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研究_制度建设论文

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研究_制度建设论文

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营企业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06[中图分类号]A[中图分类号]1673—5684(2007)03—0061—04

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到2005年底,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的私营企业达430万户,个体工商户达2463.9万户,私营企业近十年来以每年平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个体工商户近十年来,以每年5%以上的速度增长,从业人员合计已超过1.4亿人。民营企业已成为党的工作的重要阵地,如何从制度上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各级领导需要面对的具有挑战性的重大课题。

一、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建设的紧迫性

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建设,是新时期我党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实践表明,制度既是一个政党立党的根本性要素,也是其基层组织得以组织起来并有效开展活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邓小平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胡锦涛也指出:“坚持求真务实,不仅要从思想上强调,而且要从制度上落实,以制度建设和创新来保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 加强制度建设既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根本性要求和重要内容。

1、加强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是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企业党群组织,企业党群组织必须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团结和凝聚民营企业广大从业人员,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引导他们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企业健康发展、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保证。从总体上看,民营企业发展是健康的,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诸如,一部分企业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唯利是图,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偷税漏税、制假售假、污染环境、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等等,不仅造成企业内部劳资关系紧张,而且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给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危害和影响。因此,必须从企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来认识民企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是党在民营企业全部工作和凝聚力、创造力的基础,是开拓“哪里有非公有制企业,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思想政治工作”局面的根本性要求和重要内容。

2、加强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必然选择。民营企业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近10年来,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尤其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劳动力的转移,从业人员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递增,而且这个趋势还在发展。由于农民工占员工总数50%左右,大多数员工学历在初中以下,文化素质偏低,相当部分受小生产方式影响较深,集体观念、团队意识较差,普遍存在雇佣思想、流动意识和短期行为,加之日常文化生活的贫乏,社会流行文化、低俗文化、封建迷信、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往往趁虚而入,导致一些人思想空虚、行为偏狭,有的沉溺于酗酒、赌博、迷信活动之中,有的甚至对社会主义、对党的领导产生怀疑。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为了谋生,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干活,如何多挣钱,把与老板的关系看得很简单,我干活,你给钱,雇佣意识浓厚,找不到主人翁的感觉。民营企业大多是从个体经营或合伙经营发展起来的,具有较强的家族色彩和血缘、地缘意识,任人唯亲和独裁式的管理方式盛行,劳资关系紧张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大障碍。没有制度化、常态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党对民营企业的政治领导将成为一句空话,不仅难以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落实,也难以实现党的阶级基础的巩固和群众基础的扩大。

3、加强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很多,诸如产业因素、产权因素、本土化因素、管理因素、人的能力素质因素等等,但最根本的因素是人的能力素质因素,企业必须靠人去经营,企业竞争力的相当部分内容是载附在人身上的知识、经验、技术、能力和态度。人的因素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因素。人的素质能力的提高,在于教育和管理,在于人思想认识的转变和技能的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建立一种规范化、制度化的教育、动员、激励、约束机制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用新知识、新理念来武装员工头脑,尤其是企业主和管理层头脑,使整个组织具备高效学习的能力;使人才能进得来,留得住,以实现企业“第二次创业”、“第三次创业”的顺利蜕变,确保企业拥有持续竞争的优势。一些成功企业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着力通过制度的规范来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来培养员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来规范员工行为,以促进企业发展。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靠制度化的教育和管理,靠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建设,才能发挥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才能凝聚和吸引人才,调动人的创造潜能,进而形成一个责权利相统一的命运共同体和事业共同体,形成企业竞争力最重要的精神基础和动力源泉。

二、民营企业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困境的成因分析

据2005年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我国民营企业党组织组建率大约占30%左右;在公司制企业中,工会组织组建率可达50.5%。民营企业党群组织组建率低,极大地影响了党对民营企业的政治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据调查,在已建党组织的民营企业中,由于制度不健全,党组织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还占相当比例。有的企业是业主担任书记,实际上却忙于企业经营,成为“挂名支部”;有的支部流动党员多,口袋党员多,成为“流动支部”;有的不开展活动,不起什么作用,成为“花瓶支部”;有的因场所、经费、时间制约,加上人员流动性大,边缘化为“空壳支部”或“业余支部”等等,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思想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的一个关键在于地方党政领导的认识和态度。一些地方党委和主管部门不能正确看待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发挥党组织作用的辩证关系,存在着“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有的认为民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人员变动大,抓不抓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无关大局,抓了不会增加利税,不抓还可腾出时间和精力做其他工作;有的担心过分强调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会引起企业主反感,甚至遭到抵制,工作推进上瞻前顾后,不敢制定相关政策,采取相应的措施;有的把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不愿深入基层做调查研究,切实帮助基层组织解决一些具体的困难和问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的另一关键则取决于业主的态度,部分业主对在企业中建立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心存疑虑。有的担心企业有党群组织对其生产、用工、税收、经营等方面进行监督,影响其自主权;有的怕企业党群组织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把工人团结起来,与自己分庭抗礼,给自己增加对立面;有的担心建立党群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占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增加额外负担,影响生产和赢利等等,认识误区导致一部分业主对在企业建立党群组织、强化思想政治工作采取消极甚至抵制态度。

2、法律规范不具体,缺乏刚性约束。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看,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定位不明确,规定不具体。虽然《公司法》和《个人独资企业法》等法律都规定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设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但只是授权性法律规范而非命令性法律规范,即授权《党章》做出具体规定,缺乏刚性约束。根据《党章》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赋予了企业党组织引导监督的职能以及领导群众组织的职能,没有像对国企和集体企业党组织那样定位为“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只是从职能方面来要求。由于民营企业党组织定位的不明确,缺乏法律方面的保障性条款,一旦企业党组织负责人要真正实施监督,领导工会等群众组织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与业主发生矛盾冲突时,由于业主对员工拥有解聘的绝对话语权,不仅党组织负责人的权益和去留,而且连工会负责人的权益和去留都缺乏法律方面的保障。这就使得作为企业雇员身份的党组织负责人和工会主席往往要受制于业主,党群组织在民营企业中常处于尴尬地位,也由此带来组织的不稳定性和制度建设方面的脆弱性。

3、工作机制不完善,素质能力不适应。从外部环境来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尚未真正形成。一些地方尚未设立非公企业党工委,也未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以指导监督企业工作,由于责任制不落实、办法不多、措施不硬,致使一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仍处在“空白”或“空转”状态。从民营企业内部看,由于缺乏制度保证,一些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不能进入管理层,不能在源头上参与企业决策,存在沟通渠道不畅、信息不灵、监督引导不力等问题,活动经费、场所、时间等缺少保障,党组织处于边缘化地位,难以发挥正常作用。从党组织自身看,一部分企业党群组织负责人对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工作内容、活动方式、工作方法认识模糊,党性修养不够,文化素质不高,加之缺少系统的培训,难以胜任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建设的任务。

三、民营企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的基本途径

民营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引导监督、团结凝聚、组织协调、维护权益的作用,关键在于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要通过建立长效的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企业党政、党群齐抓共管等制度和机制,来发挥保障作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抓好两个关键环节,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奠定工作基础。加强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必须抓好两个关键环节,即地方党委的工作力度和企业主的认识问题,以加大地方党委的推动力,减少企业主的阻力。地方党委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章的要求,从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高度,充分认识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改革创新,把党章规定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为了强化民营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地方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有关各方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坚持一级抓一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首先,要解决建立基层组织难的问题,积极探索企业党组织的组建方式。要根据企业特点、规模和党员分布情况,通过派员组建、企业联建、挂靠组建、社区乡镇直管等多种形式来探索多样化的组建模式和管理体制,使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其次,要根据宪法和法律精神,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或政府规章,细化法律规范,为企业党群组织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和政策支持,以确保党群组织的正常运转。再次,要解决好企业政工干部培训难、活动经费缺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落实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标准和培训制度,以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规定相关硬件设施和经费要求。同时,要建立政工干部人才库,建立向企业推荐制度和双向选择制度。党组织的书记是否精明干练是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建设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党组织在民营企业是否有地位的重要因素。有了精明干练的书记和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可以团结、教育、引导企业主由不开明到开明,由不支持到支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要调动企业主共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做到思想政治工作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围绕企业发展需要和员工需要来运转,努力实现“为企业所需要,为业主所支持,为员工所拥护”。

2、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必须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这是保持党员先进性和党组织战斗力的本质要求,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它可以细化为管理、教育、考评、保障、创新五个机制。

(1)建立长效的管理监督机制。一要建立明晰的党组织职责分工制度,明确规定党组织在民营企业所应承担的组织职责、工作权限、工作原则、标准和要求。推行党政领导“一岗二责”制度、党组织负责人参加行政会议制度,从源头上加大党组织负责人参与企业决策的力度,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二要建立规范的党组织班子配备制度,尤其是在党组织负责人的配备上应明确规定“没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的企业不急于建立党组织”,党支部书记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素质能力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建设关系重大;三要建立合理的党务工作设置制度,做到只要建立了党组织,原则上就要设置党的工作机构,安排相应的专兼职政工人员。规模小、党员少、不宜设立党务工作机构的企业,也要明确专人负责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四要推行党组织和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通过考核评议和激励、约束机制来强化管理监督。五要强化齐抓共管制度,充分调动企业主、管理层和广大员工参与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建立长效的教育培训机制。要把组织学习、个人学习、集中培训、参观考察、交流座谈等学习形式用制度明确下来,通过表彰、激励等手段,强化学习氛围,形成提高认识自觉学、制度约束强制学、激励表彰鼓励学、树立典型引导学的机制和氛围。一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为了创建学习型企业,把全员教育培训视为企业的战略工程,制定相关条例,以制度的形式来保证员工再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要着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学习体系,通过外派和内聘相结合、在职学习和脱产学习相结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等形式,构建起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学习型组织。

(3)建立长效的考评机制。要强化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就必须建立一套适合企业特点的考评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可以由地方党委建立“党建目标责任书”、“思想政治工作达标创优”制度,开展党组织活动方式典型实例评选等活动,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和“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方法,有重点地抓好一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典型,通过年终考核评比,落实奖惩措施。企业党组织应通过“党员模范示范岗”、“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区”、“政工联系点”等制度,进一步发挥政工、党员联系群众的作用。党组织应坚持每年对政工人员和党员在业务、学习、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民主评议和表彰奖励,这不仅有利于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而且有利于引导员工在评议中参与民主管理,推动企业制度转型。

(4)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民营企业党组织要明确“有为才有位”的道理,有为,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实现自身在企业的不可替代的政治领导地位和获得相应的活动空间和经费保障。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必须要建立起一套与企业管理制度相配套的工作机制,并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诸如,组织制度、宣传制度、党团活动制度、会议工作制度、联系群众制度、民主参与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文体活动制度、经费保障制度以及政工干部的监督、考核、奖励制度等,有了制度的保障,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多做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和发展人的工作,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只有重心下移,有载体、有抓手、有考核、有检查,组织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由软变硬、由虚变实,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业主和广大员工的支持和信任,从而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的根本性保障。

(5)建立长效的创新机制。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必须要更加重视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载体创新,打造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实践平台。在活动内容上,首先,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围绕企业发展设计制度。诸如,“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组织负责人参加行政会议制度”等,就是党组织向业主和管理层宣传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对企业发展方向和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引导的很好途径。而“党员责任岗”、“我为企业献一计”、“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制度设计,都有利于把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加快企业发展。其次,围绕建设和谐企业安排制度。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团结、教育和引导群众,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集体合同谈判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定期走访送温暖制度、创建学习型组织制度等,共同构建和谐企业。最后,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和政工队伍建章立制。诸如创建党员模范示范岗、政工责任区、“联心结对”培养制度、谈心制度、访问制度、培训制度、考评考核制度等,鼓励党员和政工干部参加组织生活、提高素质、服务企业、岗位立功、奉献社会。在方式方法上,为了增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制度设计时要着重实现“四个转变”:即着力于方式方法的转变,由过去的“组织领导”方式向“依法引导”方式转变;由过去的“说教鼓动”方式向“影响感化”方式转变;由过去的“集中活动”方式向“随机渗透”方式转变;由过去的“理想化”的灌输方式向“务实性”的服务方式转变。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以小型、业余、分散、灵活、多样、务实的特色来设计和实施制度,不断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活动载体上,应更多考虑以企业文化、社会教育、大众传媒为载体,充分运用这些载体的优势和特点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开设“党建网”、“思政网”,开展“网上党课”、“网上组织生活”、“网上教育”、“网上对话”等互动式活动,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社会化运作的有效方式。企业党组织只有紧紧围绕企业发展大局,坚持为广大员工服务,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工作的前提和立足点,着力于构建和谐企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能凝聚起所有从业人员的政治认同和信赖,才能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

[收稿日期]2007—04—13

标签:;  ;  ;  ;  ;  

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研究_制度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