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岩汪湖中学
关于“阅读与写作”这个话题,之前,我是诚惶诚恐,便束之高阁。可是,自从接管五、六年级的阅览课后,我发现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问题实在令人堪忧!例如:有的姗姗来迟,有的急于完成其他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老是阅览《意林》《漫画大王》《幽默与笑话》绘画类或作文类期刊。一旦写读后感时,就光顾“笑”了;或者将每篇《作文》后面的“评语”据为己有、应付了事;有的虽乳臭未干,却对谈婚论嫁之类的内容煞有介事;有的三言两语或杂乱无章,不知所云......于是,我便有了写点什么的冲动。
关于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学校功课门类虽多,但范围较狭窄,拘束颇多,往往是为了预备考试而读,不免索然寡味;而兴趣需要逍遥自在地发展。培养读书兴趣,就应该从阅读课外书籍入手。“书,要算是人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道路上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高尔基)例如:伟大领袖毛泽东——原本一介书生,虽然不会打枪耍刀,但创造了打天下、建立新中国的奇迹!他的胆识、谋略、魄力等,与他酷爱阅读、博古通今是分不开的!“一所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那就是学校。”(苏霍姆林斯基)也就是说,没有阅读的学校,它是不合格的学校,没有阅读的教育,它是痛苦的教育;有阅读的孩子,他(她)就有底气、从容、自信,既不惧怕应试、也能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有阅读的教师,他(她)既有底蕴、又有灵气,既不再为分数名次而活着、又有幸福完整的生活。
关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学实践表明:语文读写能力的获取,重要的途径还是来自广泛的课外阅读;没有相当的语汇量和句式,没有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没有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情操的陶冶,是难以实现的!例如:我接手的五、六年级的阅览课,尽管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起初,他们只会写简短的日记或者纯粹的摘录;但随着上图书室、阅览室课外阅读量的增加,加上我的指导,他们逐渐步入正轨,会写点读后感了。我之前“出版”的《学生作品》,与其说是我大刀阔斧的“矫形”,倒不如说是我脱胎换骨的“重生”;现在我只需“蜻蜓点水”即可。由此可见:在学好文化功课的前提下,从小培养阅读的浓厚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对提高写作水平是大有好处乃至前程是不可估量的!
关于书籍的选读。书是读不尽的。若多读一册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册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而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且每个人的天资、兴趣、环境、职业各异;所以,课外阅读须慎重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么,什么是有价值、必读的书籍呢?“我们可把需要读的课外书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领袖的经典著作,古今中外优秀的文艺作品和杰出人物传记,社会和自然科学论著等;二类是,名目繁多的报刊杂志中的精华时文;三类是,与课内学习有关的参考书或文献。”(《语文学习面面观》)也就是说,关于课外书的选择不能掉以轻心:既要选择思想性好、艺术性高的读物阅读,又要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重要的是,每个人要在浩瀚的书海中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构造自己的罗盘;通过阅读适合自己的好书,“给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
关于读书方法。第一,善读,凡是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三遍:第一遍,快读,即“骑马观花”,着眼全篇大意与特色,扫通字词障碍;第二遍,慢读,即“牵马漫游”,以质疑的态度衡量书中的内容,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第三遍,细读,即“驻马赏玩”,以独到的眼光挖掘书中的内涵和妙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二,善记,“记”包括记录和背诵两个方面。无论清代的郑板桥还是现代的老舍,或是国外的列托尔斯泰等,尽管他们才华横溢、独树一帜,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善记”。有句谚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即“心记不如墨记”——一个人的脑子再好使,也不可能把数年前发生的事情、读过的好词好句好文章记得准确无误;而读书笔记就可以帮助清晰地回顾这一切。关于背诵,尤其是免不了应试教育的学生来说,特重要。例如:晨诵《中华经典诵读》《古文观止》《全唐诗》等,孩子们不仅可以与黎明共舞、陶冶性情,还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深深领会到掌握语文知识、理解诗的精炼语言艺术,对其中的语汇典故、修辞比喻、表现方法等如临其境、潜移默化、信手拈来;否则,书到用时方恨少;更何况,考场上是不允许携带书籍的!
无论采用何种阅读方法,适合自己的阅读,才是最佳的读书方法。
关于写作体裁。文体的分类虽多,但我只想谈谈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一)读书笔记,既不是断章截句地摘录,也不是全盘吸收;而是把所读书中的重要观点、典型事例、精彩的句段、名言妙语、谣谚典故和史实等有用的、有趣的、有启发的内容,及时地、分门别类地摘抄在能收藏的笔记本或卡片上。为了便于今后查阅引用,最好标明材料的出处;为了日后还清晰可见,就务必用碳素墨水钢笔或黑色中性笔写工整。(二)读后感。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读后感。我们平时读书,思想上有时会受到启迪,感情上有时会受到触动,统称为读书的感想;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并加以阐述,写成一篇属于自己的文章,即读后感。
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指导。读后感的写法虽多,而我要讲的是“对照式”,即争对原文中的某一点,联系个人实际或社会现象进行议论(议论就是谈感受)。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虽然可以从不同角度引出不同的感想,确立不同的论点;但作为初学者,最好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即可。
例如:第一段开头,开头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开门见山”是作文中最简单的开头法。同学们可以直截了当地把阅览的时间、地点(阅览室)、人物(班级、“我”)、内容(所读文章名及其书名或期刊名,且务必是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的)交待清楚即可。段末加一句“我大开眼界”或“我受益匪浅”之类的语句更好,可以引人入胜。第二段简述原文内容,引用原文的观点、原理或发生心理共鸣的语言也可:既让别人知道你的感想由何而生,又不至于让你下文的“感”成为空中楼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简述的时候务必略去与感想无关的内容,突出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第三段联系实际(详写),即读了这篇文章后,对照前面的“简述”,你联想到了学习、生活、思想等本人实际或者耳闻目睹的社会现象并加以叙述。但不能脱离所读原文天马行空,既要彼此有关联,又要力求新颖;并加以议论,触景生情、有所“感”悟。议论的语言务必是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切忌虚情假意、胡乱编造。第四段结尾,你可以把你对所读文章的看法、体会、收获或悟出的道理揭示出来,把你写读后感的目的“亮”出来,即“画龙点睛”。
“四段”之间,既要注意“一环紧扣一环”、“形散神聚”,又要注意语句流畅、语意明白、句与句之间的连贯、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结构的完整,还要注意字迹工整、没有错别字。叙述有目的,议论有来由,详略得当,叙议统一,论点鲜明,清楚明白;好的读后感应当真情实感,有时代气息。这就需要反复地细心检查、琢磨、修改,认真誊正。
由此可见,写作与阅读,如鱼得水、密不可分。关于课外阅读,关于学校图书管理工作,希望能得到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更进一步的理解、支持(不要动不动就没收学生借阅的健康有益的图书,扼杀他们阅读的权利和兴趣);希望班级阅览课能得以普遍开展,希望“书香”名副其实地溢满校园(七、八、九年级也应该开设阅览课)!
论文作者:詹秀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读后感论文; 自己的论文; 目的论文; 感想论文; 议论论文; 兴趣论文; 学校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