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探索_说课论文

高中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建设论文,高中化学论文,精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0年4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启动了高中精品课程建设实验课题研究,南京市参与了高中化学精品课程建设试点研究。经过精品课程开发实验,完成了“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与生活”示范精品课程研制任务,为共建共享精品课程资源、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可持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索。

一、界定精品课程概念内涵

精品课程是指优质高效、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示范性课程,包括先进的课程理念、一流的教师队伍、优质实用的课程资源、精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精细的教学管理、精准的教学评价、精彩的教学实录和学生访谈等在内的高品质课程框架系统。

建设化学精品课程的核心内涵是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能力,使教师像课程专家、学科专家、教育专家、教学论专家一样思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用最有效的方式教最有价值的化学,从而使学生在相应领域的科学素养得到最佳的发展。

现行课程从设计到实施,经历了从课程决策者、编制者到教师和学生各级主体的多种转化[1],在各级主体的转化过程中,课程目标的“衰减”与动态“生成”并存,其中教师实施课程是关键环节。建设精品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围绕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努力提高课程目标在最终实施环节的转化率和生成率,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框架内,为进一步推进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找到“抓手”,为进一步提升化学教学研究水平找到“支点”,为壮大专家型教师队伍、加强学科建设提供有效“平台”,为大规模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探索新“途径”,为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可持续提高注入长效“动力”。因此,建设化学精品课程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开发和运用化学课程资源为核心,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关键,以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平台,以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保障,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标。

二、打造精品课程教师队伍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整合本地一流的教师队伍和优质资源,精心打造。我们采取定向研发、征集评选、实践完善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并通过“培训研讨、分工设计、说课点评(3轮说课)、试讲评议、实践完善”的研究机制,着力打造精品课程教师队伍,提高精品课程质量。

从课程实施层面来讲,教师是课程最终的设计者、开发者和实践者[2]。名师团队是建设精品课程的核心力量,学校是研究和实践精品课程的基地。为此,我们建立了学科精品课程建设核心组和实验基地研究小组。核心组由学科教研员担任组长,成员由来自南京市7所不同层次知名学校的著名特级教师、学科教学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组成,集中了南京市各教龄段一流的化学教师,以体现精品课程的代表性和普适性。核心组负责调查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制定研究方案,设计课程框架,研制精品课程范例和评价标准,承担资源征集评选、说课指导、试讲评议、审稿修改、教学录像专家点评和教师培训等具体任务,指导全市精品课程建设。为了便于开展实践研究,我们在核心组成员的学校建立实验基地研究小组,组织本校化学组骨干教师,对“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与生活”模块按照教学单元分工,完成有关精品课程内容设计,定期开展小组交流研讨,集中小组成员的智慧,打造精品。

精品课程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一些教师习惯于“教教材”,过于依赖或盲从于教材,局限于对某一节课的微观设计,难于站在课程设计的高度,分析化学核心知识的价值[3](学科价值、应用价值和教育价值)并与学生发展目标进行有效整合,整体设计学科、模块和单元教学。其次是要突破教师个体经验的局限性。即使是一些优秀的教师,也存在个体经验和教学视野的局限。我们将精品课程建设的培训、研究与应用融为一体,强化教师建设精品课程的意识,促进教师深刻理解精品课程的内涵。请北京师范大学王磊教授领衔的精品课程专家组亲临南京对课题组教师进行现场培训和说课点评指导,组织全市精品课程备课讲座、研究课、课例点评、教学资源推广“四合一”教研活动,开展暑期精品课程专项培训和资源征集评选,通过研修培训、样稿研讨、说课修改、小组交流、试讲评议、专家点评和学生访谈等扎实的团队研究过程,帮助教师在精品课程研发实践中不断提高课程意识和教学能力。

三、确定精品课程构成要素

为了确定精品课程的构成要素与标准,2010年4月我们向全市化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调查表210份。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障碍,选择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A.选择教学方法与策略(48.9%);B.化学实验教学(44.4%);C.设计练习与试题(25.6%);D.设计教学过程(23.3%);E.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16.7%);F.制作课件(12.2%);G.确定教学目标(11.1%)。对高中化学精品课程构成要素的建议,选择比例为:A.资源素材(64.4%);B.重难点分析与处理(57.8%);C.精品课观摩与专家点评(57.8%);D.整体分析(56.7%);E.教学设计(56.7%);F.练习与试题(53.3);G.教材比较(42.2%);H.教学视频(38.9%)。以上调查结果表明,教师需要从课程设计和实施各环节得到最有效、最直观的指导和系统实用的教学资源。

根据调查分析,我们制订了精品课程构成要素。经专家组审核修改,高中化学精品课程的构成要素见表1(具体示例可参考文献[4])。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和“化学与生活”模块精品课程建设以新课程理念溶解于实践再结晶出来为基本思路,以基于核心内容实现观念建构为内容选取与组织的基本取向,以促进学生认识发展为本超越具体知识传授为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原则。在精品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过程中,注意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比较现有教材设计[5],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实践经验,充分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不拘泥于任何一个版本的现有教材,按照表1所列10项要素进行整体性设计与实践,形成了全新的系统实用的两个模块精品课程系列资源,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丰富实用、指导性和操作性强的课程资源。

四、优化教学模式与设计

精品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与采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关系密切。在研制精品课程的过程中,我们注意结合不同模块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进行优化设计,并组织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实践,开展同课异构实效性对比观察与研究。在教学设计、教师说课和专家点评中,突出对教学模式、策略的提炼与优化,重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实践等学习活动。

以朱征老师上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精品课为例,经过说课、试讲、研讨改进,优化后的主要教学流程如下:

问题情境:教师投影焰火、定向爆破、火箭发射、食品冷藏、脱氧剂、真空包装等图片情境,提出问题——怎样控制反应速率?

提出假设: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分析讨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设计方案:学生设计实验——获取什么数据可以定量地比较块状大理石与细颗粒状大理石分别与同浓度稀盐酸反应的快慢?通过讨论,掌握测定反应速率的思路与方法。

实验探究:(PPT展示活动任务与要求,学生自主完成)【观察实验】利用传感器测定块状大理石与细颗粒状大理石分别与同浓度稀盐酸反应的气压变化,解读分析实验曲线数据。【自选实验】选择1或2个你认为可能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利用现有仪器和药品,用实验探究该因素如何影响反应速率,完成实验报告。【交流方案】【注意事项】【实验报告】略。

实验结论:板书学生汇报,呈现教学重点,促进全班讨论。

理论解释:指导自学碰撞理论,投影图表动画辅助学生解释实验结论,突破难点。

总结提升:结合板书与PPT,水到渠成。

上述教学流程中重点设计了以下一些学生核心探究活动:讨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讨论测定大理石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实验方案、观察传感器测定反应体系气压实验、读取数据计算反应速率、自主选择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投影实验报告交流实验方案和结论、阅读理论解释(有效碰撞、活化分子)、应用碰撞理论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这些探究活动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能力,包括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控制变量、数据处理、实验技能、实验报告、自学能力、理论解释、合作交流等。教师在这节课教学中的作用是:创设情境、问题驱动、启发思路、引导探究、巡查指导、组织讨论、板书观点、指导自学、提炼思想。采取的主要教学策略是:联系生活经验、调动已有知识、整合精炼问题、构建民主氛围、丰富学习形式、组织合作学习、把握探究节奏、突出重点难点。

五、整合教学方法与手段

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机整合。精品课程应该是高效整合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益的典范。在精品课程研制过程中,我们注意结合教学内容,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以及化学实验、多媒体课件、学案、实物投影、板书等教学手段,突出各种手段的不可替代性、协调性、经济性和高效性,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了突出学科特点,加强实验探究和实践活动,我们将化学实验室和本地化学教学资源使用情况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加以具体研究和呈现。

六、精致教学过程与管理

精品课程的实施效果最终取决于施教者在课堂上组织教学和管理的实际过程。同样的设计,不同的教师执教效果不同。高效生态的课堂是教师教学理念、专业素养、教学技术、教学艺术与学生特征和谐发展相结合的产物。精品课程追求教学设计的科学化、教学过程的精致化、教学管理的艺术化、教学行为的规范化。在进行精品课程教学实践与研讨完善过程中,我们通过组织反复说课、多次试讲评议,结合说课与教学过程的一些细节,帮助教师具体改进教学技艺,规范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追求教学语言精练、表达清晰、提问与回应精当,学生活动任务与要求明确,情境线索、问题线索、活动线索交织融合,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表达、相互评价的节奏掌控自如而恰当,有序而高效,课堂教学过程调控与管理精致有序,努力达到生态课堂的艺术境界,提升教师的教学内功。

七、改革学生作业与评价

改革学生作业与评价设计[6],是建设精品课程的重要内容。精品课程模块作业及评价设计从具体知识、STS、科学探究能力、学科思想方法与认识方式4个方面进行分解,对每个评价内容以双向细目表的形式详细列出认知要求。认知要求分为记忆、理解、直接应用和间接应用4种水平,而间接应用又分为分析、评价和创造3种水平。在设计平时作业、阶段检测时注意与终端评价(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的对接,对照课程标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说明和高考考试说明进行认真分析,列表比较教学内容标准、考试内容及要求的知识点,以考试说明中的典型题示例及近年来的典型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真题为基本题型,注意联系实际和真实问题情境,以化学基本问题整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设计每节作业、单元练习和模块检测评价试题。

除此之外,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内容包括典型的学生作业或作品、典型的学生学习体会、典型的学生学习访谈实录等。本着“教学即评价”的理念,对学生学习进行全面、真实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同时也从中了解精品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对教学进行全面反思与深度完善。

八、精品课程建设的反思

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我们开发和积累了一批优质的课程资源,被精品课程专家组评为优秀精品课程。在第六届全国实验区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评选中,“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与生活”精品课程被评为“精品模块课程”,其中的30多项教学案例均获得一等奖,5位老师在会上进行了精品课程教学展示,录像均被收入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网。同时,我们以研究课观摩活动形式向全市高中化学教师进行精品课程教学展示,吸引更多的教师参加到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精品课程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参与教师课程开发意识和教学设计能力得以提高,由原来单课时微观设计、教教材,发展到从学科价值、社会应用价值和教育价值高度,针对学生基础和发展目标来设计一个单元、一个模块以及整合模块的教学。精品课程研究,促进了课程实施的优化,促进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丰富了学校的校本教研的内涵,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发展。

如何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需要有一个推进的载体,高中化学精品课程开发、建设实验研究,对学科精品课程建设和校本教研的品质提升具有借鉴意义。目前,学校单独开发精品课程的力量还有待培养和加强,特别是精品课程建设的起步阶段,以国家级精品课程为示范,国家、区域、学校3级精品课程并举不失为一种建设精品课程的有效模式。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研究者对精品课程的研究既有独立性功能和特点也有相关性,不可替代,相互衔接才能提高课程实施目标的转化率和生成率。反思精品课程研发过程,精品课程研发者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研究基础,还要有一个扎实的团队研究过程。领导重视是精品课程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专家引领是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保障,学科精品课程研究指导小组是学科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力量,实验基地学校研究小组是精品课程定向研究的基本队伍,征集评选是精品课程建设广泛吸纳优秀教师和优质资源的基本途径,说课指导和试讲评议是提高精品课程质量的重要环节,精品课程专题培训和研究课展示教研活动是推广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有效形式,网络和光盘是共享精品课程资源的有利平台。

标签:;  ;  ;  ;  ;  ;  ;  ;  

高中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探索_说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