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学敏
【摘 要】 目的 探讨桂枝汤方加减治疗过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桂枝汤方加减治疗过敏性皮炎30例。结果 3例,痊愈25例,显效4例,无效1例,有效率96.7%。结论 桂枝汤方加减治疗过敏性皮炎,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
【关键词】 桂枝汤方加减; 过敏性皮炎
过敏性皮炎是由过敏原引起的皮肤病,主要是指人体接触到某些过敏源而引起皮肤红肿、发痒、风团、脱皮等皮肤病症。主要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皮炎、湿疹、荨麻疹。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皆可患病。笔者根据中医理论临床治疗过敏性皮炎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有关诊断标准制定。30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55岁,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3年,其中发病在1天到2周以上10例,2周到2个月者5例,2个月到3年者15例。
2.皮损特点及诊断
皮损分布于身体各处,为胸、背、颈、肩、四肢等不同部位。皮损处皮肤瘙痒感较重,挠抓患处会导致皮肤红肿、龟裂、浸出透明液,最后甚至变硬、脱屑,或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烦、恶心、呕吐、口苦、腹胀等症状。
根据皮损特点、发作和消失迅速及各型特点,即可确诊。
3.治疗方法
采用以桂枝汤加味,基本方药:桂枝 白芍各12g,当归、白藓皮各15g,防风、大枣各10g,甘草6g。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加味: 风热者加金银花、连翘、蝉蜕;风寒者加生姜、荆芥穗;血虚者加当归、熟地黄;湿热者加土茯苓、茵陈;血热者加生地黄、牡丹皮;大便不通者加玄参;剧痒难忍者加枳壳;夹瘀者(风团暗红或大片紫红,舌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加桃仁、丹参;食鱼肉、虾、蟹易诱发者,选加紫苏叶、鸡内金。所有病例诊时停用任何抗过敏药。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晚,半个月1疗程。
4.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皮损全部消退或仅留有色素沉着,临床体征消失,停药半年后不再复发者。好转:皮损消退50%以上或消退后复发间隔时间延长,瘙痒等症状减轻者。未愈:皮损及瘙痒无明显改善或消退30%以下者。
结 果
痊愈25例,显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
讨 论
过敏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相关的慢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的病,与哮喘和过敏性鼻炎一样,同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范畴,其发病机制多属Ⅰ型变态反应,少数为Ⅱ型或Ⅲ型变态反应;引起过敏性皮炎最常见的原因有食物、动物皮毛、螨、昆虫、空气中大量飘散的花粉、灰尘、空气污染、农药、化肥、洗涤剂、橡塑鞋、化纤原料、以及鲜为人知的真菌过敏等。过敏性皮炎患者一般都是由于对某种物质过敏而引发的症状,离开过敏原后,症状便逐渐消失。中医认为其原因为外受风、邪二气同时侵袭,表现为皮损、皮肤变厚、脱屑、发痒,甚至渗出感染,伤及肌肤津液生燥,内蓄毒气从损伤肌肤处透发,导致损伤处风、邪、毒郁结,久留不去。桂枝汤方载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此汤本为解肌而设”,本方中桂枝辛温,辛能散邪,温从阳而扶卫,故为君药。芍药酸寒,酸能敛汗,寒走阴而益营。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散中寓敛汗之意;芍药臣桂枝,是于固表中有微汗之道焉。生姜之辛,佐桂枝以解肌表;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和营里。甘草甘平,即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矣。桂枝具有扩张毛细 血管消除水肿的药理作用,白芍具有凉血活血的作用,意在“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生姜之辛助桂枝之效;炙甘草、大枣调和诸药,相得宜彰。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桂枝汤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过敏作用。桂枝汤加味采用益气固表而止汗,化气和营而治本,佐以清热散风而祛邪,标本兼固。另外,要详细询问是否有过敏史,经常过敏的人通常属于过敏体质,是由体内的一种特异蛋白造成的,这种体质是不可改变的,防止皮肤过敏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接触,外出时尽量做好防护。避免本病的发作或加重。本研究表明桂枝汤加味治疗过敏性皮疹疗效显著而且稳定,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7
[2]周珉.过敏性疾病的中医治疗.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5.84
论文作者:殷学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4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桂枝论文; 性皮炎论文; 疗效论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论文; 汤加论文; 芍药论文; 皮肤论文;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4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