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宾斯报告》到《迪尔英报告》——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战略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国论文,高等教育论文,路径论文,迪尔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与战略,必须解析《罗宾斯报告》(Robbins Report,1963)和《迪尔英报告》(TheDearing Report,1997)这两个纲领性文件。 只有在分析这两个文件已经、正在以及将要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才能全面地把握英国高等教育从宏观制度设计到微观课程改革的系统变迁与发展趋势。
一、《罗宾斯报告》与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罗宾斯报告》是对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英国高等教育发展所作的预测和规划。报告系统阐述了关于高等教育的目标和原则、 1962年英国高等教育现状、英国高等教育和其它国家相比较的情况、对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预测与设想、经费问题、管理机制和各部门的职责等一系列的英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的问题问题。[1] 此后三十余年间,英国高等教育从办学方针、制度设计、发展策略,到经费投入机制、管理运行机制以及大学的设置、规模、监控、评价等各个方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可以认为,《罗宾斯报告》是英国高等教育从传统模式走向现代模式、从精英型走向大众型的转轨宣言书。
1、高等教育制度趋于民主化,由贵族教育向平民教育转型
《罗宾斯报告》开宗明义地提出,高等教育的目标是改变培养传教士、法官、律师和医生的传统,向为人们提供在社会生活竞争中需要的技术和才能服务;国家办学的方针首先是使那些有能力、有条件、有愿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获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后被称为“罗宾斯原则”)。英国的高等教育由此开始走向平民阶层,教育制度也告别传统深厚的贵族模式,进入现代化、民主化、多元化的现代模式。不同性别、阶层、种族的学生以及成人学生、非全日制学生、残疾学生进入大学校园,成为教育民主化、多元化的最好标志。到1996~97学年,与60年代相比,接受高等教育的女生的比例翻了一番, 由占学生数的25%增长到50%;18~20岁的少数民族学生占到学生总数的12.2%(同龄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为7.3%);残疾学生占到全日制学生总数的3.6%;非全日制学生占到学生总数的28%;成人学生占到58%;社会阶层中管理(及以上)阶层(AB)、白领阶层(C[,1])、产业工人(及以下)阶层(DE)背景的学生分别占到36%、34%、30%;学生上大学之前的社会经济状态中全日制学生、全日制的儿童看护者、全日制雇员、失业者分别占50%、3%、35%、7%和5%。[2]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69年成立的公开大学(Open University),它通过通信、电视、广播以及互联网进行教学,主要为失去上大学机会的成年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入学时不强调是否具有正规学历,凡21岁以上的青年均可报名入学。公开大学开创了当代高等教育教学方式现代化之先河,有效地推动了“罗宾斯原则”的实施,并以其形式之新(集当代通讯与信息技术之大成)、范围之广(学生年龄从18、19岁到80、90岁,且妇女、中下阶层和残疾人的参与率高)、规模之大(90年代以来在校生一直在十余万之众)成为英国高等教育制度大众化、平民化的标志,也被世界许多国家所效仿。
2、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
《罗宾斯报告》发表后,在其“罗宾斯原则”的鞭策下,英国政府采取将学生人数与教育经费挂钩以鼓励高校扩大招生的政策和创办新的高等院校的举措,促使高等教育进入规模扩张的快车道。至1997~98学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由1963年的12万发展到170万, 高等学校的数量由30所增至190所,相关年龄组(The Relevant Age Group)入学率由8%增至32%。按照马丁·特罗(Martin Trow)的观点, 当一个国家的适龄青年入学率超过15%时,其高等教育的性质即转变为大众型。显然,英国已完成了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的转型。[3] 这种转变可以1987年为分水岭,在此后至1992年的5年间, 英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十分迅猛,适龄青年入学率由14.6%急剧升至27.6%。[4]
3、高等教育结构趋于多元,形成多层次、多规格的教育体制
作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祥地,英国一直恪守高等教育即大学的观念。而《罗宾斯报告》对高等教育内涵的解释却极具创意,它包括了所有中学后的大学、教育学院、高级技术学院所提供的教育。这样的高等教育不只是正规的学位(Degree)教育, 也包含各种非正规的证书(Certificate)课程和专业文凭(Diploma)教育。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方面人才的需要和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英国政府致力于推动高等教育体制的多元化改革。例如,1963至1968年间成立了10所有别于牛津、剑桥等古典大学的新大学;1969至1973年间创立了30所多科技术学院(Polytechnic),以加强面向各层面人士的、 非全日制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根据1992年的《高等教育法》多科技术学院全部升格为大学);70年代,则把师资培训纳入继续教育框架,调整、收缩、合并师范学院,以加强更加宽泛的高等继续教育。至80年代,英国已形成了包括古典大学、近代大学、多科技术学院、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开放大学的多层次、多规格的高等教育体制。英国学者Peter Scott 称其为综合了双重体制(Dual Systems)、二元体制(Binary Systems)、统一体制(Unified Systems)、分层体制(Stratified Systems)为一体的大众高等教育体制。[5]
4、高等教育系统日趋开放,形成鲜明的国际化特征
“罗宾斯原则”不仅促使英国高等教育系统向本国青年敞开大门,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来自欧洲大陆、非洲和远东的青年学生。英国政府为提高竞争实力而重视延揽海外人才的政策,英国大学靠浓厚历史传统建立起来的标准以及良好的质量声誉,对海外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为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基础。而海外学生带来的丰厚的经济回报又成为各大学致力于门户开放、竞争海外教育市场的直接动因。从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后期,由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政府的生均教育经费资助实际下降了40%,[6] 促使各高校将扩招海外学生的经济收入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补充(海外学生的学费是本国学生学费的5~6倍,每年由海外学生带来的收入达十多亿英镑)。1998年,英国的入境者中有30万人是学生(其中三分之一来自亚洲),英国高校的研究生中有23%来自海外。[7]英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路径, 增添了社会和高等学校的多元文化色彩,促进了社会消费,增加了教育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
二、《迪尔英报告》对新世纪英国高等教育的战略构思
为了检讨和评估《罗宾斯报告》以来的教育政策和发展状况,制定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框架与发展战略,英国政府于1996年2 月成立了以迪尔英爵士(Sir Dearing)为主席的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委员会。委员会经过14个月的详实调研,全面考察了英国和欧洲、澳洲的高等教育状况,于1997年7月23 日发表了题为《学习社会中的高等教育》的咨询报告(又称《迪尔英报告》)。该报告引起了英国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被普遍认为是自20世纪60年代《罗宾斯报告》之后第一个全面回顾与反思英国高等教育并对未来发展作出战略构思的纲领性文件。[8]
《迪尔英报告》由总报告、国家委员会报告、苏格兰委员会报告、14个分报告和4个附录组成,长达1700页。 报告就英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模式、结构、规模、拨款、面临的教育危机以及未来二十年的发展作出了详尽的说明、规划和预测,并提出了93项关于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建议。[9] 以下综合介绍该报告的主要立论、策略以及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最新进展。
1、关于今后二十年英国高等教育的预期
预测之一:《迪尔英报告》的基本立论之一是,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科学知识与技术的快速变化以及来自所有年龄层和所有社会阶层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大幅增长,英国将进入学习社会(Learning Society)。因此, 政府应该致力于通过高等教育为国民提供更多的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的机会,为终身学习创造一种社会保障。
预测之二:自60年代《罗宾斯报告》以来,外部因素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日趋明显。预计今后二十年外部因素(经济、政治、文化、信息技术、产业调整、职业变迁等)将对高等教育产生更多更大的影响。
预测之三:高等教育对于国家投资的回报率在6%以上, 且存在较大提高的空间:对于个人投资的回报率在11~14%之间。今后,高等教育将进一步显示其对个人和社会的良好投资回报。
预测之四:今后二十年高等教育的规模将持续扩张。 政府应取消1993年有关限制学生数量的规定。鉴于苏格兰和北爱尔兰适龄青年的全日制高等教育入学率已达到45%,应该预期把全英目前平均32%的全日制高等教育入学率提高到45%或更多。
2、关于英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问题之一:高等教育规模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仍不尽人意。尽管英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和教育民主化进程在《罗宾斯报告》之后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适龄青年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仍然低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欧共体和亚洲的一些国家:中高收入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是低收入家庭的两倍,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10]
问题之二:拨款增加与生均经费减少。在过去二十年中,尽管英国政府用于高等教育的拨款增加了45%,但由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数翻了一番,导致生均教育经费实际下降了40%。各大学面临的严重的经费短缺问题,已成为影响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重要因素。[11]
问题之三:学生的多样化与教育的一元化。高等教育的生源更加多元化,学生的文化背景、教育经历、入学资格、专业知识、兴趣特长、价值取向等日趋多样化,但是提供给他们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却没有多大变化,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12]
问题之四:对学习能力的新要求。高等教育还未能给予学生充分应付未来学习社会的能力,即面对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和专业领域知识变化迅速的现实,学生必须掌握的、用于毕业以后获取学习资源的能力(主要是指使学生掌握收集信息的技能)。[13]
3、关于迎接21世纪挑战的主要举措
举措之一:建立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新机制。在《迪尔英报告》的93项关于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建议中,有22项是针对教育经费问题的。这些建议主张,拓宽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建立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新机制。报告建议的主要措施包括: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大学拨款的增长比例要跟上GDP的增长比例; 政府应立即成立一项工业合作发展基金,吸引工业部门的经费资助高等教育;结束英国学生免费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历史,按照受益者分担教育成本的原则,自1998学年开始向学生收取学费(1000镑/每人/每年);进一步密切政府、拨款机构、质量保证署、大学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通过立法、评估等手段调节经费流向,改革资助条件与项目管理方式,提高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14]
举措之二:强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功能。 《迪尔英报告》有6项旨在强化新成立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The Quality AssuranceAgency for Higher Educaion)功能的建议,以期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同时确保教育质量。主要措施包括:要求质量保证署承担质量保障、公众信息、标准确认和证书框架的管理责任,并为各高等教育机构申请政府拨款制定可操作的规范;授权质量保证署与高等院校合作成立一个专家小组,制定质量标准,尤其是质量标准的最低要求;建立健全外部考官制度,授权质量保证署与高等院校合作建立一个全英学术人员信息库,作为评估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校外考官候选库:质量保证署应明确授权开课的标准,加强对学位授予质量的评估,对质量保证署已确认的未正确使用学位授予权力的学校,取消其授予学位的权力;建立一个公正、健全的涉及教育服务质量的投诉制度。[15]
举措之三:加强高等教育在地方和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在地方和区域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迪尔英报告》提出的重要策略之一。报告认为,没有任何公共事业可以自然而然地期待得到越来越多的公共经费的支持,除非它能够不断增强对社会发展的支持。因此,报告提出:高等学校要致力于对地方和它们所处的更广阔的区域的发展作出显著的贡献:高等学校对地方和区域的贡献应是多样化的,它包括通过科研究和咨询对地方发展提供支持、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吸引投资和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支持地方社区的终身学习需要以及作为文化中心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作出贡献;高等学校应该投标和竞争地方发展中的基金项目,以便及时了解并满足地方工业与商业的需要;要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能够得到和分享本区域高等学校服务资源的信息,这是学校与社会互动的前提;地方政府与企业要致力于帮助高等学校的学生和教师形成企业家的能力,以使他们更好地为地方服务。[16]
举措之四:加强通讯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通讯与信息技术(C&IT)的飞速发展给信息的存储与传递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并对高等教育的传统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迪尔英报告》充分关注到通讯与信息技术在今后二十年中对于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灵活性和管理水平的作用,强调要加强通讯与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其主要对策是:至2000年,所有的高等学校应该处于英国通讯与信息战略发展的中心地位;政府与拨款机构将帮助高等学校制订旨在策应通讯与信息技术变化的发展战略,切实提高高等学校对通讯与信息技术的全面开发能力和管理水平;需要与英国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相匹配的是,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材料和优良的管理,以满足学生和其他人员的需求:到2000~2001学年,高等教育应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使用网络桌面电脑,到2005~2006学年,所有学生都应拥有自己的便携式电脑。[17]
三、几点启示
纵观英国高等教育在《罗宾斯报告》和《迪尔英报告》之间三十余年的发展与变迁,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重视教育立法、宏观调研和战略规划
《罗宾斯报告》和《迪尔英报告》以其项目之全、分类之细、涉及面之广、调查之深入、前瞻性之强成为贯穿英国60至90年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指导今后二十年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框架。英国政府于1966年发表的《关于多科技术学院及其它学院的计划》、1972年发表的《教育发展的框架》白皮书、1985年发表的《90年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绿皮书、1986年发表的《1986~2000年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报告、1987年发表的《迎接挑战的高等教育》白皮书、1988年颁布的《教育改革法》、1991 年发表的《高等教育:一种新的构架》白皮书、 1992年颁布的《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等一系列文件,无不体现着政府通过立法、调研、规划等手段从宏观到微观对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与方向的有效调控。英国的实践表明,大众化伴随着多样化(Diversity )——模式多样化、学生多样化、背景多样化、学习方式多样化,因此,严格立法和全面规划更加重要。[18]我国正在迈向大众型高等教育,这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强。
2、重视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与评估
英国教育学者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伴随着数量的扩张,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十分关键的、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问题。[19]从体制与机制上分析,英国的质量监督与评估分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外部系统,包括大学基金委员会(Higher Education FundingCouncil,1988年前是大学拨款委员会)、国家学位委员会(CNAA,1964~1992)、协助政府实施质量监督的女王巡视团(Her Majesty's Inspectorate)、高等教育质量协会(HEQC,1992年成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QAA,1997年成立)、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NCCQ)和英国工业联盟(CSI);第二个是内部系统,包括大学校长委员会(CVCP)、学术审计处(AAU)、商业与技术教育协会(BTEC )以及各高等学校的内部监督与评估制度;第三个是新闻媒介的监督与评估,如《泰晤士报》每年一度公布的英国大学排行榜,对各大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发挥很大的促进作用。鉴于我国计划在201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的目标,进入大众型高等教育,有必要借鉴英国的经验建立健全我国高等教育的监督与评估制度。
3、重视通讯与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
1985年,英国政府发表的《90年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即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手段现代化问题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迪尔英报告》发表之后,英国的高等学校对通讯与信息技术给予高度重视,认为,通讯与信息技术为促进教学和科研质量,促进与二者相关的手段及其效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不仅预示着高等教育应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新技能,而且高等教育自身的方式也要发生变革。[20]各高等学校纷纷采取相应以策来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管理中的应用。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远程高等教育已在发达国家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网络学习方兴未艾,虚拟大学横空出世。中国作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充分利用通讯与信息技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应该是我们的战略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