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理论与诗歌教学

意境理论与诗歌教学

周波[1]2002年在《意境理论与诗歌教学》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旨在探索一条全新的诗歌教学之路,那就是将意境理论运用于中学诗歌教学之中。本文针对当前诗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深切感到,当前的诗歌教学确实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或受教师自身文学素养的限制,把一首首意境优美的诗歌解剖得支离破碎,境界全无,完全达不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学的目的,达不到提高学生全方位素质的目的。那么,在中学诗歌教学中融入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美学概念--意境理论则是实现诗歌审美、鉴赏价值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全新的视角,把握意境理论与诗歌教学的关系,并对意境理论运用于诗歌教学的必要性及其运用方法做了较为深刻、全面的阐述。

张习凤[2]2012年在《中学古典诗歌中的意境鉴赏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泱泱大国孕育出了很多优秀的诗人,也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优秀诗歌。古典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骄傲和象征。意境是中国传统诗歌美学的核心范畴,是古典诗歌的灵魂。意境是诗歌创作的最高追求,意境鉴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有利于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开启学生的生命意识。因此,本论文从意境鉴赏的角度来研究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方法,对于语文诗歌教学来说,这必然会是一个关键的突破口。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就研究的基本问题作出介绍,其中研究意义对意境鉴赏的教学意义作了详细的论述。第一章从意境鉴赏教学的研究现状入手,分析中学语文古典诗歌意境鉴赏教学的现状并对其进行反思。第二章对意境的内涵做了具体的论述,并且从意境的生成与欣赏来对意境做深入地分析。意境鉴赏是古典诗歌教学的中心环节,处于核心地位,所以就此探讨出一种适合古典诗歌教学的方法就是意境鉴赏教学。第叁章对意境鉴赏教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根据诗歌的内在结构,从品味语言、品悟意象和走入意境叁个层次,来探讨古典诗歌中意境鉴赏教学的方法与途径。古典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古典诗歌不仅是对我们优秀文化的传承,也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我们的文化修养。

宋群芳[3]2004年在《意境理论与诗歌教学》文中提出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上,开掘不尽的诗歌宝库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对今天的青少年来说,学习古代诗歌杰作,是陶冶心灵,提升审美情趣,培养高尚人格和爱国情操的途径之一,也是语文教学应尽的一份责任。值得注意的是,与灿烂的诗歌天空中无数闪烁的星斗相媲美的,还有十分丰富的有着深邃内涵的古代诗歌理论。学习古代诗论,并借鉴、运用于古典诗歌教学,应也是语文教师提升自身文学修养、提高古典诗歌教学水准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本文仅以个人学习意境理论并尝试运用于教学为例,

吴迪[4]2018年在《孙绍振文本解读法在初中古典诗歌教学的应用》文中认为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而入选语文教材的古典诗歌作品,更是经过了历史检验的精品。古代诗人尤为擅长使用最简练的措辞来暗示最富厚的内容,古典诗歌也由此形成了具有高度的凝练性这一突出特点。古典诗歌意境的优美含蓄使其更有魅力,但是也容易让学生们对学习古典诗歌产生天然的畏难情绪。高效的古典诗歌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再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古典诗歌在初中教材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古典诗歌教学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古典诗歌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难点,广大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古典诗歌课堂教学的质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提出了多种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教学方法。然而当前的初中古典诗歌的教学并不尽如人意,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停下探索的脚步,而是应当继续寻找初中古典诗歌文本分析的突破口。笔者在校学习时接触到了孙绍振先生的文本解读方法,并在导师的指导之下认真研究了这种方法,产生了较为深刻的感悟。文本解读法要求读者对作品的内容进行最细致地分析,语文教师如果能将这种方法合理地应用到教学中,学生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那精妙的艺术手法和思想情感,从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孙绍振先生的文本解读法为初中古典诗歌教学提供了新视野,是解决初中古典诗歌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问题的新途径。本论文拟分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提出、相关概念的界定、进行研究的理论依据、内容和创新点,这也是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本文首先指出了当前古典诗歌解读教学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原因分析。然后详细论述了文本分析的具体操作步骤,分析了将孙氏文本解读法引入初中古典诗歌课堂的可行性。最后进入到了本文的重点部分,提出了使用孙绍振先生的文本解读法进行古典诗歌教学的具体措施。由于文本解读法的应用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同时论述了语文教师提高自己文本解读能力的必要性和措施。

刘丽斌[5]2006年在《中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诗歌教育发达的国家,读诗写诗,属对写对,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当代语文教学中,诗歌教育这一传统被忽视甚至遭遗弃了。当代中小学诗歌教学观念落后、方法陈旧,中小学生的诗意天分被有意无意扼杀了,中小学生的语言和创造潜能发展的一扇大门就这样在无形之中被关上了。本文分析了我国当代中小学诗歌教学的现状,指出了这一现状急需改观。提出了中小学诗歌教学的策略:情境教学法走进诗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诗兴趣,让学生生命诗意地生长;诗歌教学,放飞学生的心灵;诗歌教学,让学生朗读色彩纷呈;比较拓展,让积累落地生根;诗歌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了解背景,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怀;更新诗歌的教学观念,加强教师的文学素养等多方面阐述了中小学诗歌教学的实施策略,并富有个人的诗歌教学的个案设计与分析评价。有这样一句话:“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用法。”诗歌教学也因人而异,因教学对象的特点而异。诗歌教学要充分引导学生分析诗意,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精炼的语言描写形象,创造意境,表达主题。开阔学生胸怀,美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魅力,艺术构思技巧,可以培养学生精炼、准确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可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不断提高其表情朗读水平。

孙颖[6]2017年在《现代诗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诗歌是现代文学艺术之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诗歌是传承古典、融合现代的艺术典范。我国现代诗歌借鉴了西方别样的文学艺术,呈现出中西方文学融会贯通艺术美感。现代诗歌作为一种自我表达极强的艺术形式,它充分赋予诗人自由情感倾诉和个性追求表达的可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审美艺术和文学样式。现代诗歌历经百年的艺术洗礼,流派众多,自成风格,但是诗歌的精魂是渊源相通的。自我主体张扬、表现技巧创新、诗性大于常规,内涵深远无垠等,这些无不打动着热爱现代诗歌的人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不同学段目标中均强调诗歌学习的重要性。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从不曾缺席的主角,是藻雪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语言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和途径。但是,纵观当下的语文教学,现代诗歌教学的情况差强人意,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淡化文体意识,教学方法单一,审美教学缺失等。为化解这些问题,教师必须立足现代诗歌文本审美特点,把握诗人独特的视觉和心理感受,构设基于现代诗歌文本的教学范式或模式。现代诗歌教学在本质上就是审美教学,应引导学生走进现代诗歌的审美世界,提升文学文化涵养,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对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考察,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阐释现代诗歌文本审美特点,着重从内容、形式、语言叁个维度深入剖析,全面把握文本美点;第叁部分是论文的重点部分,结合第一二部分的辩证分析和整体透视,着眼审美,构思现代诗歌教学的基本策略,作为当下现代诗歌教学提出了建议和参考;第四部分以文本《星星变奏曲》(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为例,运用现代诗歌教学的基本对策,撰写教学设计,佐证教学策略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孔燕[7]2010年在《诗歌文本的召唤结构与教学探索》文中认为针对目前诗歌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试图以诗歌文本的召唤结构为突破口,对目前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诗歌文本召唤结构的角度来进行一些教学方法策略上的探索。召唤结构理论是从文本的本体特征出发进行的接受美学研究,它立足于文本自身存在的空白与未定性,将读者的阅读理解纳入文本的创作之中。召唤结构理论研究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肯定了文本对读者的召唤作用和读者对文本的能动作用,这与中国古代的诗歌阅读理论也具有相通之处。以召唤结构理论来反观当前的诗歌教学,在教学理念上和方法论意义上都具有启示意义。从召唤结构理论上来审视诗歌文本,结合诗歌本身的个性特征,可以从语言层次、意象层次、意义层次和意境层次对诗歌文本进行多层次的透视。这实际上,启示了我们的诗歌教学也可以从诗歌文本自身多层次的召唤结构上着手循序渐进地对诗歌进行审美挖掘和探究。召唤结构理论观照下的诗歌教学,应立足于诗歌文本的本体特征。在教学策略上,首先应注重诗歌诵读教学,诵读教学是基础,只有学生与诗歌文本之间真正建立起情感沟通的桥梁,其他更深层次的教学才有展开的可能,因此,从召唤结构意义上来看,诗歌教学必须重视诵读教学。召唤结构理论观照下的诗歌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寻找和填补诗歌的空白与未定点,学生与诗歌文本之间建立起对话关系,进而建立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关系,即召唤结构理论要求诗歌教学的对话教学。学生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已有的解读成果,而是通过对话,在已有的解读成果之上生成个人的理解与解释。最后,在完成了读者与文本的召唤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后,诗歌教学应该有意识地走出诗歌文本,让每一个学生建立起自己鲜明个人特色的意义世界,这个意义世界是在学生生成个人对诗歌文本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升华,这个意义世界是学生诗歌鉴赏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龚红斌[8]2008年在《中学古典诗歌教学创新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古典诗歌在教材的编排以及评价方式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变。但在实际教学中,出于应对考试的功利性需要,古典诗歌教学仍存在着教学价值取向偏差的严重不足,过分注重古典诗歌教学的工具性和实用性,教师往往以个人的讲解或教参规定好的注释代替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把一首首韵味十足的古典诗歌具体转化为一项项客观而又标准的知识点,填进学生的头脑,阻断了师生之间思想与情感的交流、融合,也使学生失去了与诗歌对话的空间。为了改变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我们必须实现古典诗歌教学的创新,让学生们从功利性阅读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愉悦地学习、自由地发展,从容灵动地穿越时空,与古代先贤哲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对话,通过诗歌使学生把思想道德教育与创新审美教育结合起来,接受传统古典文化,促进学生对民族精神家园的认同,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

涂元伟[9]2008年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的审美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现代诗歌是高中语文诗歌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文学的优秀代表,在审美教育的功能上具有相当高的价值与意义。但因受到长期以来高考模式的限制与影响,受到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观念的制约,高中现代诗歌的审美教学受到严重忽视,师生对于现代诗歌的教与学均表现不积极。本文认为高中现代诗歌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极好资源,以之为基础真正落实审美教学,发挥诗歌的特殊语言美的优势,将有利于学生掌握文学审美的能力,不仅是发现美,更在于创造美,并在此基础上达到自我人格的提升与完善。本文以具体课堂的诗歌教学操作为切入点,强调教师应通过诗歌意境分析,进行诵读、研品以引导学生发现诗歌音乐美、意境美与情感美,并尝试探索了课堂操练步骤,具体到导课、造境、质疑和练习,案例举证,并条分缕析,细致地探寻现代诗歌的具体审美方法,以期能促动更多教学者的启发。

韩璐瑶[10]2017年在《苏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教学课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研究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中诗歌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叁篇不同篇目的名师课例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对叁篇课例的具体梳理与分析,总结现代诗歌教学的基本方法。以启发式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通过形象思维的教学展示,因材施教教学思想,让学生如临其境的教学新体验,在形象思维中获得诗歌的美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得到较多教学启示与思考。全文主要分为叁章。第一章对诗歌及诗歌教学进行界定。从文体特征界定现代诗歌的范围,分析诗歌内涵,特征。从高中现代诗歌的选文介绍,以及教学名师与课例流程的角度进行阐述。教学要求通过比较阅读,掌握诗歌的形象思维、结构特征,体会诗歌的语言特色,把握诗歌的底蕴主旨。教学内容上不仅有文本的内容包括语言、语音、意象、意境分析,还有情感升华方面的内容。教学价值上可以培养高中学生健康审美趣味和高超的审美体验,为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及正确的人生观做出积极的贡献。诗歌研究来源于真实课堂教学情境。第二章主要从不同角度对高中语文现代诗歌名师教学课例进行分析。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侧重于对现代诗歌的文本解读的分析,教学方法主要从选择教学切入点、选择教学中主要问题与选择不同的文本细读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对比其相同点与侧重点,总结名师课堂教学的经验。第叁章主要通过对课例的分析总结,梳理对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启示。从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高对诗歌的理解能力、优化诗歌教学方法叁个方面重新认识诗歌教学。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要求教师从实际学情出发,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与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感受诗歌的魅力;提高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增强诗歌素养,提高教学技能,进而采用更有效的诗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意境理论与诗歌教学[D]. 周波. 辽宁师范大学. 2002

[2]. 中学古典诗歌中的意境鉴赏教学研究[D]. 张习凤. 四川师范大学. 2012

[3]. 意境理论与诗歌教学[J]. 宋群芳.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4

[4]. 孙绍振文本解读法在初中古典诗歌教学的应用[D]. 吴迪. 河北师范大学. 2018

[5]. 中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D]. 刘丽斌.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6]. 现代诗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孙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17

[7]. 诗歌文本的召唤结构与教学探索[D]. 孔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10

[8]. 中学古典诗歌教学创新研究[D]. 龚红斌.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9].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的审美教育研究[D]. 涂元伟.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10]. 苏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教学课例研究[D]. 韩璐瑶. 聊城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意境理论与诗歌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