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对策分析论文_王永燕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对策分析论文_王永燕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32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造价预算工作是整个工程施工当中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直接关系到了整个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做好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对保证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保障,施工单位需要对其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存在问题;控制对策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算工作对于建筑工程项目十分重要,企业需要科学管控项目的各个环节,深挖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根本原因,从源头上消除造价超预算的基本原因,建立健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问题,加强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工作,降低建筑工程建设成本超预算的概率,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1进行工程造价预算的意义

企业的实力是发展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企业的经济实力,经济越雄厚,在行业中的地位就越高,其话语权就越有力。准确的工程造价预算能够在企业的成本投入中减小不必要的支出,控制整个工程的总支出,一定程度上为工程的开展铺平了道路,以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工作人员在进行工程造价的预算时,都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偏差,如果预算与实际支出成本差额较大,那么其对企业来说就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范围,造成利润的减少,甚至出现赔钱的情况。现在大多数企业都设立了专门的预算部门,对工程造价进行专业分析与计算,争取实现准确的成本预算,对超预算进行有效管控,展现出企业的实力,让企业工作的开展更加具有科学性。在工程造价的预算上做到有效控制,能够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力度,让施工更加具有专业性,在减少投入的同时,也能实现工程质量的提高。

2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不科学

在对建筑工程实施预算编制工作当中,其中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具体状况进行了解和调查,因此这就造成了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编制工作无法全面落实。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当中会存在建筑工程超预算等不良问题,这一问题直接造成了其造价预算数据无法展现出建筑工程的实际经济支出以及真实的收入费用,如果不能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对建筑工程的经济预算进行编制,那么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工作形成不良的影响,无法发挥出造价预算工作的真正效果。

2.2工程变更因素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

当前在建筑工程的预算工作当中很多情况下,建筑工程的项目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施工单位所涉及到的施工问题也比较复杂。其中在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内部,尽管在造价预算工作当中充分考虑到了整个社会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施工材料价格变化等方面因素,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开展过程当中,由于整个施工周期较长,造成了在漫长的施工周期范围内会出现一些工程变更等不良问题,直接造成了工程预算数据和实际工程的资金数据存在差异进而会出现超预算的问题产生。

2.3建设单位没有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在建筑工程的实际开展工作当中,由于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同时整个建筑施工的流程也比较复杂,如果在实际的工程开展过程中产生的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问题,施工现场不能及时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和信息反馈,那么这个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造成的建筑物工程单位在资金的使用程度上会受到大量的浪费,这一问题也会直接造成工程超预算问题的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完善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建议

3.1严格规范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

建议建筑企业在有关制度标准的帮助下,完善当前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比如可以通过建设专业的管理队伍严密管控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预算编制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手段进行造价预算管理。建筑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关于编写负债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部门,完善该部门的造价预算职能,帮助该部门充分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的选择,升级工程造价管控能力。注意在预算编制部分将方案与图纸考虑在内,依据相关标准进行施工,不私自修改方案、材料、工艺等。如果实在需要修改需要进行上报和备案,通过应急方案进行造价控制。比如,利用BIM建模技术分析、计算、整理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信息数据,保证工程量清单编写的精准性。建议造价预算的编制人员对市场信息的变化信息了解和掌握,将工程项目的数据和项目收费标准相互结合实现造价预算编制,保证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3.2全面实现造价预算管理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问题,建议建筑企业将造价管理工作贯穿到工作的每一部分。全面的造价预算管控工作时确保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前提。在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建设企业必须加强对工程项目的造价预算管控工作,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制定相关工作标准规范造价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在工程管理过程中需要控制多种人为因素造成的造价方案变动情况,比如合同变更、环境变更、工作人员影响等问题。另外,现代化的造价预算管理需要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结合现代化的技术方式创新项目管理模式。因为信息化的造价预算管理可以实现公平、公正的造价管控原则,保证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监督,达到建筑工程项目造价预算全面管理的目标,从源头上减少工程项目的实际建设成本,减少工程造价的超预算发生概率。

3.3注重设备、材料的价格变动

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容易受供求机制的影响,无法预测详细的价格变化,会影响实际项目的有序开展。当前工程造价预算评估人员在计算市场、材料价格时需要依据价格变动留置出余地:(1)在选择施工材料、控制材料用量时,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把控建筑材料的使用比例,科学合理的运用每种工程材料,防止因为浪费材料导致超预算现象的问题;(2)工作人员在购置材料时需要充分了解施工过程具体材料的使用量,依据现场实际的施工进程制作科学的材料采购计划,结合该计划进行建筑材料的购置。这种做法可以节约一部分建筑材料,还可以预防预算超支现象的发生。

3.4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若想提升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重要素质需要加大员工培训力度。结合当前的法律法规组织造价预算编制人员参加培训活动,帮助管理人员了解先进的造价预算编制办法。比如,建筑企业可以邀请或者聘请专家为企业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员工的个人素质。或者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对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予以奖励,对于态度不够端正、表现较差的员工予以批评或者惩罚,督促造价预算工作人员的学习热情。

3.5减少设计变更问题

减少设计变更为题主要由包含以下几方面:(1)需要有专门的审查小组负责设计审查工作,保证设计方案的清晰性与合理性,围绕设计内容展开综合讨论与分析,对于设计中不合理的问题及时修改调整;(2)建立健全设计变更风险评价体系。由于设计变更会随着工期和施工材料而改变,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的设立可以减少设计变更的风险系数。因此,风险评估的工作人员需要依据建筑市场的具体变化,分析设计变更内容。比如,在工作中清晰划分变更对象的权限和相关责任,确保工作内容的完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施工管理过程当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切实做好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一旦产生超预算的情况,要及时找到超预算的原因,同时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应对,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保障造价可以得到合理控制,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白利斌.探讨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中国住宅设施,2019(9).

[2]吕怀雷.探讨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措施[J].居业,2019(8):131-132.

[3]冯香云.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探讨[J].科技风,2019(22):118.

论文作者:王永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对策分析论文_王永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