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配网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电网公司每年在电网上的投资,对应的投资区域以城乡低压配变台区为主,特别是近年开展的农网升级改造、低电压整治,重点区域是广阔的农村低压配电网络建设。为了确保低压配电网建设成果,满足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经济合理、兼顾未来负荷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对配网工程农村低压配电网标准建设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配网建设、农村低压、标准建设
一、农村低压配电网标准建设的背景
配网工程建设始于1999年农网改造工程,至今形成常态化建设。10千伏配网工程设计,从典型设计到标准设计不断修编与完善。但是,低压配电网设计,一直没有形成系统的、规范的设计模块。地区基建配网工程,按早期农网改造提出的技术导则,开展低压配电网设计与建设。但是,各县(区)基建配网工程存在不同设计单位共同参与,由于低压配电网设计标准没有统一,各设计单位提交的设计文件,表现出较强的个性化,且物资品类繁多,非标金具类别与名称不统一,影响工程物资招标采购,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和质量。
二、农村低压配电网标准建设的形成
2012年,由广东电网公司基建部对历年配网工程实践成果进行调查。经调查,各设计单位都有一套低压配电网设计方案,期待设计标准优化与统一。2013年形成低压配电网标准设计,并将设计成果转化到当年在建项目,进行试点建设。2014年,组织对试点项目验收评价,进一步完善低压配电网设计标准,推广应用到2014年基建配网工程建设。
2015年南方电网公司提出低压配电网标准建设思路,按“四个标准”(标准设计、标准材料、标准配送、标准施工)建设理念,开展低压配网标准建设试点工作。茂名电白供电局作为省公司基建工程低压配电网标准建设试点工作牵头单位,对最近两年开展的低压配电网设计模块及工程成果进一步总结与提炼,形成2015低压配电网标准建设方案。
三、农村低压配电网标准建设的应用
该农村低压配电网标准建设以 “四个标准”建设理念为主线,形成标准设计、标准材料、标准配送、标准施工等不同工序模块。其中,标准设计模块优化和统一低压配电网设计文件;标准材料优化了工程物资材料;结合甲乙供物资分类及现场施工工序需求,形成标准配送标包;不同设计模块形成不同现场施工方案,对应编制施工作业指导、竣工验收评价标准,形成标准施工模块。设计模块主要包括低压架空布线、街码架线、沿墙街码布线、低压电缆线、重复接地、低压拉线、安健环等不同设计模块或子模块,通过施工图(G3层)展示设计标准,通过精细化(G4层)设计方案,以宜家家居安装方式,指导现场安装作业,简明容懂,可操作性强。
所形成的模块化低压配电网标准设计,实现低压配电网按图施工,达到去个性化设计、去个性化施工。经两年工程实践及验收评价,按农村低压配电网标准建设开展低压配电网设计与建设,项目竣工现场呈现不少施工工艺亮点,横平竖直的低压配线、跳线、沿墙敷设等,表现出较强的施工作业规范,安装工艺水平得到总体提高。同时,得到基层供电单位较好的评价,得到村民的认可,甚至以村委会申请形式,要求此村按彼村进行农村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下面简单介绍在农村配网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概况;
1、低压配电房建设标准设计
网省公司没有形成低压配电网标准设计,本地区各县(区)局设计的低压配电房大小不一致,包括外墙、门窗、低压进出线位置等。现在统一设计标准,包括户内低压电容器组安装位置户内电气布置。
2、形成标准件,实现工厂化生产标准配送
本设计方案低压配电房电气配置,是统一的标准件,经市局物流中心向省公司申请该标准件物资编码,各县区局在物资系统申购,经招标选择供应商,由中标供应商批量生产。
(现场安装效果图) 物资编码:80001000551) (工厂化生产车间)
3、低压配电网标准建设实现标准施工
(1)低压街码线路八线直线设计模块 现场竣工照片
(2)低压街码线路四线沿墙垂直布线设计模块 现场竣工照片
(3)横担四线转角杆型低压设计模块 现场竣工照片
四、农村低压配电网标准建设的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和阐述,完善农村低压配网建设规范非常的重要,农村低压配电网建设是连接用户端最密切的电网建设,农村低压配电网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的用户侧的供电质量可靠性,切实结合现有的科学技术,发挥电网建设的特点、充分完善农村配网建设,则可提高农村配网供电质量可靠性、安全性;
五、结束语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配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技术成为配网建设的核心要求,农村配电网建设必须立足与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才有发展的前景,农村配网建设对于电力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发挥农村配网建设的高要求是关键,如何管理农村配电网建设是个技术问题,农村配网建设是电网建设中的基层工作,决定着整个农村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涉及民生问题,通过农村配电房建设来检验标准设计、标准材料、标准配送、标准施工可行性标准是否经济、合理,不断优化农村配电网建设,在应用中总结,才能推动整个农村配电网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智冬,李晖,李隽,韩丰. 智能电网的评估指标体系[J]. 电网技术,2009
[2]傅书逷. 中国智能电网发展建议[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20)
[3]高梅绪. 配网自动化与供电可靠性[J]. 农村电气化, 2005,(03)
[4]罗涛, 周在良. 配网自动化在电网中的应用[J]. 硅谷, 2010,(24)
[5][10] 郑宏. 谈国外智能电网研究对建设中国智能电网的影响[J].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9,(10)
[6]智能化,许给电网一个未来[J].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09,(10)
[7]马韬. 实施配网自动化与提高供电可靠率的初步认识[J]. 云南电力技术, 2005,(04)
[8]吴潮辉.城市配电网规划探讨.广东电力,2002,4:19-21
[9]孙洪波.电力网络规划.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25-31
[10]E Lakervi, E J Holmes.配电网格规划与设计.范明天,张祖平,岳宗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89-95
[11]戈东方.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第1册,电气一次部分[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89.
[12]王仁祥. 电力新技术概论[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13]傅知兰主编. 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选择与实用计算[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14]卓乐友.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第2册,电气二次部分[M].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论文作者:莫品信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低压论文; 标准论文; 配电网论文; 农村论文; 电网论文; 模块论文; 配电房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