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妇幼保健院(威海市立第二医院 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医务科 山东 威海 264200)
【摘要】 经济的增长,带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医院在做好病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用计算机技术促使此项工作在方式方法上也发生一定的变化。借助计算机技术,医院并按惯例从过去的手工转变为电子形式。电子病案必须有信息技术的支持才得以维续。在互联网技术平台内,采用挖掘数据库或数据库的方法作为其支撑。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为病案管理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与可靠性带来一定隐患。本文就病案管理信息化特征与风险防范展开论述。
【关键词】病案管理;信息化特征;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387-02
病案是医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档案资料,同时也是患者与家属寻求医保与经济利益的根据。如果发生医疗纠纷,病案也是展开司法鉴定的依据。医疗事故处理与病案管理中就明确说明了,患者可复印病案。通过保障患者的复印权利,也就充分说明了要求医院病案必须具备应有的公开度与透明度,需规范化管理病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病案管理已经逐渐从过去的手工方式转变为信息化与电子化的模式。在多变的互联网平台内,就需要根据病案管理信息化特征加强风险防范。
1.病案管理信息化特征
经济增长,就会带动社会环境的变化,环境的改变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下,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各类工作适应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计算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多,病案管理也逐渐呈现出信息化特征。
1.1具备储存与管理方法
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整个期间,应用信息化技术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还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医院在展开病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进行管理与储存,这样就能够预防手工操作引起病案丢失,同时还能够节省病案存储的空间,有效减少医院管理成本的支出[1]。应用信息化技术,也就意味着在医院的局域网内可实现并按信息共享,有助于医务人员对就医患者病案的查询,促使医务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提供信息平台
人们的档案意识与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患者来院就医,就要求医院为其提供全面开放的医疗服务,能够为患者提供检查、诊断、治疗与护理整个过程的病案信息,且还提供针对性的咨询服务。在这种多变因素环境共同影响下,应用信息化技术,可完善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还有利于卫生管理部门对医院的管理,促使医院能够不断提高诊疗服务水平。
1.3 数据挖掘与数据库有助于病案管理开发
一般情况下,患者的病案必须具备应有的完整性、信息性、规范性,以便可以为医务工作人员提供更多关于患者个体化的信息资料,为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诊疗服务。要想病案信息的利用率有所提高,就必须借助数据管理与挖掘技术,收集、整理和分析并按信息,建立不同层次的病案管理信息资料库。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可利用不同种类的挖掘方法,如聚类与回归等。提高病案管理水平的同时,必须要求病案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尽可能的满足患者对病案信息的知情权。
2.病案管理信息化风险防范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社会各行业应用信息化技术,同时也为各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医院在病案管理的过程中,应用计算技术就必须对各类风险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方法。
2.1 主观风险防范
就主观风险防范来说,主要有三点,首先,泄密风险防范[2]。任何患者的病案资料都具有真实性,且详细、客观又完整的记录患者就诊与治疗的情况,是临床治疗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基础性资料。属实的病案信息资料可保证患者医疗费用报销的权利,同时也是司法处理纠纷的根据。但是信息资料必然涉及患者隐私。就此,在病案信息化管理期间,必须保护好患者的隐私,预防病案信息资料被非法窃取。在日常管理中必须注意网络安全。预防资源共享与传递的时候出现信息泄露的情况。工作人员必须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密文,预防信息资料被篡改,保障病案信息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其次,可抵赖性风险防范。病案信息资料是记录患者就诊过程的载体,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的同时,还可为医护人员提供保障。病案信息资料记载的内容与登记的时间不能抵赖,具有防范抵赖性风险。且利用数字签名的方式来确认医务人员在虚拟环境中的身份,从这就保障医务工作人员各项操作程序的规范化。最后,完整性受损风险防范。患者就诊的整个周期内,病案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数据资源,同时也是相关管理部门对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评估根据。因此,在病案管理工作开展中必须保证病案资料信息的完整性。提高医务人员对病案质量意识,尽可能的减少对病案资料造成缺损。
2.2 客观风险防范
在病案信息资料管理期间,整个信息系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信息管理系统是利用信息系统多项功能展开管理,以便保证医院各部门的各类工作能够正常操作。但是在病案信息资料管理的过程中,如果系统程序运转出现异常,就有可能出现数据丢失的现象[3]。因此,医院必须对系统运行进行维护,保证系统可正常的运行,预防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基于此,可通过备份病案信息的方式。为避免后期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工作人员可在管理病案信息资料的时候做好数据备份与恢复。这样即便出现意外情况,可恢复病案信息,避免遭受损失。同时还应注意对病毒的防范。整个系统与互联网本就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非常容易受到侵扰。因而,需要对病毒加强防范,避免泄露患者的病案信息资料。可在医院局域网设置防火墙等技术。
3.结语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信息化水平持续性提高,医院的病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完善医院的病案管理工作,加强各类风险防范,保障患者的隐私与权益,对医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波.病案管理的信息化特征及风险防范措施[J].山西医药杂志,2014,12(7):830-831.
[2]徐燕玲.病案管理的信息化特征以及风险防范[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2(17):40-42.
[3]杨凌燕.病案信息化过程中质量监控及风险防范[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3,19(5):8-11.
论文作者:赵国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1
标签:病案论文; 患者论文; 信息论文; 医院论文; 风险防范论文; 资料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