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新闻采访报道贴近听众的途径探讨论文

广播新闻采访报道贴近听众的途径探讨论文

广播新闻采访报道贴近听众的途径探讨

黄学林 安徽广播电视台

摘要: 在全媒体时代高速发展背景下,传统媒体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挑战。内容是新闻的关键,同时需要进行快速传播。因此,为了在激烈竞争中取得更理想的发展前景,广播新闻采访报道应真正做到贴近听众,通过不断的创新完善来赢得更多听众的青睐与认可。

关键词: 广播新闻采访报道;贴近听众;途径探究

新闻报道是记者等新闻工作者呈现事实真相的手段,而要想为受众呈现更严谨的报道,新闻采访便是至关重要的一种方式。所以必须要实现新闻采访、报道的科学、灵活引用,将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充分突显出来,以此来为受众呈现出质量更高的新闻内容。尤其是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背景下,公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也随之不断增加,不同于电视网络新闻,广播新闻没有直观的表达形式,所以其采访报道必须要做到贴近听众。

一、完善广播新闻定位与选择来贴近听众

听众是广播最终的服务人群。而对于广播新闻来讲,为公众更完整、真实的将发生在周围的一些社会热点的新闻呈献出来是其最终目的。对于不同类型的广播节目来讲,其拥有的受众人群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获得更多听众的青睐,就必须要基于对实际情况的综合分析来对广播节目各阶段的定位,以及新闻内容的具体选择做出恰当调整。节目定位应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特点,且还要对好难听众的个人喜好做出充分考虑,但不论怎样,除了要着重从节目定位这角度来慢慢走近听众之外,也要最大限度地避免陷入媚俗的困境。同时,对于指导社会舆论这一积极影响的充分发挥,广大广播新闻工作者也要给予足够重视,在积极服务大众的基础上,还要履行好相应的社会义务与责任[1]

目前有关“一带一路”的传播研究仍然摆脱不了方法论上的民族主义。方法论民族主义是社会理论研究中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指的是对社会的思考脱离世界历史和世界体系来讨论民族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的思维定式,也即把民族国家作为“最终的分析单位和定界社会科学中的现象和问题的边界”的方法论偏差。[10]对“一带一路”的思考,尤其要克服这种方法论上的局限,要把“一带一路”问题放在世界历史和世界体系中思考,找到坐标和准确定位。

节目定位在听众范围上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广播新闻选择是否合理与听众数量也有着密切联系。所以说,新闻选择除了对听众人群各阶段收听喜好做出综合分析、充分满足其八卦心理之外,其新闻内容也要将社会影响力的充分突显,灵活选择各类社会热点。除了要恰当融入社会各阶段之间的矛盾之外,不同于常人的明星公众的动态八卦也要融入其中,但不论何时,最重要的都是与社会相关的“大事”。这样的选择既可以体现出广泛范围,也能够确保听众猎奇心理的充分满足,最重要的是可以将广播节目的品位充分显示出来,能够给听众社会品味的形成发展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真正贴现出贴近听众[2]

二、引用适合的采访与宣传技巧来贴近听众

首先,针对采访技巧来讲。对于新闻报道的完整制作呈现来讲,记者现场采访不仅是初始环节,也是在最快接近新闻真相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要保证新闻时效性,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在第一时间赶到新闻发生现场,同时新闻报道效率的高低,也是能否对新闻新鲜性提供有力保障的关键。为此,其新闻记者要重视自身良好的观察力的培养锻炼,能够结合具体情况引用更科学、适合的采访技巧,这样既可以使得新闻信息得到不断丰富,也能够促进新闻含金量的不断增加。也只有在充分保证真实性的基础上,快速吸引听众兴趣,才能够取得更深度贴切的传播效果[3]。对于一个合格的记者来讲,其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观察力、独特的眼光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胆识,能够在第一时间进入到还未查明情况的新闻现场,敢于挖掘更真实的新闻内容。另外,在实际采访中,记者还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对实践关键的准确把握,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新闻亮点。坚持不懈追求真相的毅力也是记者必须要具备的,尤其是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新闻采访环境时,记者要始终保持、坚持自己的本心和信念。对于听众不同阶段的喜好其记者也要给予全面、深入了解,这样就可以在采访报道中更恰当的筛选新闻内容。也只有在此背景下进行新闻制作才能够真正走进听众,才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听率,才能够获得更多听众的广泛青睐与认可。

在信息全球化、多元化高速发展背景下,广大新闻工作者应摆脱以往工作理念与模式种种束缚,树立以听众为中心的报道视角,将更鲜明、突出的新闻线索与对象快速寻找出来,同时还能够真正懂得从听众角度来进行各项报道的精心红安排。关键在于群众除了对事件发生原因、现状与结果做出了解之外,还要对其具有的社会意义给予鲜明体现。为此,在广播新闻采访中,基于对受众需求的全面了解,对报道深广度做出合理拓展,以此来促进评论影响力的进一步增强[5]

三、选取独特新闻视角来真正实现贴近听众

(2)用M15砂浆将实心板梁间的缝隙进行灌封填充,待实心板梁间砂浆强度足够后,在板梁上部钻孔,粘贴钢板并用锚固螺栓锚固,以增强实心板之间的横向联系。

四、选择更贴近听众的广播新闻宣传手段

其次,在宣传方式上。宣传也是广播新闻节目制作的关键环节。在经过记者、其他新闻工作和辛苦努力之后,怎样为听众呈现出真实性较为显著的新闻内容也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关注、探究的焦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被新闻标题所吸引,听众也不例外,亮眼的题目,或者是精美的配乐,以及多种描绘手段的引用,都是快速吸引听众注意力的重要首手段,这些也都是新闻宣传中应给予充分考虑的内容。也只有真正做到这些,才能够为听众呈现更具特点的广播新闻内容,才能够真正贴近真实生活状态,才能够获得更多听众的青睐[4]

海绵状淋巴管瘤的病理学主要为较大的呈现迂曲扩张的淋巴管形成,其聚集后就会形成蜂窝状结构,相比于囊性淋巴管瘤,其病灶囊腔明显减小。边缘呈现不规则状态,部分可顺着组织间隙进行延伸、包绕,和临近组织的分界比较模糊。此种类型在躯干皮下、四肢较为常见。病灶形态类似于海绵状血管瘤,但注射对比剂后,后者可见明显增强的情况,前者则仅仅会看见囊壁强化或无强化的情况。

对于新闻报道来讲,尽可能快速的将报道内容呈现给受众是最基本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不可能确保无论何时都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新闻。若无法实现对新闻第一时间掌握,就需要通过新闻亮点、切入点来吸引听众,以此来提升收听率。同时,新闻材料往往欧式非常有限的,要想获得更多听众的青睐,就要呈现出更独特的切入角度、看法,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节目特点充分突显出来。新闻报道一般都具有覆盖重复性,若报道内容千篇一律,不仅会导致听众产生厌烦、抵触情绪,也会与听众的真实情况相脱离,无法真正走进听众。但是若可以将新闻的独特切入角度,以及不同看法充分突显出来,便可以实现对听众注意力的快速吸引,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新闻的社会热度充分体现出来,才能够促使听众产生共鸣。同时,基于此,也能够引导听众从不同角度来对新闻本质做出深入探究,从而使得新闻真实性可以得到显著增强。这样既有助于促进广播新闻逐步的走进听众,也能够使得更多听众对广播节目产生更高的信任[4]

五、基于增强广播新闻的公信力来贴近听众

广播是服务于听众的,办广播的目的就是要让听众收听,若听众根本没有打开广播的欲望和兴趣,也就不用谈能否贴近听众了。对此,为了获得更多听众的青睐,广播新闻就要重视自身社会公信力的不断增强,也只有这样听众才能够真正产生收听的欲望。为此,其广播新闻工作者应注重一些技巧、手段的灵活引用,结合具体情况,适当增加一些录音,以及典型报道来对新闻内容做出进一步优化[6]。通过有机整合这三种报道,便可以为听众营造出身临其境的体验,这样既有助于新闻社会公信力的不断增强,也能够逐渐赢得听众信任,才能够真正做到贴近听众。

新闻的真实性可以说是其根本所在,通过不断增强新闻社会公信力也能够帮助广播新闻赢得更多听众的信任。在日常工作中,怎样以更具有吸引力的方式,将记者投入了大量时间,以及精力采集的新闻内容更好的呈现给听众也是新闻工作者关注、探究的焦点问题。广播作为一种声音交流,虽然没有电视网络那种直观的呈现方式,但其具有的可以与听众直接互动等独特优势也是不容忽视的,能够为听众更真诚的传播新闻,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走进听众,实现与听众的深入交流。为此,在广播新闻制作过程中,为了获得听众的长久青睐,就必须要注重新闻出彩点、亮点的适当增加,进而在新闻宣传中进一步刺激听众的听觉兴奋点。

六、结语

综上所述,广播新闻作为一种侧重于听觉效果的文化,面对日益激烈的现代媒体竞争,其发挥的舆论引导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突显。同时广播新闻肩负的传达思想、培养大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是不容忽视的,广大广播新闻工作者应给予足够重视,且还要结合具体情况,积极探索出更新颖、科学的采访方式与技巧,真正做到贴近受众。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呈现出受众满意的新闻报道,拓展出更理想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楠.广播新闻采访报道贴近听众的途径[J].国际公关,2019(05):33.

[2]邢孔其.广播新闻采访报道贴近听众的途径[J].科技传播,2019,11(08):46-47.

[3]马玉菲.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技巧的探讨[J].新闻传播,2017(22):109-110.

[4]曲鹏飞.广播新闻采访报道贴近听众的途径[J].传播力研究,2017,1(06):154.

[5]罗汝升,钟浩予.浅析做好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的方法[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0):228.

[6]吕国君.广播新闻采访报道如何贴近听众[J].新媒体研究,2016,2(16):165-166.

标签:;  ;  ;  ;  

广播新闻采访报道贴近听众的途径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