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 目的:将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用于ICU危重患者中,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ICU收治的73例危重患者分为1组和2组。2组行肠外营养常规护理,1组行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护理,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1组干预后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与2组相比,相对更高,差异显著(P<0.05);1组ICU住院时间与2组相比,相对更短。APACHEⅡ评分相对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ICU危重患者行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缩短ICU住院时间,提升生理状态,值得应用。
【关键词】 ICU危重患者;鼻肠管;肠内营养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5-0051-02
Clinical nursing experience of early application of nasointestinal tube for enteral nutrition in enteral patients in ICU
Zhao Shu.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Sichuan 61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in early critical ICU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73 critically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ICU of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wo groups received routine parenteral nutrition and one group underwent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nursing. The nursing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Albumin and prealbumin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1 group than that of in the 2 groups (P<0.05). The ICU stay in the 1 group was relatively shorter than in the 2 groups, and the APACHE II score was relatively lower (P <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early nasointestinal nutrition nursing on ICU critical patients is significant,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the body, shorten the ICU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improve the physiological state, which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ICU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Nasal intestine; Enteral nutrition
ICU危重患者具有病情重的特点,对临床护理要求较高,大部分患者伴意识障碍、昏迷等症状,无法自主进食,容易出现脱水、营养不良等现象[1]。因此对ICU危重患者加强营养支持对改善其营养状况、提升耐受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护理用于ICU危重患者中,旨在探讨其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数据收集时间在2015年9月—2017年4月,对象为我院ICU收治的危重患者,共73例,以营养支持方式进行分组,分为1组(n=37)与2组(n=36)。1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23~75岁,平均(53.61±5.43)岁。2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24~76岁,平均(53.63±5.45)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均符合ICU接受标准;年龄>18岁;预计生存期>3个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者;预计生存期<3个月者;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近3个月使用过抗生素治疗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3 方法
两组均以摄入热量30kcal(kg·d)计算,2组行常规肠外营养,给予全肠外营养液静脉输注,2500ml/d,于12至24小时内缓慢输注完毕。期间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管道护理等。
1组行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置入复尔凯鼻肠管,置管24小时后对患者鼻肠管行X线检查确认,鼻肠管进入空肠后行肠内营养支持,经鼻肠管给予瑞素行持续泵入,初始泵入速度在20至50ml/h左右,观察患者胃肠道反应,随后每间隔4至24小时,增加10至25ml,3至5天后泵入速度增加至100至125ml/h。D1泵入量为所需的四分之一,每天递增四分之一至全量,通过肠外营养对不足部分进行补充,两组均持续营养支持1W。
护理干预 (1)对清醒的患者进行心理、生理状态评估,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通,多与患者沟通,告知营养支持的目的、作用、可能出现的不适,耐心解释原因,提升患者配合度。(2)抬高患者床30至50°,协助其取半卧位,鼻饲完后保持该体位30min,避免出现反流引发呛咳、误吸等现象。定时清理患者口腔,保持呼吸道畅通,缓解黏膜干燥。妥善固定管道,每日进行检查胶布并及时更换,避免因汗液等原因导致滑脱。(3)加强对营养液、管道的管理,输注期间妥善固定管道,并做好标记,避免出现移位、扭曲等现象。定时清理管道,避免出现堵塞、污染。控制营养液温度于40至40℃之间,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营养液。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变化。比较两组干预后ICU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分数越低,表明患者生理状态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分析软件为SPSS12.0,(x-±s)表示计量资料,配对t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白蛋白、前白蛋白变化
1组干预后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高于2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白蛋白、前白蛋白变化(x-±s)
3.讨论
ICU危重患者具有病情重、进展快的特点,常出现全身代谢紊乱等现象,且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加上部分患者存在意识障碍、昏迷,使得进食困难,容易引发不同程度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对康复造成一定影响[2]。因此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营养支持对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康复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常用的营养支持包括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过往临床对ICU危重患者常使用肠外营养支持,但此法不符合生理,长时间肠外营养支持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肠粘膜萎缩,出现肠道内定植菌群移位现象,增加感染的风险[3]。此外肠外营养支持通过深静脉置管会增加导管相关性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的风险。肠内营养支持与人体生理过程相符,通过鼻饲管进行营养支持,可促进肠蠕动,恢复排泄功能,可有效维持肠道黏膜功能及结构,减少肠道内毒素吸收,对肠道内菌群、毒素移位现象进行组织,进而降低感染风险[4]。血浆蛋白水平可直接反应机体蛋白质营养情况,利于对患者病情程度及手术耐受进行评估[5]。本次研究中,对患者行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后,其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提升,提示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集体营养状况。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后,其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APACHEⅡ评分显著降低,提示肠内营养支持在ICU危重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对ICU重症患者行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与生理状态,提升免疫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快速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曹静,方安帅,李威.ICU危重患者早期应用鼻肠管行肠内营养的疗效及护理[J].海南医学,2017,28(11):1886-1887.
[2]周小玲.鼻肠管在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654-656.
[3]聂许妹,梁朝矿,黄承吨.危重患者术后应用鼻肠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J].黑龙江医药,2016,29(4):791-793.
[4]李彩红.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行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J].甘肃科技,2016,32(10):127-128.
[5]肖百芳,张彦峰,罗伟雄,等.经鼻空肠管早期行肠内营养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2):1817-1818.
论文作者:赵书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7
标签:营养论文; 肠管论文; 患者论文; 危重论文; 白蛋白论文; 两组论文; 现象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