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61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质量关乎工程的质量安全,需要在施工中保证混凝土质量安全可靠,因此就需要做好各项质量检测工作。混凝土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建筑材料,在应用中会受到温度、施工条件和施工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其实际应用效果,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并有效、合理控制管理其质量,这就需要不断强化对混凝土检测技术的合理应用。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水利工程混凝土检测试验及控制要点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检测;控制要点研究
引言
水利工程安全问题向来是工程实践的重点,而材料选择和材料控制直接制约着工程的基本质量。所以,务必强化质量控制原则及方法,围绕控制作业和控制要求进行拓展,优化混凝土检测方面的问题。同时,工作人员还需整合不同形式的试验技术和实验方法,重视对质量控制措施,并细化该措施的实践方法,提高检测试验的精准度。混凝土检测试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强度检测、抗压能力检测、钢筋材料锈蚀程度检测以及密实性检测等。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通过严把材料质量关、严格控制材料配合比、强化混凝土浇筑施工控制、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以及加强设备管理,从而实现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提升。
1、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内容
1.1强度检测
由于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钢筋混凝土强度的要求比较高,并且国家有关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了水利工程所用混凝土构件、试件强度的各项试验检测标准。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强度检测试验的样本应该从混凝土搅拌站选取,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和养护,待混凝土养护工作完成后,对混凝土试件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检测,如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等,并根据检测数据结果判断混凝土是否符合水利工程建设要求。
1.2混凝土的抗压性检测
抗压性能是水利工程结构最基本的性能要求之一,对于抗压性的检测,其重要性自然也不可忽视,抗压性的强弱,影响着水利工程的持久性与稳定性。而针对抗压性进行检测的方式主要有超生回弹综合法、钻芯法、射钉法、回弹法、拔出法几个类别,实际检测过程中所采用的检测方式不同,所得检测结果也可能有差距。在这之中拔出法与射钉法的使用并不广泛,钻芯法的主要运作原理是借助压力机对样芯施加一定压力,通过压力调整观察受压状态,这样一来检测结果会更加精准且直观,但是可能使混凝土局部结构受到损坏。回弹法的运作原理是依据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回弹参数与测强曲线F(R)去进行抗压强度粗略推算,进一步推算其抗压强度,虽精准度无法保障,但是测试的效率很高,不损坏结构,流程也相对简便。不同的方法需要依照实际施工需求去选择,才能保证适用。
1.3钢筋材料锈蚀程度检测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钢筋材料锈蚀程度检测也是混凝土检测试验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在于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目前,水利工程中,检测试验人员常采用半电池电位法检测钢筋材料的锈蚀程度,该检测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对钢筋材料在不同介质中对电压产生影响的观测,判断钢筋材料的锈蚀程度。
2、水利混凝土检测中存在的不利现象
2.1机械设备方面存在问题
在进行混凝土检测工作中,需要使用多种机械设备。当前,我国很多检测企业存在设备比较落后的问题,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也缺乏合理性,难以满足实际检测工作的需要。而机械设备的性能,会对检测工作的开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检测工作者要掌握设备的结果原理和维护措施等,能够在检测中熟练运用,并排除其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备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使其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工作人员配置方面存在不足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检测中,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因此工作人员配置对检测实施效果和项目最终质量有很大影响。而在当前工程实际建设中,负责检测工作的人员并不是本专业毕业的,而是跨专业从事检测工作的,因此其自身素质有限,难以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要注意对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开展培训工作来完善其知识体系,在完成培训工作后组织考核,人员考核达标才可以继续投入检测工作中,以保证检测人员队伍的工作能力,使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3、水利工程混凝土检测及控制的具体措施
3.1加强设备管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施工技术的发展,机械设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机械设备管理效率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施工单位在水利工程建设前,要对所用到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性能和工作状态满足施工要求,同时大力引进性能优越的机械设备,为混凝土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
3.2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正式开始混凝土浇筑工作前,为了确保浇筑的顺利完成必须要事先对模板与钢筋表层杂物进行清理,为浇筑工作打好基础。特别是对新旧混凝土的交接部分必须要做好衔接,当外部温度在-10℃以上而钢筋直径在25mm时,可以利用暖棚法去对钢筋进行加热。实际浇筑过程中,必须确保浇筑温度始终在5℃以上。在细薄截面进行浇筑的过程中,要利用连续分层灌注的方式去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浇筑。要以机械设备振捣为基础,确保每一层结构厚度合理,即是说必须要在20cm以上,要尽可能防止分层、泌水、离析等现象出现。实际开展浇筑施工时应当确定一次完成,避免出现中断。如果因机械故障而导致冷缝问题出现,则必须及时中断浇筑,需要等到之前完成了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展开冷缝进行修护,之后再去做完剩余部分的混凝土浇筑。
3.3确立整体工艺流程
水利工程进行中需构建有效的工艺控制规划及其控制流程,结合信息化手段精准各项项目的操控方法和操控原则,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整体工艺的质量控制体系内容。通过对浇筑工艺、预防管理方法、水灰比的配合比以及材料使用规划进行控制,完善各项操作工艺的标准要求,以确保控制质量得到提高。
3.4浇筑流程控制
工作人员需对浇筑的温度进行分析,确保整体温度参数始终在51~76℃之间使用分层施工方法(自上而下)。同时,需不同管径的设备进行加温,保证浇筑工艺的连续性,并确保浇筑工作与振捣工艺有关联意义。振捣过程中,需确保使用的钢筋材料的管径在24mm左右,制定对应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对浇筑中所产生的冷缝进行二次处理,细化探讨材料在操作中可能出现的离析状况,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整改,提高混凝土的核心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本文对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其控制措施展开的研究和讨论,本文从混凝土质量检测的内容和方法为入手点,进而研究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目标和内容,通过研究讨论总结了控制混凝土质量的方法。在水利工程这样的重大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最基本的混凝土的质量会更加是关键,因此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积极的采取措施,保证工程高质量严要求的完成。
参考文献
[1]李昌福.浅析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其质量控制途径[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版),2018(19):162.
[2]何雨倩.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其质量控制措施[J].珠江水运,2018(12):48-49.
[3]祁会军.浅析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其质量控制措施[J].四川水泥,2018(06):327.
[4]李玉玲.浅析混凝土检测试验及生产质量控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4):106-107.
[5]谢小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其质量控制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6(08):191-192.
论文作者:南鑫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钢筋论文; 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