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尹智慧

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尹智慧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蓬勃发展,该行业也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尤其近几年来,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引发了诸多的安全问题,而其中渗漏是影响建筑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旦发生渗漏,不但会使得建筑结构受到破坏,还会导致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受到影响。如果对渗漏问题不加以重视,会导致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并破坏其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只有充分重视建筑工程的防渗问题,并且将防水技术应用到日常的工程建设当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渗漏问题,保证建筑物的质量,以此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本文中,笔者将针对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桩头防水

引言:

在目前的建筑项目施工中,对其地下进行的防水施工,对于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需要施工方在具体的施工中,重视该项技术的应用,以此有效的提高其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居住服务。

1目前建筑工程行业出现地下渗水的原因

1.1施工技术的不规范性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工序非常多,对于这样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为了降低项目工程的投入成本,会雇佣一些小型的施工队伍来进行施工。但是由于小型施工队伍的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结构松散,分工意识和安全意识不高,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不能进行规范化的操作[1]。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时,不能够严格的按照图纸和工程设计来进行施工,随意性非常大,导致施工过程非常不规范,同时工序衔接不好,导致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这样的不达标的工程在投入使用后,由于结构和强度达不到相应的指标要求,容易出现断裂、裂缝、塌陷等问题,最后导致建筑工程不能再继续使用,地下渗漏现象严重。

1.2建筑工程的地下防水材料的保护不到位

由于对于地下防水材料的保护不到位,或者在工程中用到的堵漏材料或者堵漏层的施工出现不合理的现象,都会使得当工程投入使用后导致成品发生受损现象。建筑工程投入使用后,应该重点关注建筑工程的养护工作,一旦发生问题,应该及时的进行维修,如果补漏工作不能有效的展开,就会使得建筑工程的地下防水措施形同虚设,发生渗漏现象。由于人们不重视建筑工程防水防渗的养护工作,使得渗水问题不能在问题开始发生时便解决,使得渗水问题扩大化[2]。在设备投入使用后,由于没有一套完整的措施来进行维护和管理,导致其性能越来越差,情况恶化也不断加深,最终导致房屋建筑工程失去结构的稳定性,导致渗漏现象的发生。

1.3对建筑工程的地下地质结构或者细部构造重视不足

在对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系统进行设计时,对于地质的情况需要有足够的了解。由于施工单位不重视在施工前对建筑工程的地下地质结构或者细部构造的重视,使得建筑工程在进行地下结构的处理时没有按照合适的方法来指导施工。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对地质情况进行仔细探测,就会导致整个工程的设计没有整体性,缺乏规范性。在项目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在土质疏松的地区,会使得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渗漏风险大大增强。导致在施工后工程出现了施工缝、工程形变缝等问题出现。

2建筑工程地下防水的主要措施

2.1对地下工程的防渗

在建筑工程中,地下工程是建筑的基础部位,对于地下工程的防渗,即是工作的重点,也是工作的难点。对于地下工程的防渗工作,要保证工程的稳定性的同时,还要提升其防渗的功效。为了使得地下工程的防渗工作的质量落实到实处,要依据国家制定的标准来合理的选择铝防渗材料,并且严格依据施工设计图和技术参数来进行施工。

2.2混凝土的防渗

就目前的技术来看,应用混凝土进行防渗,是目前比较好的方法。利用混凝土进行防渗,能够充分利用混凝土的结构特点,不但能够很好的适应多变的环境,还能够对不同的天气和不同的气候做出良好的反应。通过这项技术,能够保证建筑工程具有非常优秀的抗压性能,从而整体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应用的非常广泛。不仅如此,应用混凝土进行防渗还能够简化养护工作,使得后期管理工作较为简单方便。在应用混凝土进行防渗时,要为施工做足准备,无论时间、浇筑还是压光、养护,都要进行规范的技术进行施工和操作,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规范性和有效性[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不断提升设计的质量

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工程的设计时,首先要对当地的地理状况进行实地的勘察,并且进行细致的校正,这样才能实现有针对性的防水防渗工程设计的规划和部署,保证布局设计的合理性,为防水防渗工程的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依据。要加强对于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保证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有足够的认知,不让方案为建筑渗漏埋下隐患。

2.4加强对于项目的日常养护工作

对于建筑工程防水防渗项目,在建设时一定要选择专业的施工团队来进行,保证施工人员的专业性,提升施工队伍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形成严格的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同时,在项目投入使用后,要安排专人或者专业的维护管理小组对于项目进行施工和维护,保证项目一经出现问题,马上解决,防止问题扩大化,重视对于项目的日常养护工作。

3建筑工程地下防水的具体施工方案

为了深入的探讨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在这部分内容中,将介绍具有较好防水效果的桩头防水施工方案和卷材防水层施工方案,下面进行具体的介绍。

3.1桩头防水施工工艺

在进行桩头防水施工时,主要涉及到对于桩头部位的剔凿施工、垫层、桩头基层、防水材料喷涂、防水砂浆、基层清理、含水量测试、防水层检测以及防水层保护等诸多的步骤。

(1)施工工程较为复杂,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相关的行业操作规范,保证浓缩涂料和纯净水在一小时内配置一次并且在施工阶段不再进行加水工作,保证施工时呈现稠糊状。涂料的厚度控制在0.8毫米到1毫米之间,涂层的数量应该大于两层。

(2)防水涂料刷选择半硬尼龙刷作为材料,在喷刷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记性材料的喷涂,保证喷刷过程的均匀,使得防水材料能够均匀的全部覆盖地下工程。

(3)在进行桩头防水施工时,不应该选在雨天进行施工,当施工时间为炎热的天气时,最好在施工时选择早晨、夜间、晚上等阳光不强烈的时间记性,这样防水涂层不容易发生起皮的现象[4]。

(4)在进行缓膨型水膨胀橡胶条的施工时,选择的橡胶条的规格是20mm×30mm,将其放置在垫层和桩头的根部凹槽处。在进行橡胶条的铺设时,要保证凹槽的干燥性并且没有浮尘和浮渣,保证铺设过程的连续性,使得桩头能够跟钢筋根部保持一致。

3.2卷材防水层施工方法

(1)对于底板的导墙防水。在底板上增加基础导墙进行地下的防水,利用外防内贴的方式来增加基础底板防水的作用,施工方式为:首先完成卷材甩搓工作,随后进行干压砖施工,这样能够有效起到保护墙上压顶的作用。

(2)外墙防水。对于外墙防水应用的材料是重度设定增强型聚苯板,将卷材和水泥砂浆涂料进行处理,对于两侧使用止水钢板作为纵向裂缝的防水材料。

(3)变形缝防水。变形缝防水采用的是中埋使或者外贴式防水层进行防水。

结束语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时候,需要对其地下的防水施工项目加强重视,在保证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更好的促进其整体质量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志伟,郭守成. 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 科研,2016(14):00233-00233.

[2]邓洋. 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 建材与装饰,2017(50).

[3]王立娟. 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 装饰装修天地,2016(15).

[4]丁亮. 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

论文作者:尹智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尹智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