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质灾害是一种常见的突发性灾害,其对人们的生活及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在产生地质灾害后,地质环境也会有所变化,给人们的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带来影响。因此,研究地质灾害防治十分有必要。为了保证人们的生产生活顺利发展,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利用
一、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的相关论述
1、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定义
地质灾害:这是一种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损失以及破坏资源环境的灾害性事件,这种灾害受到双重影响,即自然地质作用和人为地质作用,这样会使地质环境进一步恶化,从而造成地质灾害。经常见到的地质灾害有地壳运动、水土污染和土地退化等。
地质环境:地质环境主要是一种环境系统,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是其主要组成的部分,而且地质环境也是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地质在长期演化的过程中,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三者之间通过转换能量和迁移物质使一个具有平衡性的开放系统得以形成,这就是地质环境。
2、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联系
(1)地质环境对地质灾害具有制约作用。地质环境是发生地质灾害的载体,地质灾害的种类和危险程度等都会受到地质环境中各种条件不同程度的制约。另外地质灾害形成的必要条件主要是地质环境中的地貌地形和岩石组合等。
(2)地质灾害会改进地质环境。地质环境的变化是由发生的地质灾害引起的,在地质灾害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会重塑和改造地质环境,其中即时性和长期潜移默化性是这种作用的主要特点。而且地质环境受到地质灾害的改进作用是不可逆性的。
二、地质灾害的防治要点分析
面对不断增加的地质灾害侵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的重视。当前的地质防治工作已经经过多年的摸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各级政府也针对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合理的预防安排,形成了比较可行的综合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上,也必须能够合理的进行防治要点的规划,尽量的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1、进行合理的灾害防治区域划分
地质灾害的发生因为不同地质环境会有所不同。相关灾害防治部门应该结合不同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形成特定区域内地质灾害预防方案的准确制定,然后结合灾害评估等级进行区域划分,为以后区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做好准备。
2、加强灾害监测预警
监测主要是针对地质环境的变化,进行对应的灾害防患资料的整理。警报就是能够依据监测结果,尽可能的向居民发出预防报警信号,监测预警工作开展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是后续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支撑和依据。
3、加强搬迁整治
监测预警及区域划分能够有效的支撑灾害区域的搬迁治理工作。搬迁工作主要是依据某区域内的灾害发生情况进行搬迁的形式,来确保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治理工作则主要是针对当地灾情情况进行及时的挽救。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以当地灾害勘测结果为依据,做好灾害确定和预防工作的有效开展。
4、做好应急处理方案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地质灾害预防要充分利用当前的科技力量,建立科学有效的灾害防治及应急处理方案。确保地质灾害在发生时能够得到最及时的应急处理。同时还要考虑应急处理方案中灾后重建的物力和人力资源准备。
5、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区
为了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从而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破坏,相关地质灾害防治部门需要在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区,并成立专门的調查小组对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高的地区进行水土、地质特征的调查分析,从而可以提高对地质灾害预测的准确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调查中需要把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按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对所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并建立应急防治方案,为之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6、建设地质灾害警报装置
地质灾害防治的另一关键措施是要建设地质灾害警报装置,通过高效的警报系统及时地预测到地质灾害的发生,并通过发出警报能够使相关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及时得到灾害信息。在警报装置建设部分,主要是预警的管理和预警的技术,也就是要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测,根据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以及地质灾害的层级,再采取先进的设备仪器准确地定位地质灾害发生的位置,并捕捉到地质灾害发生时详细的灾害信息和当时的地质环境情况。同时还需要采取行政手段对所捕捉到的地质灾害预测信息进行公布,上报给有关部门进行决策,然后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灾害控制。
三、地质环境利用的有效措施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取得良好成果,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面对我国较为复杂的地质环境,我国地质环境利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应当注重树立战略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地质环境利用的有效模式,提升地质环境利用的科学化水平,具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地质环境利用的科学性
要想实现地质环境利用的科学性,加大对地质环境的研究十分重要,分析地质环境的特点,以此为更好的开展地质环境利用奠定基础,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的效果。尤其是在开展地质环境利用中,应将地质安全服务工作放在首位,不仅要通过调查研究提出有效的策略,还应当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公众认识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促进地质环境利用的科学化水平。
2、强化地质环境利用的融合性
由于地质环境利用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其是一项重大的工程。强化地质环境利用的融合性十分有必要。首先要将地质环境利用与地质灾害防治密切结合,使这两个方面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以此使地质环境利用的导向性得到良好发展。另外,还应当将地质环境利用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发挥地质环境的长远性与战略性,使地质环境利用为推动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强化地质环境利用的技术性
在进行地质环境利用的过程中,要注重现代技术的应用,以此提升地质环境利用效果。同时,还需要实施“互联网+地质”的战略,实现地质环境利用的网络化。并做好地质环境利用的开发工作,深入研究国家实施的重大工程,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不仅要实现地质环境利用的经济效益,还应保证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4、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
工程地质环境安全体系的建设应在地质环境相关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对其风险性和可能发生的概率进行预计,然后科学地开展建设工作。此外,在建设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注意事项和相关要求,立足长远,建设科学的、系统的、规范化的工程地质环境安全体系,使其充分发挥服务性和基础性的作用。
结束语
由于前些年人们的意识较差,对地球的自然环境破坏较大,随着地球变暖,自然灾害也频繁发生。在此背景下更需要我们做好防治工作,随着科技手段的提升我们应对的措施也会越来越多,要做到多观察、多检测、多做预防工作,利用所有可能利用的环境制造有利条件,灾情出现时不慌张,迅速响应,将损失降到最少。尽可能建立防范工程,向自然灾害发出挑战,主动治理灾害区域,变废为宝,做好绿化工作,为大自然增加绿色,和平相处,也努力将我们生存的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韦仕川,栾乔林,黄朝明,谷秀兰.地质灾害防治的土地利用规划软措施研究综述及展望[J].自然灾害学报,2014,03:159-165.
[2]程伯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4,S1:147-151.
[3]杜青松,武法东,张志光.煤矿类矿山公园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对策探讨——以唐山开滦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1,04:127-132.
[4]王文庆,朱玲玲,李超.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利用探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04:179-180.
论文作者:谢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地质论文; 地质灾害论文; 环境论文; 灾害论文; 发生论文; 工作论文; 警报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