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变迁与道德教育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道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的变迁,不仅给道德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同时也冲击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呼唤着学校道德教育的变革与创新。社会现代化的实践要求现代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的支撑,需要与之相应的道德教育理念和运作体系。面对如此重大的社会变革和如此强烈的社会要求,学校德育的反应是积极的,但又是滞后的。尽管社会上对于学校德育时有批评,教育界有些学者也认为,目前“主宰学校道德教育运作的仍是基于较为封闭、单一的社会结构而建立起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因其忽视现代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事实,忽视道德教育之固有的主体性本质,以及忽视现代社会对自主性和创造精神的呼唤,而在解释现实的社会道德问题、解决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冲突面前日显苍白,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传递时代精神、塑造时代品格,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的作用”。(原载戚万学:《关于建构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几点设想》,《教育研究》,1997年第12期。)然而,比较一下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道德教育的不同模式,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改革所走过的艰难历程,就不能得出结论:我们在道德教育理念和运作体系上已经取得了显著而又长足的进步。
一
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道德范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以政治为中心,道德与政治相结合并居于经济之上,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道德建设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社会的变革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巨大的震荡,固有模式、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遭到强有力的冲击,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变动性。改革开放前主流道德一统天下的格局日益受到挑战,主宰人们几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一些道德观念重新受到审视,社会道德正发生着从依赖性道德到自主性道德、从封闭性道德到开放性道德、从一元道德到多元道德的深刻变化,道德生活领域在经历了“失范”、“真空”以后正逐步重新走向有序,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新道德正在形成并呼之欲出。我们在感受道德进步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道德问题和困境。这一切,正是当代道德教育面临的前提与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界在对传统道德教育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始终在探索道德教育如何更好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如何更好地回应时代的挑战,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成熟和发展。道德教育的发展,可以具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教育人本化
政治道德化与道德政治化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不加区别、混为一谈,也是相当长时间内中国教育存在的现实。在社会教化过程中,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通过适当的机制实现相互配合是十分自然的,也是必要的。但无论是政治教育还是道德教育,各自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功能、途径、方法等方面均有所区别。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特别是“文革”期间,由于“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社会道德实际上成了以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的政治附属物。一方面强调“阶级斗争觉悟”为最高道德标准;另一方面,道德问题又往往上纲上线为政治问题,用阶级斗争方式去加以解决。与此同时,道德教育也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成了“政治教育”的代名词。学校德育重“大德”(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世界观等),轻“小德”(道德品质、人生修养等),致使一些青少年从小就会喊政治口号,却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缺乏起码的文明礼貌和道德修养。道德弱化了对“做人”问题的探讨,道德教育远离了“做人”这个中心话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道德教育中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的色彩逐渐增多,道德教育回归其本来应有的位置。“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生活”成为道德教育的主题,“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成为现代道德教育的核心思想,道德教育突出了“人的发展”的观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因为对于人类来说,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争取自身的发展和全面进步,是更高的目标。从实现人的价值看,道德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道德教育的崇高使命就在于通过塑造伦理精神,培养完满人格,改善人们的道德生活,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引导和提升。重视道德教育也就是重视人自身生存素质和生活素质的提高,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人的尊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潜能。
2.道德教育生活化
道德教育从高高在上,只讲远大理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到面向现实生活,面向学生成长中的课题;从教导人们无条件地遵从某种固定的外在准则,到引导人们面对现实生活的道德挑战,努力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提高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是新时期道德教育的又一进步。尽管道德教育的变革还跟不上时代的飞速发展,但脱离现实道德生活的状况已有较大改善。
所谓道德教育生活化,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思:首先,生活是伦理道德的生长点和作用点,是道德的唯一基础,离开生活的基础,道德将走向虚无。一个人的德性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或者主要不是学校教育的结果,而是主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在解决一系列的道德冲突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道德教育理论之树应扎根在生活实践之中,以我国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和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实际为基本生长点,发现人生的普遍问题和学生成长中的现实需要,直面现代道德生活的挑战,并教给人获得解决人类精神困惑的智慧、技能,从而获得人生价值的超越和升华。道德教育要关注个体的生活,帮助人们理解个体生活的目的、价值和意义,引导人们在个体生活实践中形成完整的精神生活,把接受道德教育、加强个人修养作为自己生存、生活的形式,提高生活质量,丰满个体人生。
其次,在道德教育的过程和途径上,要更多地体现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使道德教育与丰富生活相联系,做到生活过程德育化,德育过程生活化。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践性,道德是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来把握世界的,具有意识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特点。因而,道德教育也就有了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生活践履,强调情感体验和知行统一。而我们过去很长时间内都没有搞清楚知识教育、技术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区别,按科学教育、技术教育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把道德与生活割裂开来。学校教育重理论性德育课程轻实践性德育课程,重理论灌输、道德说教轻能力培养、行为养成,学校教育远离社会现实生活。其结果造成学生在道德修养方面知行脱节的现象相当普遍,知识的优势远没有转变为内在素质和实际行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无论是德育理论工作者还是实际工作者都认识到了道德教育生活化、实践化的意义,“整体参与式德育课程”的提出,“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探讨,社会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的广泛开展,都标志着道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道德教育层次化
在过去“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下,我们一度无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经济现实条件和社会成员的认知觉悟水平,一味强调共产主义道德的宣传和教育,有意无意地“拔高”社会道德水准,道德教育脱离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因而难以形成道德建设的切实成果。道德教育的“神圣化”倾向也造成我们片面重视崇高道德精神的塑造,忽视社会基本公德的陶冶。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觉悟程度、认识能力乃至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是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所有的人都达到同样的程度、水平和境界,显然是脱离实际的。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教育体系,强调道德教育要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对象和要求,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是新时期道德教育的又一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同时,“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充分体现了理想与现实、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结合。近年来,基础文明与现代合格公民教育受到重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正通过各种形式在全社会广泛开展,道德教育更加贴近了现实。德育大纲的颁布和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的研究,标志着学校德育开始摆脱随意性、盲目性和重复性,走向科学化、序列化和层次化。
4.道德教育的开放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人的精神得到了极大的解放,道德教育也逐步由封闭走向开放。首先,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禁锢”学生的思想,而是“打开”学生的心灵世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道德思维,发展学生的道德观点、道德推理与判断选择能力,使学生的思想和道德价值观永远保持“开放”,在比较、判断、选择中不断更新、创造,从而向未来的道德发展和更高的道德境界迈进。这是新时期以来德育工作者逐渐形成的共识。
其次,道德教育应从封闭式教育转变到开放式教育,鼓励学生参与真实的生活。既然学校道德教育过程是一个使学生在道德方面社会化的过程,那么,毫无疑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用现实社会的真实生活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参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认识社会生活的本来面貌,从而进一步学会怎么参与社会生活的改革与创新活动。
道德教育的开放性还表现在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教育资源的挖掘上,表现在道德教育理论建设上。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在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过程中忽略了开掘、继承几千年传习下来的传统道德资源,割裂了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之间的联系。而对资产阶级道德则一概否定,对建立在资本主义文明之上的有利于人类进步的道德采取完全排斥的态度,不注重引用、借鉴国外道德教育模式中先进的方法和手段,造成道德教育内容的单一性和道德资源开发的片面性。近年来,我们在培养、塑造现代道德意识,积极回应时代挑战的同时,充分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在源远流长的中国道德教育传统中吸纳其中合理的、在今天仍不失其生存价值的因素,并加以批判地继承。在研究视野上,冲破了原来的“封闭”和“禁锢”状态,出版了一批介绍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译著和编著,了解和借鉴国外德育思想成就和理论成果,把中国道德教育的改革纳入世界道德改革的潮流中去,推动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建设和发展。
可以预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碰撞将变得更为经常,道德教育在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的前提下,在思维方式、信息交换等方面要更多地体现开放性和兼容性,以保持自身的不断更新和充沛的生命力。道德教育的开放性将进一步凸现。
二
应该承认,新时期道德教育尽管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依然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走向新世纪的学校道德教育,如何抓住素质教育的历史机遇,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找到自己新的生长点,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有所作为,是时代提出的新课题。道德教育在坚持人本化、生活化、层次化和开放性的同时,要着重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道德教育要直面现实挑战,实现观念、内容、手段的现代化
全球化和信息化是今天高等教育面临的双重现实,21世纪的大学与社会、与世界的联系将更加广泛而紧密,大学的围墙将越来越只具有形式意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发生改变,知识的垄断、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教师将逐步从信息的提供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知识的来源、经验的获得、观念的确立将更多地来自社会而不是学校,信息接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选择性将大大增强。网络文化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社会道德的挑战与冲击已见端倪,不可等闲视之。在因特网上,各种思想都可以跨国界交流,思想“藩篱”形同虚设,不同的政治文化、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都云集网上,这对传统的相对封闭的道德教育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道德教育面临的使命十分重大。同时,我国社会正经历全方位的变革,改变开放前主流道德一统天下的格局正日益受到冲击,社会道德价值观日趋多元。社会变革、对外开放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现实,使不同文化的冲突、价值观的碰撞、道德选择的困惑日益激烈和经常。社会道德观的日趋多元,使道德行为判断趋于相对性,道德行为正误的灰色地带扩大。这一切,都是今天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现实。
学校道德教育必须直面现代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这一事实,正视道德冲突,解决道德困惑,帮助学生辨别是非,学会判断和选择。并在这一过程中认识道德存在的价值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价值,促进学生道德成熟。因此,学校道德教育的重点,应从传授道德知识和灌输现成结论,转移到让学生掌握“批判的武器”,提高学生的道德辨析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的教育上来。使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有能力自行判断和处置所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学会自己去面对人生,自己去创造生活。
不仅如此,道德教育还应该担负起塑造时代精神品格、促进现代道德观念生成、培育现代道德素质的崇高使命。为此,道德教育的内容也应现代化,要引导青少年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等关系,加强科学价值观、生态伦理、网络道德、经济伦理、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形成一系列崭新的极富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同时,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也要更多地利用传播媒体的优势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使信息传播更为快捷、形象,道德教育更加贴近现实,更具时代气息。
2.道德教育要突出主体性本质,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生活方式
传统教育(包括现行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忽视了道德的主体性本质,造成道德教育主体性缺失。传统道德教育实质是一种相对封闭的、强制的教育传统,它试图借助一切可能的教育手段,使学生无条件接纳和认同既定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这种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忽视了主体精神活动在道德中的重要地位。事实上,道德是贯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的活动”。道德作用的发挥乃至其存在的价值无不以主体性的发挥,以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而道德教育的实质是造就道德主体,即造就具有自主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因此,学生的道德学习必须是自觉、自愿的而非强迫的,道德教育方法的选择也应有助于学生自觉性的培养和道德自律的达成。“传统道德教育因其对教育对象‘标件化’的追求而难以培养独立的、批判性思维和有个性的个体;因其限制学生选择的自由和可能性而难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原载戚万学《关于建构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几点设想》,《教育研究》,1997年第12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使人们的个性得到张扬,主体意识日益觉醒,个人的权利、利益和尊严得到更多的尊重和确认。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青年学生正从传统的“边缘人”向现代社会的“参与人”过渡,逐步体现其社会主体地位。青年文化在接受主流文化影响和制约的同时,也日益体现出独特的主体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在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他们接受的信息量大,思维灵活,想象丰富,视野开阔,自我意识和自主精神都比他们的前辈要强。他们已不再盲从既定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而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各种道德现象作出评判,以自己的参与和创造建构时代的道德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突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本质,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青年学生的内在需求。
因此,道德教育要根据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要求,更加重视人的主体要求,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更加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民主意识,更加体现教育的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参与教育过程与真实的社会生活,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负责,学会判断,学会选择,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要特别强调学生参与自我教育的意义,促进他律向自律转化。因为“可以肯定的是,在一个没有学生的充分的参与权利与自觉的参与活动的班级、学校、家庭与社会中,是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自觉纪律、社会责任心与使命感的;进一步说,在一个充满了意识不到自己的参与权利与责任、不愿参与和不会或没有能力参与的儿童青少年(或公民)的社会中,是无法建设文明生活与民主政治的”。(原载魏贤超《现代德育原理》,第96页,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道德教育过程是建立在直接性、动态性、体验性基础上的,社会生活实践对于道德发展的意义,已有很多论述,关键在于如何落实。国内有学者提出了“青少年义务社会服务制度”的设想,主张将这一制度的实施与认识性德育课程的改革、活动性德育课程的建设结合起来,是很有见地的,值得教育主管部门认真考虑。总之,无论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还是道德教育的方法、途径的选择,都应该有助于学生道德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形成健康的道德生活方式,唤起学生对道德的追求,实现道德在实际生活中的引导、激励和提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