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人民医院 云南 临沧 677700)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我院选取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并发症机率为12%,对照组为3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剔除术疗效确切,术后恢复时间快,可临床推广治疗。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临床治疗分析
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治疗中常见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30-50岁的妇女,子宫肌瘤大部分属良性肿瘤。研究发现,随着育龄女性年龄不断增长,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也呈逐渐上升趋势[1]。子宫肌瘤治疗后有较多复发率,随着医学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凭借着创伤小、恢复速度快等优势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推广,但是其治疗疗效还需进一步探讨[2]。为研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治疗疗效,我院选取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4-47岁之间,平均年龄(36.34±6.25)岁。把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年龄在25-4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89±6.43)岁。观察组年龄在24-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04±6.37)岁。所有患者经临床症状以及影像资料确诊后均为子宫肌瘤,患者在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月经紊乱、白带增多以及下腹部疼痛等。100例患者均为已婚育龄妇女,包括肌壁间肌瘤患者65例、浆黏膜下肌瘤患者35例。所有患者经检查后均为肾脏、心脏、肝脏等器质性疾病,无药物过敏史以及手术史。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疾病类型状况等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手术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患者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以及腰麻,取膀胱截石位,对患者下腹正中或者耻骨联合上行手术切口,查看子宫肌瘤大小、位置、数目后确定进行子宫切口的位置,根据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
1.2.2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1)患者手术治疗之前禁食水、常规备皮、灌肠清洗以及留置尿管,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之后实施全身麻醉,取患者膀胱结石位,头低足高仰卧位,对手术切口皮肤进行消毒。(2)根据患者子宫形状以及大小,在患者脐下或者脐上做穿刺点,穿刺标准为子宫大小,其中患者子宫大于孕3个月在脐上进行穿刺,患者子宫小于孕3个月在脐下进行穿刺,将气腹针插入,注入二氧化碳时患者腹部压力保证在13mmHg,对患者腹腔内部的脏器以及盆腔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患者的大网膜、肠管、胆以及肝有无异常情况。无异常情况的患者改头低足高位,根据患者子宫形态以及宫高在患者两侧腹下实施切口,将5mm的套管放入,作为操作口。把举宫器放置到患者阴道中,方便手术过程中将子宫肌瘤情况更好的暴露,在患者肌瘤周边注射催产素。(3)对小肌瘤使用手术钳对蒂部电凝并及时切断,但如果患者创伤较大,则需要手术中及时缝合,从而达到止血目的。肌瘤<1.5cm的直接从患者左下腹部切口取出;肌瘤直径≥1.5cm的使用粉碎器震荡成小碎石后取出。(4)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腹腔进行冲洗,在盆腔处注入300ml右旋糖酐或者透明质的酸钠,防止出现黏连情况,将手术器械取出,把二氧化碳气体完全排除后使用1号丝线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
1.3观察指标[3] 观察使用两种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患者使用不同治疗方式进行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其中包括切口疼痛、感染、肠梗阻、盆腔黏连、性功能障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对收集的所有患者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 两组患者资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各项指标对比 我们在患者出院前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进行了观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观察后发现,使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术中各项指标对比(,分)
分类 例数(n)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肛门首次排气时间(h)住院时间(d)
观察组50 56.35±12.58 74.64±12.65 14.24±4.67 5.04±2.71
对照组50 92.67±21.89 184.25±28.96 25.61±6.97 7.82±2.54
T值 35.345 98.654 12.364 8.956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2.2并发症机率对比 患者接受不同类型手术治疗3个月后,我们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状进行了观察。经观察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机率为12%,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机率为3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内容见表2:
表2 并发症机率对比[n,(%)]
分类例数(n)切口疼痛感染肠梗阻盆腔黏连性功能障碍并发率
观察组502(4)1(2)1(2)2(4)0(0)12%
对照组504(8)3(6)2(4)5(10)2(4)32%
X24.5935.2864.2556.1414.16316.589
P值P<0.05P<0.05P<0.05P<0.05P<0.05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中常见妇科疾病,其发病率占所有妇科疾病的20-50%,子宫肌瘤形态通常是包膜状的白色肌瘤,与健康子宫组织相比有明显差异[4]。有关研究证明,子宫肌瘤的多发人群为生育年龄妇女,未婚以及青春期少女少见,患者绝经后子宫肌瘤出现萎缩状或者消失,因此研究认为子宫肌瘤疾病与孕激素以及雌激素有密切联系,孕激素以及雌激素可对子宫肌瘤瘤体的生长造成一定刺激[5]。
研究发现,子宫肌瘤患者在患病早期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部分患者会出现阴道内分泌物增多、尿急、尿频等压迫膀胱疾病[6]。随着病情发展会逐渐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困扰,因此确诊后及时接受治疗是保证患者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传统治疗中常见治疗方式,但是此种治疗方式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术后有较长恢复时间并且并发症机率较多,所以临床治疗的效果较差。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凭借着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时间快、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本次研究发现,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较好。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机率为12%,对照组为3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将本次研究结果和其他学者研究结果相对比,其结果基本一致[7]。
综上所述,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剔除术疗效确切,术后恢复时间快,可临床推广治疗。
参考文献
[1]贺英,刘晓娟,路继成,等.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老年患者DDI评分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0):2627-2629.
[2]郭晓光,韩传宝,钱燕宁,等.佩尔地平对垂体后叶素诱发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心血管反应的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5):432-434.
[3]游艳琴,孟元光,李立安,等.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预后和生育结局[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33(8):1185-1188.
[4]王瑞敏,侯懿.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2014,(7):852-853.
[5]苏学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剔除术临床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1):3325-3326.
[6]苏凤丽.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1):867-868.
[7]幸薇.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1,22(6):74-75.
论文作者:杨忠慧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8
标签:患者论文; 子宫肌瘤论文; 时间论文; 腹腔镜论文; 对照组论文; 肌瘤论文; 手术论文; 《健康文摘》2015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