾炎主要采用手术疗法,其中传统开腹手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患者恢复较慢。近几年,腹腔镜技术发展迅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阑尾炎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4]。

在此次研究中,我院分别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这提示腹腔镜手术能够改善临床指标,促进患者痊愈。观察组患者术后仅有1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差异明显,P<0.05,这表明腹腔镜手术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改善预后情况。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在急性阑尾炎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推荐基层医院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跃涛,谷丽新,王玉华,等.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3):434-435.

[2]李永超,王甲天,崔明福,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穿孔的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20(4):327-330.

[3]黄向辉,付方,鲁婷华,等.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学创新,2013,06(30):20-21.

[4]邹再军.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5):672-674.

论文作者:刘春满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  ;  ;  ;  ;  ;  ;  ;  

急性阑尾炎基层医院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刘春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